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驚蟄節氣,氣溫回暖,萬物生機盎然,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驚蟄的故事?
故事壹: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祁縣民間卻有這樣壹則代代相傳的故事。
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盈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
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妳要走西口,吃梨是讓妳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
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故事二:
在我國的南方的地區,特別是我們廣東壹帶,祭白虎是壹種比較有特色的壹項重要的活動,在古時候生產力落後,人們對老虎是比較害怕和敬畏的。
祭白虎的故事傳說:
春雷乍響,驚醒了山上的沈睡的白虎,它前後彎腰,拉伸著任、督二脈,左右搖擺,活動著肝膽二經,活動完畢頓感腹中無物,便徑直撲到山下的村邊準備進村覓食,忽見村裏有許多長著獠牙的白虎,正和村人交談。
雖然聽不清是何內容,但能看見村人頻頻向白虎點頭,白虎大駭,心想:壹覺醒來,村民怎麽能和老虎成朋友了呢?看樣子,村民是不能惹了,如果惹了,村裏的這群白虎非把我吃了不可。
再仔細壹瞧,每個白虎滿嘴血染,下巴上還滴滴溚溚流個不停,心裏暗地捉摸:如果我現在出去,必被這幫吃撐了虎恥笑,人家吃的是血嘴腸滿,我這兒還饑腸轆轆,確實是即失面子又丟人,咱也丟不起這“虎”啊。
隨即轉身回山,繼續酣睡,不再下山禍害百姓。百姓們看到白虎下山,心中非常恐懼,不敢亂言,不敢胡說,以免惹虎上身,遭其報應,虎走後,村民們相見如賓,不多是非,日子都過的其樂融融。祭白虎的風俗,從此在驚蟄這壹天開始流傳。
?驚蟄的來歷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今年3月5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壹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壹個節氣。
驚蟄雷鳴最引人註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壹。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驚蟄的寓意
寓意著:天氣回暖,春雷始鳴。
如果春風送來的是溫暖,如果花兒送來的是美麗,如果紅葉送來的是燦爛,如果白雪送來的是飄逸,那麽我送來的就是祝福。祝妳驚蟄沒有驚險只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