春節的別稱:新春、歲節、年節、新禧、新年、大年。春節,即農歷新年,是壹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先秦時期稱春節為“改歲”、“獻歲”、“上日”、“元日”。兩漢時期稱春節為“正日”、“歲旦”、“正旦”。魏晉南北朝時期稱春節為“歲朝”、“歲首”、“元辰”、“元日”、“元首”。唐宋元明時期稱春節為“新正”、“新元”、“元旦”、“元”、“歲日”。清代時期稱春節為“元旦”、“元日”。
春節是1914年才出現在中國人的字典裏。辛亥革命後,1912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采用公歷,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歷歲首。1914年,民國政府把農歷正月初壹作“春節”,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當年,民國政府內務部提出請示匯報,“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得到批復後,民間才將過年稱作春節,於是春節這壹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除夕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壹天夜晚。歲末的最後壹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壹個晚上。
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除夕,祭祖、吃團年飯,年夜飯後有派發壓歲錢和守歲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