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名
曼徹斯特源於古英語名字“Mamucium”(奶頭形狀的山),後來的演化中加上了“ceaster”,起源於古拉丁語“Castra”而變成“Manchester”。
發展
曼徹斯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79年羅馬人就曾在這裏建立要塞,以控制從奔寧山麓到海邊的通道。14世紀移居此地的佛蘭芒織匠創辦了亞麻和毛紡業,為曼徹斯特的發展奠定了頭壹塊基石。
十三世紀興起,產業革命後發展迅速。十六世紀中葉發展成為壹個繁榮的紡織工業城市,它出產的呢絨、氈帽和粗棉布甚至遠銷海外。自1780年後的四十年中,擁有全國棉紡織工業的四分之壹;也是原棉和棉紗的貿易中心。東部以紡織、服裝、印染為主;西部以電機與通用機械為主。食品加工、化學和煉油也很重要。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徹斯特鐵路。海輪經曼徹斯特運河(1894年通航)可抵本市,是僅次於倫敦和利物浦的重要港口。
崛起
曼徹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業革命以來的事。1764年,蘭開郡紡織工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開始了從紡織機器發軔的工業革命。18世紀80年代第壹家棉紡織廠在曼徹斯特誕生。1789年蒸汽機開始代替水力,裝備紡織廠,從此這裏的棉紡業發展得更為迅速。到1830年,曼徹斯特的棉紡織廠已達99家。這裏發達的棉紡織工業給清政府最早派赴歐洲考察的官員斌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乘槎筆記》(1866年)中寫道:“此地人民五十萬。街市繁盛,為英國第二埠頭。中華及印度、美國棉花皆集於此。所織之布,發於各路售賣……往織布大行(指工廠)遍覽。樓五重,上下數百間。工匠計三千人,女多於男。棉花包至此開始。由彈而紡,而織,而染,皆用火輪法……棉花分三路,原來泥沙攙雜,彈過六七遍,則白如雪,柔於綿矣。又以輪紡,由精卷而為細絲。凡七八過,皆用小輪數百紡之。頃刻成軸,細於發矣。染處則在下層,各色俱備。入浸少時,即鮮明成色。織機萬張,刻不停梭。每機二三張以壹人司之。計自木棉出包時,至紡織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他的敘述生動地再現了100多年前此地棉紡業的盛況。那時的曼徹斯特已從舊集鎮發展為英國有數的大城和世界棉紡工業之都。
今日
自二十世紀初因經濟大衰退,曼徹斯特的工業開始受到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曼徹斯特的重工業設施受到納粹德國的嚴重轟炸和破壞。戰後的曼徹斯特工業開始式微,但曼徹斯特的大城市地位依舊不變。
近十年來曼徹斯特的市貌變化很大,大量在1960年代前興建的樓房都被拆毀,以新式建築物取代,而舊廠亦改建成住宅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