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道家的無為:是指要君主不與民爭,順應民眾,不妄為。
具體解釋:無為指中國先秦時期道家思想術語。“無為”的態度用於政治的政策方針,政府無為,百姓自治;最後是事無事,為無為。無為、不爭,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指君主不與民爭。
道家的“無為”,並非要君主消極避世,而是應該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通曉自然和社會,善於處理人際關系。
所以說,“無為”並非要君主無所作為,什麽事情都不做;而是要君主應該按“道”行事,處世立命,君主必須摒棄妄自作為,遠禍慎行,追求樸素節儉、清靜寡欲的境界。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為“道”中的規律)治國,以制度約束臣民的行為。
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麽也不做,而是不過多地幹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作為。因為不違背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而為,所以無所不為,就是什麽都可以做,只要妳遵循道,遵循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