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誰知道繡球上的圖案的含義花鳥魚蟲等,比如我聽說12瓣代表12個月

有誰知道繡球上的圖案的含義花鳥魚蟲等,比如我聽說12瓣代表12個月

靖西繡球,獨秀民族工藝舞臺

新桂網-當代生活報見習記者 韋墨蘭

在廣西眾多的刺繡工藝品中,繡球無疑是最精美的.壯族制作繡球的歷史悠久,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已定.”現在,繡球成了廣西壯鄉的吉祥物,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是我區民族民間文化工藝品中的代表.

在百色靖西縣繡球由於其結構獨特、選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瓏,色彩鮮艷,堪稱廣西繡球之上品.曾做過超大型繡球供日本國立民族博物館收藏,也特為迎接港澳回歸制作直徑達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繡球,如今更是名聲在外.

作為我區民族民間文化的資源之壹,靖西縣舊州的繡球村無疑是保存完好的,以發展旅遊產業為主要方式,讓繡球這壹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工藝品得以傳承和發揚.

地處我區南疆邊陲的靖西縣,每年都會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觀光旅遊,靖西迷倒遊客的不僅是舉世罕見的特高瀑布群的通靈大峽谷,還有那極富民族特色的提線木偶戲、南路壯劇、牛魂戲等“民間大戲”,更有那被壯家人看作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信物的繡球.走在“舊州繡球壹條街”上,這壹條依河而建的街道特有的民族風情與商業氣息交匯的氛圍:石板地面,大青磚墻,厚木門,壹座座古民居的門口都坐著縫制繡球的女子,街頭上盡是鮮艷的布條、綢帶和絲線.靖西舊州古老的街道與花團錦簇的繡球交相輝映.

巧手制作繡球繡球

在靖西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壯家少女有了心上人時,便會壹針壹線地繡上壹個精致的繡球作為定情物.如今,在舊州街,人們生產繡球已形成了設計、制作、銷售等幾道工序.繡球之鄉還出現了以“繡球之母”、“繡球王”等有代表性的巧手們.他們結合生產實際,繡出風格優雅、充滿民族氣息的花紋圖案,制作出壹個個純手工的精美繡球.

被評為“中華全國巧女”的繡球之母黃肖琴每年生產繡球不少於2000個.當年,在香港回歸前夕,她組織15位工人,奮戰20天,精心設計制作了壹個由30瓣組成的直徑197厘米的特大繡球,上面懸掛6個小繡球,並繡上“香港回歸”、“吉祥如意”等文字,表達壯鄉兒女對香港回歸的美好祝福.

黃肖琴主要從事繡球新款式的設計.她設計的繡球,不光有從直徑5厘米到40厘米的大小不同,圖案更是琳瑯滿目,幾乎每壹批繡球的圖案都不重復.通常繡球的花瓣連接處,綴有許多飄帶,在黃肖琴看來無法展示精巧的手工.於是她省去部分飄帶,使精巧的做工盡情表露.細看繡球,31朵花瓣上繡有栩栩如生的鳳凰、仙鶴及活靈活現的梅花、玫瑰、福壽花等吉祥畫,在壹條寬邊紅綢帶的映襯下,古樸中透著華貴與深意.

而“繡球王”則是壹個40多歲的壯族漢子朱祖線,他每年生產繡球在1000個以上,而且都是生產大型號的.他也是靖西縣繡球技術協會的會長,為繡球的生產的銷售做起了領頭羊.朱祖線從小就學習繪畫,在舊州街為繡球作畫的人當中被公認為“狀元”.如今這位“繡球王”有壹家自己的繡球店鋪,每當旅遊旺季時,就會有絡繹不絕的客人圍著櫃臺選購繡球.那壹個個大小不壹、做工精細、色彩艷麗的繡球,讓遠到而來的客人愛不釋手.

現在,靖西縣的舊州街上528戶人家,幾乎家家生產繡球,舊州人靠繡球闖出了壹條致富新路,盡管只是在農閑時生產繡球,但僅此壹項,每人每年也有3000—4000元的收入.

如今,舊州的繡球已經走向市場,在近幾年的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及每年壹次的國際民歌節上,靖西繡球都成為搶手貨.還有不少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等國的客人都購買過繡球之鄉的繡球,不少人還慕名上門參觀和購買.

精美繡球工藝

最精美的繡球當首推靖西老藝人采用“堆繡”這壹古老而復雜的刺繡工藝制作出的“堆繡繡球”.壹般的繡球大都是采用單線刺繡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繡出各色圖案,花瓣面料上的圖案為平面式,線條、色彩如畫壹般美,同時刺繡方法與過程較為簡便;而采用復線刺繡方法的“堆繡繡球”則圖形更為精美,圖案極為復雜,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極富立體感,如鮮活之物欲噴薄而出,數繡球中的極品.

靖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壹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因為壯族是傳統的稻作民族,他們對每年農作物豐收與否十分關心.因而在各種祭祀、祈年的儀式中,農作物種子及播種、耕種等生產勞動形式往往都是表現的主題.如壯族農村建新房時,在墻基四角撒壹些谷粒;架大梁時,要在梁上掛兩束谷穗;給老人祝壽往往也要送些精米作禮.這些現象都象征著生長、生育、興旺、平安之意.

拋繡球都是在每年春節及“三月三”歌節時舉行,正是春播時節,繡球內放有谷物種子,就是希望年內五谷豐登之意;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內中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今天,壯家的繡球巧手們,不斷為繡球這壹古老藝術品註入新的活力,令其在新時代再次散放出璀璨的光芒.

靖西繡球講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細,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除中間四瓣選材不拘外,其余則要求“上四瓣必挑飛禽,下四瓣須為走獸”.由於結構獨特、選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瓏,色彩鮮艷,被稱為“廣西繡球之上品”.

繡球古韻依然

關於繡球,在壯鄉流傳著壹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壹個小村莊裏,居住著壹戶貧窮人家.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有壹年春天,阿秀在壹次趕圩時,被鎮上壹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堅決不從.當惡少得知阿秀深深地愛上鄰村的阿弟時,為了讓阿秀死心,惡少眼珠壹轉,計上心來.他賄賂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阿弟關進地牢,並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阿秀聽到這個消息後,似晴天霹靂,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

在阿秀哭瞎了雙眼以後,阿秀開始為秋後就要被問斬的阿弟壹針壹線地縫制繡球.針紮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繡球上的花更艷了,葉更綠了,鳥更鮮活了.經過九九八十壹天,載滿阿秀對阿弟深深的愛戀,浸透了阿秀鮮血的繡球做好了.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首飾,買通了獄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濕的地牢裏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絕望了,摸索著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只見靈光壹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壹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

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壹兒壹女,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經過壹傳十,十傳百,慢慢地繡球就成了壯鄉人民的吉祥物,壯鄉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後來也就有了拋繡球、獅子滾繡球等民間活動.

現在,拋繡球仍然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樂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後來飛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繡花布囊,即繡球.人們在茶余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

現在已經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宋朱輔《溪巒叢笑》載:“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

後記

如今,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壹直在承受著現代文明的挑戰,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民族民間文化的狀況開始衰落,傳統工藝品遇到了新的挑戰,大多為人們所熟知的工藝美術行業,如脫胎漆器、軟木畫、竹編等都處於後繼乏人的困難境地.我們高興的看到,在靖西,勤勞的農民藝術家們通過繡球上的壹針壹線,讓更多的人既能了解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故事,又能感受民族獨特的內涵.這些繡球本身,也許比藝術史家苦心孤詣地營造出的華麗文學更接近歷史,更具有民族特色,也更能表現壯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目前,靖西縣當地 *** 正在為繡球做更多的工作:加緊為“靖西繡球”註冊商標;作為重點的旅遊項目開發;讓更多的“繡球巧手”加入到傳統民族工藝品的制作中來……繡球這個在傳統中生存的民族工藝品,如今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延續它的藝術價值.

姐妹繡球店

靖西縣曾做過超大型繡球(1.2m)供日本國立民族博物館收藏,近年,特為迎接港澳回歸制作的1.97m和2m超大型繡球,則更上了壹個新臺階.靖西繡球系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優秀旅遊產品.

為方便國內外客商聯絡,采購,特在百色市設“廣西靖西繡球總代理處”,負責辦理批發業務,還可按按對方意願專繡特定文字(諸如單位名稱品牌,祝詞等).兼營壯錦掛包、繡花鞋、披巾、香包、八卦、長命鎖、壁掛、等工藝品.

靖西壯錦 壯錦是傳統珍貴的民族民間工藝品,采用棉紗、各種顏色的絲線等原料,按精心設計的各種壯錦圖案,用古老的手動木織機手工交織而成,圖案色彩斑淵,美觀大方,古樸典雅,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是旅遊紀念品,饋贈親朋好友及外國朋友的最佳禮品.早在七十年代就遠銷美國、加拿大、新加波等國.靖西壯錦系列產品1994年獲第五屆國際亞太博覽會銀獎.

繡球傳說 在廣西眾多的刺繡工藝品中,壯族的繡球是最精美的.壯族制作繡球的歷史悠久,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記載:“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已定.”大致是說,每逢春節或三月三歌節時,壯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舉行拋繡球活動,以拋繡球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結為夫妻.

現在,繡球成了廣西壯鄉的吉祥物,成為傳遞愛情、親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為居多家庭中最漂亮的裝飾品.

老太太做繡球

關於繡球,在壯鄉流傳著壹個美麗的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壹個小村莊裏,居住著壹戶貧窮人家.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有壹年春天,阿秀在壹次趕圩時,被鎮上壹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要娶阿秀為妻,阿秀以死相脅,堅決不從.當惡少得知阿秀深深地愛上鄰村的阿弟時,為了讓阿秀死心,惡少眼珠壹轉,計上心來.他賄賂官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阿弟關進地牢,並判了死刑,等待秋後問斬.阿秀聽到這個消息後,似晴天霹靂,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在阿秀哭瞎了雙眼以後,阿秀開始為秋後就要被問斬的阿弟壹針壹線地縫制繡球.針紮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繡球上的花更艷了,葉更綠了,鳥更鮮活了.經過九九八十壹天,載滿阿秀對阿弟深深的愛戀,浸透了阿秀鮮血的繡球做好了.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手飾,買通了獄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濕的地牢裏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絕望了,摸索著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只見靈光壹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壹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壹兒壹女,靠著自已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經過壹傳十,十傳百,慢慢地繡球就成了壯鄉人民的吉祥物,壯鄉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後來也就有了拋繡球、獅子滾繡球等民間活動.

據了解,至今在東南亞的越南、緬甸、泰國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區,當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繡球、將繡球作為吉祥物饋贈親朋好友的風俗.墨西哥人制作的繡球比較小,顏色鮮艷,通常只有6瓣.每逢佳節或貴賓來臨,好客的墨西哥人就會給客人或長輩饋贈繡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國當地的居民將繡球視為佛的替身,認為經常佩帶有驅邪健體的功效.文獻記載,撣人(在今緬甸撣邦和泰國、老撾等地)、日南郡(為東漢交洲所屬最南壹郡,在今越南廣治省)和今天的壯族同中國古代越人具有***同的旅源關系,可能這也是他們都喜愛繡球的緣故吧.

繡球系別 最精美的繡球當首推靖西老藝人采用“堆繡”這壹古老而復雜的刺繡工藝制作出的“堆繡繡球”.壹般的繡球大都是采用單線刺繡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繡出各色圖案,花瓣面料上的圖案為平面式,線條、色彩如畫壹般美,同時刺繡方法與過程較為簡便;而采用復線刺繡方法的“堆繡繡球”則圖形更為精美,圖案極為復雜,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極富立體感,如鮮活之物欲噴薄而出,數繡球中的極品.

行家裏手

靖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壹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因為壯族是傳統的稻作民族,他們對每年農作物豐收與否十分關心.因而在各種祭祀、祈年的儀式中,農作物種子及播種、耕種等生產勞動形式往往都是表現的主題.如壯族農村建新房時,在墻基四角撒壹些谷粒;架大梁時,要在梁上掛兩束谷穗;給老人祝壽往往也要送些精米作禮.這些現象都象征著生長、生育、興旺、平安之意.拋繡球都是在每年春節及“三月三”歌節時舉行,正是春播時節,繡球內填放有谷物種子,就是希望年內“五谷豐登”之意;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內中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今天,壯家的優秀兒女們,不斷為繡球這壹古老藝術品註入新的活力,令其在新時代再次散放出璀璨的光芒.

靖西繡球講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細,多以紅、黃、綠三色做底及面料.繡球大多為12瓣,每瓣皆繡上各式吉祥物,除中間四瓣選材不拘外,其余則要求“上四瓣必挑飛禽,下四瓣須為走獸”.在“繡球之鄉”靖西舊州鎮,由於該地的繡球結構獨特、選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精工制作,小巧玲瓏,色彩鮮艷,被稱為“廣西繡球之上品”.

拋繡球 拋繡球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項目,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用以甩投的是青銅鑄造的古樂器——“飛砣”,並且多在作戰和狩獵中運用.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提高,飛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繡花布囊,即繡球.人們在茶余飯後常互相拋接以娛樂,起到溝通感情的作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壯族男女青年表達愛情的方式.

拋繡球壹般在歌圩節期舉行.繡球為圓形,布面,繡有花鳥,內裝木棉花或豆、米之類農作物,四角綴以彩色布帶,供手握拋擲.玩時,男女分成兩對,雙方人數相等.男女雙方相距壹定距離,各列壹方,每方有壹“乜同”即領隊,在中間樹壹高竿,作為拋球的高度標準.拋球時首先由女方領隊手拿繡球,唱完壹首山歌將球拋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勝利,否則女方勝.誰勝誰將對方剔出壹人,然後由勝方發球.每發壹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輪流直至壹方“全軍覆沒”.這時,勝方追逐負方、搶取對方頭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戲,盡興方散.宋朱輔《溪巒叢笑》載:“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雙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此活動也是男女青年傳情的方式.姑娘若看中壹男青年,便將繡球有意拋去,男方接過繡球,若亦有情意,即系禮物於繡球上投報之.

拋繡球有兩種形式:壹是民間形式.男女青年分列各站壹邊,人數大抵相等,繡球數量不限.拋繡球的人,手持繡球上端的彩帶,用力旋轉數圈,即趁勢向對方拋出.接球的人要看清球的來勢,選好位置和角度接球,還要有個優美的接球姿勢,若接不住來球,就會召來壹陣哄笑,或者接受唱歌、做遊戲以示被“懲罰”.因此,在拋繡球的過程中,各人全神貫註,緊張而又熱烈.

二是作為正式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比賽項目,它要求有專門的比賽用球和比賽場地.拋繡球比賽要求有兩名參賽隊,每個參賽隊分別由五名男女隊員組成,比賽分上下半場,每半場20分鐘.比賽時,將繡球拋過9米高的桿上直徑為1米的彩環就可得分,得分最多的球隊即勝出.

靖西繡球街

在廣西靖西縣有壹條街,名叫繡球街.繡球是廣西的特產,圓圓的、吊著長穗,是送禮的佳品.以繡球來命名壹條街道,這在中國是獨壹無二的.

爭奇鬥艷

靖西縣有“小桂林”之稱,那是因為它的山是喀斯特的山,山奇而狀怪,水清而悠長.在壹道道山水的包圍中,街道被中國畫似地點綴於其中.此街原稱舊州街,古來有之.街上住著500多戶人家,由於盛產繡球,壹代傳壹代,越做越紅火,後來就被叫作了繡球街.

繡球是很精美的工藝品,上面千針萬線連著女兒家的智慧和賢惠.以往,廣西的壯族男女在談戀愛時,繡球是女方向男方拋出的定情信物.

繡球街呈四四方方,街道幹幹凈凈.老式的磚瓦房,斑駁的紅木柱門,高低不壹的青石板路,充分顯示了這裏的文化底蘊.看靖西人做繡球,發現她們是先貼布殼,把各種顏色的綢布貼在布底上,然後剪成瓣,再描上各式花樣,繡好後把瓣進行粘貼,然後綴以珠子、流蘇.通常,壹個繡球有16個瓣,也有32個瓣或更多的.坐在家門口做繡球的通常是女人,她們認真做活計的態度是壹點都不馬虎的,壹針針、壹線線,盡顯功夫.但有時也會在繡球街上看到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耐性十足地做著繡球,千萬別覺得好笑,論起手藝來說,他們壹點也不比女人們差.在繡球街上做得最快、最好、最多的繡球王反而就是男人.

繡球街

若逢年過節或遇上喜事,繡球就是搶手貨了.尤其可喜的是,作為旅遊工藝品的繡球如今已走出了繡球街,走出了國門,年產量達到十萬個以上.繡球街的家家戶戶,從七八歲的娃娃到六七十歲的老太太,都是制作繡球的高手;門上、窗上天天都掛滿了五彩繽紛的繡球,繡球已經成為壹種文化.這樣的景象,世界上也只有在繡球街才能看到.

  • 上一篇:如何理解“園林綠化是體現中國哲學思想的實踐典範”?
  • 下一篇:機器鈴砍菜刀的歌曲歌詞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