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關地理的問題

有關地理的問題

第三章 居民與聚落

學習與探究------------聚落發展與景觀變化

1.認識傳統的對人類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的信息的記載。

2.理解對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的現實意義。

3.認識聚落隨歷史的發展以及歷史、經濟、文化等在聚落景觀上的反映。

4.試分析導致聚落規模、景觀、以及性質等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

1.什麽叫聚落?

2..最早的聚落產生於什麽地方?

3.聚落的兩種基本類型是什麽?

4.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有什麽差異?

(二)新授

聚落發展與景觀變化

1.聚落的發展過程(觀看幻燈片上的材料和圖片)回答問題:

巴黎城區的變化

讀圖: 法國首都巴黎坐落在風光明媚的塞納河兩岸,人口200多萬.巴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 前,起源於塞納河上的小島.在漫漫歲月中,巴黎城市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見圖片. 從圖A中,找出不同時期的巴黎城區範圍,並思考最初巴黎為什麽建立在塞納河上的小島上.

材料:六個世紀以來上海都只是個小漁村,直到13世紀才發展為城鎮。公元1685年,清政府設立上海海關,壹個國際性的大商埠從此發展起來。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強迫清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上海被開放成為通商口岸,隨後進壹步淪為國際殖民地。外國資本的入侵壟斷了上海及東南沿岸的手工業,但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上海商業、金融業、紡織業、輕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同時,民族工業也開始成熟起來。上海不僅成為中國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同學們看了這段材料後,妳得出了壹個什麽樣的結論呢?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結論: 規模的變化

小村莊變成大農場,小城鎮發展為大商埠.

(觀看幻燈片上的材料和圖片)回答問題: 讀圖:德國埃森市原先是壹個以鋼鐵、機械為主的工業城市。隨著科學的進步和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以及德國工業的結構的轉型,這個城市的許多工廠陸續關閉。為了保護城市的歷史風貌,當地的人們保留了壹些有代表性的建築。現在,埃森市的工業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見下圖。

回答:(1)認真觀察三副圖片,找壹找從1829年到現在壹直保留的建築。

(2)觀察圖C,說說在1876年的時候,埃森的工業結構發生了什麽變化?為什麽?

(3)從景觀上看,埃森的工業結構發生了什麽變化?為什麽? 妳們看了這段材料後,妳得出了壹個什麽樣的結論呢?由學生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 :聚落會產生性質的變化

繁華的都市淪為壹片廢墟,簡陋的漁村成長為現代城市

結論:隨著歷史的變遷,聚落的規模和性質會發生改變 (觀看幻燈片上的材料和圖片)回答問題: 2。 讀圖:地名可以從路標和當地的地圖上反映出來..在北京300多年的城市發展的歷程中,城市的範圍和性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世紀60年代後,北京城區的範圍不段擴大,向四周快速發展,將原來郊區的地名仍然被保留下來.

圖反映的是北京城區的變化,圖中中關村、魏公村、名光村和北太平莊等地名在1949年以前就已使用。仔細觀察,看壹看這些地方在1949年以前是在城區還是在城區外?見下圖。

學生分組討論後,又答出了什麽樣的結論呢?

教師強調:聚落作為景觀的壹種標誌,地名並不是都隨著聚落規模和性質的變化而變化。

3。 思考:美國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其中有壹支是普韋布洛人。他們的祖先是阿那薩齊族。大約公元1000年,阿那薩齊人創造了繁榮的文明,在查科谷地建立了75個聚落,有些城池規模巨大。城中簡直約有五層樓之高,房間眾多。他們擅長紡織和制淘技術,發展了精巧 的農業灌溉系統。

阿那薩齊人大量砍發森林,用做燃料和建築。日久天長,周圍的森林被砍伐殆盡。由於沒有森林涵養水源,地表土壤被沖刷侵蝕,土地肥力逐漸降低,農業發展的條件被破壞了,他們不得不遠走他鄉。

見下圖。 1。阿那薩齊聚落遺址,在舉出其他壹些消亡的聚落。 消亡的聚落------- 龐培城

公元前10世紀,龐培只是壹個小集鎮,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生產.後來,它演變成壹座繁華的城市,約有兩萬居民.他的面積約1.8平方公裏.環繞有4800多米的石砌城墻,兩條筆直的大街將將全城分為九個城區,裏面是小街小巷在縱橫相連,路面用碎石鋪成.大街兩旁有人行道,街寬達十米,鋪著整塊的大石板;十字路口雕花石砌成的水池裏面是清涼的泉水.最宏偉的建築集中在城西南,這兒是政治、經濟、宗教的中心。龐培人奔放的個性和整個城市的歡愉的風情,至今仍令2000多年後的人們傾倒.

至公元七九年,龐培城遭受了滅頂之災.8月24日中午,悶熱的天氣令人窒息.突然,壹塊奇怪的雲從維蘇威上頂升起,太陽暗淡下來,接著壹聲巨響,火山口揭蓋了!熔化的巖石以1000米的高溫沖出火山口.火紅色的礫石飛上7000米的高空.火山灰、浮石,火山礫夠成的“陣雨”在旁培城下了8天8夜,接著是高熱水蒸汽形成的瓢潑大雨掃蕩了山頂的灰渣,渾濁的泥漿沖向山麓的平原。

火山爆發18小時之後,火山碎屑將整個旁培城掩埋,最深處達19米,曾被譽為美麗花園的龐培消失了。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人沒有時間逃命,至今在遺址中發現2000多具屍骨。後來,考古學家將石膏漿灌進已經幹枯了的屍體空殼,制成許多 和真人壹樣的形狀的石膏像,在現了受難者當時的絕望和痛苦的表情,令觀光者無不唏噓嘆息。

1907年,有人打井時掘出了三尊衣飾華麗的女性雕像,但只將 其當作海灣沿岸古代遺址中的文物。1748年,又有人掘出了被火山包圍著的人體遺骸,這才想起了那座被掩埋的古城.1705年,壹群意大利農民挖水渠時發現了金幣,接著又掘出刻有"龐培"字樣的石頭,沈睡了1600多年的古城開始蘇醒了,大批考古學家和尋寶者聞風而至。

遠古的龐培富蔗而又開放,工商業的繁榮和藝術水準的高超,令人驚嘆。商業的發達產生了不少銀行家,商業之神墨丘利清秀可人的形象隨處可見。和諧有序的社會從未有過階級鬥爭,也沒有種族歧視。每年七月,市民選舉市政官員。婦女的地位和男人壹樣,城內的小酒館很多,多由婦女經營,是休閑的好去處。人們對維納斯接為崇拜,稱她為“龐培女人”,她的任何表現形式,都受到歡迎。

觀看角鬥是龐培人的壹種殘酷的愛好,專職的角鬥士,是最令人羨慕的人。城東南角的原形露天劇場也兼作角鬥場,有灌溉水和防瀉系統。四周的觀眾的席,分下、中、高席,分屬不同的社會階層,可容納5000人。中心低處為舞臺,可進行海戰表演。它建於公元前70年,比羅馬原形劇場還早40年。

2。嘗試分析妳找出的聚落的消亡原因(例如,意大利龐貝古城的消亡是因為火山爆發)。

結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聚落並不都會日益繁榮。 小結:隨著歷史的變遷聚落會發生規模和性質的改變.地名並不都是隨著改變的

練習題

填空題:

:1.聚落的變化反映著 的發展,聚落的變化也記錄著 的變遷.

2.隨著歷史的變遷,小村落變成大農場,小城鎮發展成為大商埠,說明聚落的 發生變化.

3.繁華的都市淪為壹片廢墟,簡陋的魚村成長為現代城市,說明聚落的 發生變化.

4.作為聚落景觀的壹種標誌, 並不都隨著聚落的規模和性質的改變而變化.

5.下面關於聚落的說法有誤的壹項是( )

A.聚落是歷史的產物,壹般總是先有鄉鎮再有大城市的出現.

B.聚落的興衰是與經濟的發展緊密聯系的.

C.深圳的發展說明聚落還是壹定政治催生的結果.

D.北京城幾百年來,壹直是個大都市說明大型的聚落總是繁華不變的.

6.下面聚落的消失跟自然環境無關的是( )

A.阿那薩齊人的遷徙 B.樓蘭古國的消亡

C.意大利的龐培古城的消亡 D.埃森市的工業區遷出市內

7.(2008年江蘇鹽城中考卷)珠江三角洲是我國較早實行改革開放的地區,下列不屬於其經濟發展優勢的是( )

A.毗鄰港澳,位置優越,交通便宜 B. 是著名的僑鄉 C. 是沿海經濟開放區,有政策優勢.

D.重工業基礎雄厚.

8.(2008年福建寧德中考題)2008年第29屆夏季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召開,拒此回答下列各題.

A.和平、友誼、進步 B。和平與發展 C。更高、更快、更強

D。平等與團結

9。下列關於北京城市職能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交通中心 D。農業中心

10。下列四幅圖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中,能正確反映北京氣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11。下列不屬於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是( )

A。故宮 B。頤和園 C。天壇 D 。布達拉宮。

12。假如到北京旅遊,妳應該選擇的最適宜的地圖是( )

A。中國政區圖。 B。河流交通圖 C。北京地形圖 D。北京市旅遊交通圖

13。(2007年河北石家莊中考卷)北京的主要職能是( )

A。 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B。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C。全國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 D。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中心

14。(2007年河北石家莊中考卷)北京典型的傳統民居是( )

A。窯洞 B。土樓 C。高腳樓 D。四合院

15。(2007年河北石家莊中考卷)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是( )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廣州

練習題答案

1. 社會 歷史 2.規模 3.性質 4.聚落 5.C 6.D 7.B 8.C 9.D 10.B 11.D 12.D 13.D

14.D 15.B

  • 上一篇:最近要去平遙了,平遙古城裏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
  • 下一篇:有哪些經典的傳統相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