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並不少見。那麽有關傳統文化的例子有哪些呢?讓我們壹起來了解壹下吧。
有關傳統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思想,對當前的素質教育有借鑒意義。 、
1.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為了與天地鬥爭,中國人民從來就不肯輕易認輸,總是不屈不饒地抗爭。《易傳》總結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激勵著中華兒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奮進,永不屈從於外來的壓迫。自強不息還體現為壹種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國人講名分、重氣節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孟子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謂大丈夫"。這使得人們追求壹種獨立完善的人格,這種美德流傳下來,成為人們為國家、為民族奮爭的精神力量,並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2.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孔子的"詩可心怨"到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打上了這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嶽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憂患意識就是壹種愛國精神,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
3.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就是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即厚德載物。如戰國時代,齊桓公開創的稷下學宮匯集了當時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等諸家學派,當時在稷下學宮講學和遊學的大師有淳於髡、鄒衍、田駢、孟子、荀子等諸子,號稱諸子百家。這些大師在學宮裏自由講學、自由辯論,開創了我國文化史上百家爭鳴的先河,為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做出了巨大貢獻。壹般認為,從漢武帝開始,我國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實際上我國文化發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補為基本線索的,而這壹線索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風範 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與國家的存亡聯系起來,把禮義廉恥提高到國家興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則更是以禮釋仁,認為"仁"與"禮"是相互制約、相互統壹的,而"仁""禮"的統壹就是德。孔子所強調的"德",壹是指統治階級的統帥之德,要求以此德來統治百姓,擁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倫理之德,以此德來感化百姓,保持和諧。這種崇德思想不斷發展和泛化,並在家庭倫理中得到完全的體現。這使得我國古代在文化傳遞和教育過程中始終把道德放在第壹位,如孔子進行教育的內容是禮、樂、射、禦、術、數,他把禮放在首位,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動中的典型反映。這壹思想的目的是主張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來尋求家庭倫理的和諧,尋求社會政治秩序的壹致和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
5 和諧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諧,即認為每壹個事物都應按照其自身的規律自然地發展。這其中包括人與人的和諧、個人自我身心的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就會促使社會穩定,家庭和睦;個人身、心間的和諧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寵辱不驚,進退有據;人與自然的和諧就能互得其利,持續發展。儒家所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最終目標主要是要達到第壹種和諧,而佛教、道家則側重於後兩種和諧。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對我們今天學習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保護環境尤有借鑒意義。中國傳統文化還認為,要達到上述的3種合諧,就必須堅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反對走極端。
傳統文化的歷史沿革
中華傳統文化即是先秦時期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關於對人、對社會的認識,以及對社會行為規範的追求,----即"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者們強調"禮",追求"禮",即是要樹立壹種人類社會***同的價值觀,用以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壹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經過西周幽、厲時代的大混亂,這期間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三百多年時間裏,周國以及所有的諸侯邦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真正地得到安居樂業,壹直生活在戰亂中。《周禮?柞氏》:"若欲其化也。"《國語?晉語》:"勝敗若化。"《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孟子?公孫醜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荀子?正名》:"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易?系辭傳》:"知變化之道。"《說文》:"匕,變也。"徐灝曰:"匕化古今字。"用為變化,改變之意。
戰國時期兼並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遼東,滅齊,中國統壹,這期間又是兩百多年,孔孟思想雖沒有滅跡,但也少有人傳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對這些思想的傳承無疑是壹個很大的打擊。
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壹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壹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壹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 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文化壹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壹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到宋朝,公元後1150年左右,朱熹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發現了儒、道、佛之學的破綻,於是專心儒學,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他在本土儒道與董仲舒陰陽五行理論的基礎上,融合外來的佛教,實現了最早的洋為中用,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是中國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壹。他的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然而在中國元明清三代,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把朱學扭曲鞏固起來,作為在上層建築領域實行政治文化專制的理論依據,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壹定的阻礙作用。
1919年的"五四運動",乃是反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運動,壹方面是企盼與要求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實現與發展,另壹方面則是全盤性反傳統的興起與泛濫。直到七十年代的"“”","破四舊、立四新",仍然有全盤西化的思想在存在。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斥儒學、佛教、道教為封建糟粕,以為只有"科學"才能強國、才能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