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寒食又稱“換火節”,說的是家家戶戶燒了壹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了,所以家裏停火壹兩天,只能吃涼食了。在眾多的清明節涼食中,最出名的要數老北京的涼食。老北京的涼食品味獨特,品類齊全,最著名的要數“寒食十三絕”了。所謂十三絕,就是指姜絲排叉、硬面餑餑、焦圈、糖卷馃、豌豆黃、艾窩窩、馬蹄燒餅、螺螄轉兒、饊子麻花、驢打滾、糖耳朵、糖火燒和芝麻醬燒餅等13種食品。
姜絲排叉。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壹個品種。
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壹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硬面餑餑。是過去北京小吃中,夜間供應的壹種面食,也是常見品種。硬面餑餑是壹種似燒餅大小的混糖戧面火燒,入口有咬勁,微甜且香,用手壹掰掉渣。
由於人們生活習慣改變,生活水平提高,走街串巷賣小吃的減少,後來已經很少能見到了。
老北京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北京人吃燒餅,常愛夾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焦圈是壹種古老食品,制作比較麻煩,由於勞效太低,壹般吃食店不願制作。
說到炸焦圈,北京人都知道壹個“焦圈俊王”。他的技藝壹般人不能與之相比,炸出的焦圈個個棕黃,大小壹般,特別是具有香、酥、脆的特點,放在桌上,稍碰即碎,決無硬艮的感覺。
糖卷馃。是最具特色的清真節日食品,也是北京風味小吃中的名品,主料為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具有滋補作用,同時糖卷果也是壹道藥膳。
豌豆黃。是北京春夏季節的壹種應時佳品,主料為去皮老豌豆、瓊脂、白砂糖、清水和堿面。
按北京習俗,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壹直供應到春末。北京的豌豆黃分宮廷和民間兩種。
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後來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
其制法是,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傳統做法還要嵌以紅棗肉。豌豆黃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艾窩窩。是北京傳統風味小吃,也屬春秋食品,後來壹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原為“禦艾窩窩”,後來在明代由宮廷傳入民間。每年農歷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壹直賣到夏末秋初。艾窩窩歷史悠久,明代萬歷年間內監劉若愚的《酌中誌》中說:
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艾窩窩作為老北京清真風味小吃,曾有詩道:
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
它的特點就是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松散甜香。
切糕也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老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特別是到了年節,切糕壹定是老百姓必吃的食物,主要是為了取個吉利,因為切糕有“年年高”之意。馬蹄燒餅。因有兩層薄皮,內空,形似馬蹄得名。商河馬蹄燒餅歷史久遠,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就已享有盛名。據載,清朝末年,在縣城經營馬蹄燒餅的張氏家族和懷仁鎮某村的康氏家族,名氣頗大。他們所制燒餅經常被過往商人帶往外地和京城,從此後“馬蹄燒餅”不脛而走。據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馬蹄燒餅和糖酥火燒曾作為貢品呈獻給乾隆皇帝,備受皇帝和大臣們的贊賞。由此可見馬蹄燒餅和糖酥火燒,早就是遠近聞名和備受喜愛的商河名吃了。螺螄轉兒。是北京特色風味小吃,有甜鹹兩種。原料為芝麻醬、面粉、芝麻油、堿面、花椒鹽、老酵。螺螄轉兒因其形似而得名,質地松軟,表皮酥脆,味鹹香而可口。
饊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介紹說:
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淩雪。
可見饊子麻花的古老。饊子麻花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制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用溫水溶化,再將面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後搓長條盤起來餳壹會兒,然後揪成40克壹個的小劑。饊子麻花質地酥脆,香甜可口。
據說遠在戰國時期就有環餅,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的必吃食品。
饊子麻花是用發酵面揉擰成麻花形,炸制而成,是遍及全國各地的小食品。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古代將麻花、饊子作為寒具的代表,寒食節禁火之日,多食此品。
到了清代,據禦膳房食單記載:178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總管馬國用傳,皇後用野意果桌,壹桌十五品。其中就有“發面麻花”做點心。
大約從清代起才將麻花和饊子分立,麻花較硬而粗,饊子細而散,但都是油炸食品。
著名的天津桂花發祥麻花,就是用發酵面加芝麻、青梅、糖姜、桃仁等果脯,經過搓擰,油炸而成。但也有被稱為“饊子麻花”的,如天津的王記剪子股麻花,就因條散而不亂,麻花肌不擰緊在壹起而得名。
驢打滾,又稱“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種之壹,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
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或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
在廟會上經營此業的多是回民。叫賣者只用壹輛手推車,車上的銅活擦得鋥光瓦亮,引人註目,以招徠生意。
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麽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壹種形象比喻,制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壹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
糖耳朵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蜜麻花,因為它成形後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前人有詩說:
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勞聲借問誰家好,遙指前邊某二巴。
蜜麻花顏色棕黃,質地酥脆,香甜可口,男女老少都愛吃,有人形容說“嚼著驚動十裏人”,可見其受大眾歡迎的程度。
糖火燒。是北京人常吃的早點小吃之壹,已有300多年歷史,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出名。
要先將紅糖加面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醬、桂花、油,和成芝麻醬餡;用幹面粉加發面,發酵後對鹼。餳面後,將面按成0.5千克壹塊搓成長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