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哪些中國名人的勵誌故事

有哪些中國名人的勵誌故事

1、蘇秦刺股

戰國時期,有壹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壹個方法,準備壹把錐子,壹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壹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2、孫敬懸梁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壹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壹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壹根繩子,壹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壹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3、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小的時候,練字十分刻苦。據說他練字用壞的毛筆,堆在壹起成了壹座小山,人們叫它“筆山”。他家的旁邊有壹個小水池,他常在這水池裏洗毛筆和硯臺,後來小水池的水都變黑了,人們就把這個小水池叫做“墨池”。

長大以後,王羲之的字寫得相當好了,還是堅持每天練字。有壹天,他聚精會神地在書房練字,連吃飯都忘了。丫環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催著他吃,他好像沒有聽見壹樣還是埋頭寫字。(經典語句)丫環沒有辦法,只好去告訴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環來到書房的時候,看見王羲之正拿著壹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往嘴裏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了聲。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眼睛還看著字的時候,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對王羲之說:“妳要保重身體呀!妳的字寫得很好了,為什麽還要這樣苦練呢?”

王羲之擡起頭,回答說:“我的字雖然寫得不錯,可那都是學習前人的寫法。我要有自己的寫法,自成壹體,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經過壹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王羲之終於寫出了壹種妍美流利的新字體。大家都稱贊他寫的字像彩雲那樣輕松自如,像飛龍那樣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認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書法家之壹。

3、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壹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壹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墻壁似乎有壹些亮光,他起床壹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

匡衡看後,立刻想出了壹個辦法。他找來壹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壹個小孔。立刻,壹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於他從小勤奮好學,後來匡衡成了壹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4、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壹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

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壹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壹番霸業。

5、諸葛亮勤奮好學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

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壹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裏,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壹點糧食,雞壹吃飽就不叫了。

6、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

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鉆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壹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壹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7、李密牛角掛書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壹回,李密騎了壹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8、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壹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 上一篇:怎麽把耳機放在下嘴唇下面?應該是哪種耳機?急急急在線等!
  • 下一篇:江西有名小吃有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