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並不存在線條,線條是人對物象的壹種審美性的抽象。
中國古代畫家最大的創造性和水平就體現在“骨法用筆”之中。
在應用線來造型上,我國歷代畫家有著很高的成就。
“骨法”通過“用筆”得到 十分真實的表現。
《芥子園畫譜》把不同風格的線描,歸結為十八描,並註明代表畫家。
《芥子園畫譜》很值得參考。
◆骨法用筆指國畫鉤線、點戳,用筆應有動物的“骨力”,以比擬用筆的功力。
《筆陣圖》:“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渭之墨;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骨法用筆是中國古代品評人物畫的標準之壹。
◆在應用線來造型
線條作為繪畫造型的符號,是意識感知外物,把握對象的壹種能動的視覺作用。
早在魏晉南 北朝時期,謝赫就在他的 《古畫品錄》 中第壹次對中國畫提出了系統的藝術標準: “六法”。
六法按順序排列如下: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 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氣韻生動,是對繪畫總的要求,是說畫作不僅要完整,而且要生動感人。
此外五條都是圍繞氣韻生動展開的,是為其服務的。
而骨法用筆,就是專門指線條的,為了線條能更加生動自然的表現對象。
古人作畫發明了蘭葉描,遊絲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等多種線描方,線條的生動有力直接反映了作品的“氣韻生動”。
畫家最大的創造性和水平在當時就體現在“骨法用筆”之中。
在應用線來造型上,我國歷代畫家有著很高的成就。
◆骨法與用筆
“骨法”通過“用筆”得到 十分真實的表現。
為什麽說藝術水平的高低主要體現在骨法用筆?結合六朝時期以前的歷史背景來看;
繪畫是作為禮教的壹種儀式而存在的,繪畫的題材內容,包括造型 都是規定好的,不需要畫家去創作;
唯壹能體現畫家創造性和水準的就是怎樣去描繪這些內容,通過什麽手段體現自己的創造性,線條無疑是最重要的形式。
色彩雖然也很重要,但色彩的運用是平塗,畫家水平的高低無所謂;
筆線的頓挫轉 折,飛揚沈潛,配合了形象的塑造,不僅輪廓準確,而且神采飛揚,就依賴於高 水平的畫家。
所以,當時的集體創作中,低水平的畫家負責平塗色彩,高水平的 畫家才有資格承擔勾線工作。
從六朝畫學文獻可以看到,當時對畫家最高的要求,最欣賞其創造性的地方就是骨法用筆,也就是線條。
千百年來,以線條造型在得 到不斷的豐富和完善。
對“骨法”的表現,中西畫有著很大的不同,西畫沒有“骨法”壹說,造型 是通過光線投射到對象上所產生的明暗變化體現出來的。
因此,最主要的造型手 法是由明暗調子所構成的各個面的描寫。西畫雖然也有線,但那只是面與面的相 交,或者明暗交界面的顯現。
由於西畫註重以明暗面的描寫為造型的主要手段。
所以,歌德認為,畫家在“造型美術”上的“真正的才能”特別地表現在“對物體形態要特別敏感”;
並且“能通過光照把物體形狀畫得仿佛伸手可觸那樣活靈活現。”
與之不同,中國畫中物象的明暗調子幾乎不被關註,畫家不取明暗的描寫方 法,在繪畫上追求的是線的效能的充分發揮。
在表現對象的面的起伏,轉折,相 交的地方,著重刻畫結構,借助線的應用取得造型效果。用線造型,壹點不比用 明暗造型更為容易。
下筆之前,畫家必須對物象的形體構成有充分,準確,透徹 的分析,下筆之後,又要適應對象掌握筆的輕重緩急的微妙變化。
這種把“線” 作為表現造型的壹種手段,與歌德把能“用光表現”物的形體為標誌,正好體現 了中西畫在造型觀點上的不同。
線的應用,實際是筆的運用,這壹點很多畫家是理解的,而且多認為,雄 強蒼勁是“用筆”高境界。
正如謝赫在評論畫家用筆時,就贊賞“縱橫逸筆,力 遒韻雅,超邁絕倫” ,批評“筆跡輕贏,困弱” 。
因為中國畫具有下筆難改的特點, 所以要做到下筆“意在筆先” ,運筆 “壹氣呵成” ,筆跡有力準確。
明代的唐 誌契在《繪事微言》裏指出壹些畫家在用筆上“故為蒼老” ,其實“極嫩” ,是脫離對象玩弄筆,“難逃識者壹看”。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時代的原因,謝赫說的 “骨 法用筆”主要是針對人物畫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到宋代山水畫發展,使謝赫的 “骨法用筆”的含義有了重大變化。
◆繼承傳統當與時代發展相結合
中國畫歷來特別強調繼承傳統,用線如何繼承傳統,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很 好的解決。
說到以線造型,資深畫家經常要後輩臨習古畫,強調要能做到“惟妙惟肖” ,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但是,如何使傳統勾線與時代結合,辦法就不多了。
《芥子園畫譜》把不同風格的線描,歸結為十八描,並註明代表畫家。
其實從線的形態上看,大體可以歸為兩類,壹類是沒有粗細變化的線,壹類是有 粗細變化的線。
線條書法化,是歷來畫家所提倡的。唐代張彥遠,在他的《歷代名畫記》 中具體提出“書畫同源”的觀點。
雖然有人認為其觀點有多重含義,但指書法與 繪畫的用筆在技法上是相同的意思是很明顯的。
張彥遠說的“技法相同” ,應該是抽象的理法相同,而非指具體的筆法相同。
因為繪畫與書法在實際用筆中並不完全相同,而且從古到今,繪畫者大多不專門寫字,工書者亦多不善畫,這是可以查證的。
線描是造型的壹種手段,勾線的目的在於塑造結構形體。
說到與時具進,做到線描具有現代感,關鍵不在如何勾線 而是要解決造型問題。
所謂時代感,指的也應該是造型的方面。
古人看世界,看物體受到諸多局限,因此表現在繪畫 造型藝術上顯得造型囫圇。
隨著科學發展,人們對客觀的認識不斷趨向合理,知道物體是具有內部構造的,有細胞,分子,量子,核子等等。
表現在造型藝術上,最明顯的就是懂得了外部形態是由內部結構決定的。
塑造物體要從物體結構的內部來分析,才能生動表現其外部特征。
而對結構的把握,可以是多層面的。
如何使之發展與時代同步,應該結合造型來體現審美價值。
中國畫作為古老的藝術,以線造型的特點,不是客觀真實的再現,所具有的表現主義色彩的傳統造型觀念。
要求壹下筆,就要考慮藝術處理,因此講究 “胸 有成竹” 。
這個成竹不是眼前之竹,而是心中之竹。
面對實物,我們不是要模仿,而是要創造。
造型,就是創造形象,藝術家唯壹的任務就是創造有審美價值的形象。
都知道西畫講焦點透視,中國畫是散點透視;
但隨著時間推移,西方現代藝術家很多把散點透視運用在自己的現代作品裏面。
他們把對象的形分成若幹視點,並置於畫面,或打破正常視角,重新組織結構,使作品具有新的藝術生命。
現代藝術早已進入構成時代,形形色色的流派盡管觀念不同,但都十分 註意畫面的構成美。
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德國包豪斯始創以來,“三大構成”風靡世界。
對平面,立體,色彩的認識,也成為視覺造型藝術所必須。
其實,細心觀 察中國傳統藝術,會發現中國畫向來都很註重構成的。
中國畫不求形似,強調聊 寫胸中逸氣的特點與西方現代藝術構成的在造型觀念上是相通的。
從石濤,八大,陳老蓮到黃賓虹,齊白石等國畫大師筆下的不少物象造型,線條十分講究;
不僅生動,同時與現代構成藝術造型相吻合;
所以,讓人總覺得不落俗套。
線描技巧不 外乎兩點,壹是勾線,二是造型。
有不少人勾線有力,線條流暢,但不註意造型的時代感,其作品就顯得陳舊與老套。
魯迅先生提倡“拿來主義”,縱向的繼承要,橫向的移植也要,只要是有用 的都可以收下。
在運用線條造型時,可以加入構成的觀念,加入變形的手法,加入誇張的技巧;
把新的觀念與傳統結合起來,創作出新的中國畫。
◆筆”與“墨”須以塑造形象而為之。
所謂“筆”,通常指鉤、勒、皴、擦、點等筆法。
畫面點畫筆觸的姿態、氣 勢及筆畫之間的相互關系,“筆法講究筆勢” 。
東漢蔡邕曾有運筆“九勢”之說 , 東晉王羲之又有《筆勢論十二章》以誨後輩。
清代康南海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古人論書以勢為先。
中郎曰‘九勢’,衛恒曰書勢 , 羲之曰筆勢 , 概書形學也。
有形則有勢 ,兵家重形勢 , 拳法亦重撲勢 , 義固相同 , 得勢便則已操勝算。
右軍筆勢論曰:壹正腳手 , 二得形勢 , 三加遒潤 , 四兼拗拔。
張環瓘曰:作書必先積勢, 則務遲澀, 遲澀分矣, 求無拘系, 拘系亡矣, 求諸變態, 變態之旨, 在乎奮斫, 奮斫之理, 資於異狀, 異狀之變, 無溺荒僻, 荒僻去矣,務於神采。
善乎論扁之言曰 , 得於心而應於手。庖丁之言曰, 以神遇不以目視 , 雖止而神自行。新理異態 , 變出無窮。
如是則血濃骨老 , 筋藏肉瑩。譬道士股 煉既成, 神采王長, 迥絕常人也。”
由此可見前人對把握“筆勢”是極為重視的。
繪畫的用筆較之書法的用筆更為復雜多變, 其根本的壹條是:用筆要為塑 造形象,也就是為造型服務。
用筆講究筆形、筆態。
筆行紙上, 著跡見痕, 須依不同表現物象的要求, 顯現點、線、面 ,方圓、曲直、斜欹等各種變化, 並將各種變化融合成有機的統壹體。
運行之快慢 , 筆意之動靜。行筆時須緩急合度,韻律和諧徐疾 , 急不可 有輕飄浮躁之弊;
緩不可有拘牽遲滯之病。
筆氣貫暢 ,筋脈相連,筆氣不斷而精氣聚, 點畫有映帶、有顧盼 , 線條如流水, 血脈相貫通, 才能顯出機趣靈性, 否則就會失去筆的神采。
而這壹切都要“取象不惑”,不可隨意而發。
脫離造型 的運筆,再流暢也是沒有意義的。
所謂“墨”,在技法上 “墨”指,烘、染、破、潑、積等墨法。
從理論上講 , 中國畫的發展,是從單線勾勒開始,到強調用筆勾勒為主導 ,墨色相輔的 。
張 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指出:“骨氣形似本於立意 , 而歸乎用筆。”
“運墨而五色 具 , 是為得意。”
表示造型立意和筆墨的主從關系 。
清代石濤在《苦瓜和尚畫語 錄》中對“筆墨”的見解是:
古之人有有筆有墨者,亦有有筆無墨者,亦有有墨無 筆者,非山川之限於壹偏,而人之賦受不齊也。
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
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能受蒙養之靈,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無筆也。
能受生活之神,而不變蒙養之靈,是有筆無墨也。
對筆墨的“靈”“神”與“蒙 養生活”給予極大關註。
黃賓虹《畫語錄》認為:“論用筆法 , 必兼用墨 , 墨法之 妙 , 全以筆出。”
中國畫強調有筆有墨 , 兩者相輔相成 ,不可偏廢。
前人所有關於“墨”的見解,體現了墨色在國畫中的重要地位。
學習國畫, 很多人往往陶醉於前人的“筆墨功夫”裏面,為了掌握“水墨淋漓”的技法,不斷實踐著。
然而,“墨”不是在中國畫裏,不是被玩弄的技巧,而是用以顯示結構造型的。
不能反映造型的墨色,只能是“臟”墨。
總之,中國畫的造型手段要隨時代而發展。
物象結構具有特殊線性結構因素的可變性,是研究國畫的鉤、勒、皴、擦、點等筆法和烘、染、破、潑、積等墨法的依據,線條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體現物象的根本結構。
也就是說,中國畫線性結構造型所表達的宏觀結構,不會由於壹個小小的概念的改變而發生波動。
它與外界的聯系也會賦予他們新的系列或新的組合關系功能,這就是中國畫的魅力所在。
所以說,用線的筆墨關系是研究中國畫造型的核心,它既是壹個整體,又是壹個過程。
在這過程之中,我們可以探索和發現中國畫走向現代和未來發展的脈絡與趨勢,為中國畫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中國畫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
中國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在世界美術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表現物象的主要手段,在國畫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中國畫中物象的明暗調子幾乎不被關註,畫家不取明暗的描寫方法,在繪畫上追求的是線的效能的充分發揮。
線描是造型的壹種手段,勾線的目的在於塑 造結構形體。
做到線描具有現代感,關鍵不在如何勾線 而是要解決造型問題。
“墨”不是在中國畫裏,不是被玩弄的技巧,而是用以顯示結構造型的。
用線的 筆墨關系是研究中國畫造型的核心。
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超越形似而重在傳神。
以鉤皴點染、枯濕 濃淡、疏密繁簡、計白當黑等表現手法描繪圖像景物;
結構布局不拘於焦點透視,講究色、墨、空與點、線、塊的變化對比。
以線造型,是中國畫表現物象的主要 手段,在國畫發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