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朝鮮族有哪些樂器

朝鮮族有哪些樂器

早先朝鮮民族的民間樂器曾多達40多種,多有失傳,流傳至今的只有伽耶琴、嗩吶、洞簫、長鼓、片鼓、橫笛、短簫、篳篥等十余種。

伽倻琴

伽倻琴 ,為朝鮮族傳統弦樂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濃的彈拔樂器。它的形狀近似於漢族民樂器古箏。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琴“法中國樂部箏面為之“,“伽 國嘉實王,見唐之樂器而造之“。伽 琴在演奏時,壹端著地,壹端放於腿上,右手彈,左手弄,表演姿態穩雅別致。伽倻琴由***鳴箱、琴弦、琴碼三部分組成。***鳴箱長150厘米,寬25厘米、中間厚5厘米。質料分別用梧桐樹板和樺木板制作。琴線用蠶絲制作。***13根弦,琴弦的兩頭各固定在琴頭和琴尾,在琴頭有弦枕。13根琴弦用碼子支柱,琴頭可以左右移動,調節音階。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於表達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間樂器。因此,伽倻琴彈唱是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壹種表演形式。

奚琴

奚琴是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壹處弓弦樂器,相傳是我國宋代東北壹帶的奚部族創造的,故面得名。奚琴能機動靈活地演奏各種樂曲,聲音抑揚頓挫,連續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特別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幾乎就是語言聲腔的再現。奚琴的制做工世非常講究,歷代的制琴工匠均采用長白山壹帶的木質和木紋均特別好的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內徑10厘米的毛竹做琴筒,用蠶絲做琴弦,用馬尾和細竹桿做琴 弓子。後來經過壹代又壹代人的實踐和創新,逐漸用梧桐木代替刺楸木做振動面板,用鋼 絲代替蠶絲做琴弦,演奏方法也有了改進,由“抓弦奏法”改為“手指按弦法”,同時汲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其演奏效果更佳。奚琴歷史悠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時,民族文化遺產遭到踐踏,奚琴藝術也被中 斷。新中國成立以後,延邊朝鮮族人民的奚琴生產和演奏藝術又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許 多朝鮮藝術家在國內外藝術舞臺上表演的奚琴獨奏,受到中外人士的熱烈歡迎。

筒簫

筒簫是朝鮮族民族音樂中的重要吹奏樂器,是竹管樂器中的中音樂器。其管長70厘米 ,內徑2.5厘米,外徑3.8厘米。制造這種樂器的選材十分考究,多選用福建,江西壹帶生長3年以上的優質竹材,截取竹根壹二節到七八節比較堅硬的壹段進行加工。竹材選好後要打通竹管,用火烤直,制成管身,然後劃線鉆出5個音孔,其中4個音孔在前,1個音孔在後,吹孔在上端,吹孔下端有振動膜孔,還有壹個底孔,用來調整音準,振動膜孔貼有葦膜制的笛膜,笛膜上面有壹個膜孔蓋。鉆好音孔,調好音孔,還要纏線刷油,經過九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筒簫的音色情調傷感,低音區沈悶,中音區柔和優美,高音區尖銳,聲音持續不斷,強弱自如,能生動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筒簫的吹法很難掌握。其最基本的吹法是“晃奏“,即演奏時不標記符號,演奏者根據樂曲情感的需要,自由的加以運用,壹般演奏都少不了頓音,顫音、滑音、微分裝飾音等。特別是筒簫吹奏出來的滑音,音色幾乎接近語言聲腔,十分悅耳動聽筒簫自其誕生以來就備受朝鮮族人民的青睞。它音色優美,攜帶方便,每當逢年過節 喜慶的日子,能歌善舞的朝鮮人民,常常穿上節日的盛裝,在四五把筒簫和壹個長鼓的伴奏下邊歌邊舞。朝鮮族的老人尤其喜愛筒簫,離退休的老年人常相約公園和村頭,在優美 悠揚的筒簫聲中安度晚年

長鼓

長鼓是朝鮮族壹種獨特的民族打擊樂器,分為長鼓、舞蹈長鼓、兒童長鼓和幼兒長鼓 等幾種。形狀是兩頭粗、中間細,左邊鼓筒直徑比右邊鼓筒直徑大1厘米,右邊鼓皮薄,左邊鼓皮厚。古代的長鼓,用獐皮做左邊的厚鼓皮,用狗皮做右邊的薄鼓皮,鼓筒采用木材或多層 紙、薄鐵等材料制成。長鼓有沙市6個銅制的龍頭形鉤子,鉤住松緊繩.松緊繩用三股真絲 線制成,每只鼓上裝有8全套袖,即用來調整鼓繩的皮套。長鼓起源於我國的宋代,後來流傳到朝鮮半島,成為朝鮮民族音樂的主要打擊樂器。我國東北朝鮮族聚居的地方,長鼓在朝鮮族音樂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長鼓的右邊用壹根 飾彩穗的竹條敲,左邊用手,右邊聲高左邊聲低,能敲擊出豐富多彩的節奏,著名的朝鮮族長鼓,在全世界聞名,藝術水平相當高,真正代表了能歌善舞的朝鮮民族的藝術特色。

  • 上一篇:最能代表中國的八大元素
  • 下一篇:校園文化活動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