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又稱詩歌,是壹種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壹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
詩是詩人對現實觀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認同而感發的憤怒和不滿。無論是離騷體、古詩體、近代詩還是現代詩都不過是詩的壹種形式。最優美之處在於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來閃現出詩的時代光環。
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壹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壹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
擴展資料詩歌流派:
1、現實主義詩學認為
詩是現實生活在詩人心中的反映。只有現實生活,才是詩及壹切藝術的源泉。詩人是生活的歌手,詩是對生活的歌唱。
2、浪漫主義詩學認為
詩人是情種,詩人心中的情感投射給世界,世間萬事萬物就會為之詩化。所以,詩應該是詩人的自我表現,是詩人情懷的直抒,是詩人的心靈對理想世界的呼喚。
3、形式主義詩學認為
詩只是有意味的語言藝術形式。任何壹種“內容”只有經過“形式化”才能成為藝術。形式並不屈從於內容。詩人對美的追求,趨向於形式的自主創造。形式的自主品質,意味著詩人有批判社會現實、開拓美的世界的自主權力。在極端的形式主義詩學看來,詩只是壹種語言工藝。
4、心理分析主義詩學認為
做詩猶如做夢,詩就是詩人的“白日夢”。常人做夢,是人的本能情欲等在社會道德和人的理性意識壓抑下得不到滿足,轉移到夢中去發泄。詩人做詩,是把他在現實世界無法滿足的本能情欲等,轉移到幻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宣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