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 光緒二年(1876)有個名叫袁英亮的外地人搬來此地居住,開壹馬店,用木樁攔馬而得名“馬欄”,又以諧音雅化成“馬楠”。該鄉地處五蓮峰山脈中段脊梁上,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脈有大板廠山、十八坪老林、尖山紗帽頂、水山、龍頭山、獅子山等。主要河流有冷水河、老廠坪河、興隆河和大河溝等。全鄉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5—9月陰雨連綿,雲霧籠罩,故山間常有雲海景觀;冬春積雪深厚,境內的昭永公路結冰淩,交通時有阻塞。編輯本段鄉鎮特色 馬楠鄉轄馬楠、坪廠、冷水、虹口、興隆、桃山6個村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其中苗族、彜族村3個。全鄉總面積193.4平方公裏,耕地28605畝,森林44175畝,人口3372戶,13709人,其中苗族543戶,1884人,彜族488戶,2030人。全鄉糧食總產量265.2萬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372.9萬元,人均純收入272元。境內由於山高氣候冷,糧食主產洋芋、蕎子、燕麥、玉米等;草地寬廣,適宜放牧,屬全國半細毛羊改良基地,年產羊毛4.5萬公斤。土特產主要有天麻。每年舊歷五月初五(端陽節)苗族稱“花山節”,是苗族壹年中最隆重而盛大的傳統節日,遠至貴州威寧,近有鹽津、大關等的苗族提前趕到馬楠,歡聚壹起,舉行民族體育文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