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評書網!
楊
田
榮
(1920——1982),河北青縣人,出生於貧苦農民之家。十三歲學唱西河大鼓和木板大鼓
以及三弦伴奏。1937年十七歲時離家鄉到天津,拜劉慶和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十九歲出師後
去東北佳木斯哈爾濱、沈陽等地,表演長篇大書《三俠劍》等。四十年代末回到天津。天津解放
後改說評說。為提高書藝,又拜苗德奎為師,學演《大隋唐》,同時還求教於張啟榮、朱德興等
評書名家。1952年在他的倡議下,跟許連和、趙闊漢等壹起再天津市成立了說唱新書小組,集
體改 編了《新兒女英雄傳》,由楊田榮帶頭在書場裏表演。他不熟悉解放區生活,有些地方只
好照本宣科,說起書淡而無味,於是有人勸他還是說傳統評書。他回答說:“老書好,是幾代人
磨練出來的 。新書剛剛形成,也得有個反復加工提高的過程。”就這樣,他寧肯少掙壹些錢,
也壹直堅持說新書,積累了許多心的體會,成為全國表演新評書的先行者。1954年他應邀赴鞍山文生茶社演出,當時實行演員和茶社
分帳制,茶社從收入著眼,堅決不同意他說新書,只好說《大五義》。1955年,他參加了鞍山是曲藝團,任書曲隊隊長。領導采納他
的建議,又開始在書場和廣播電臺表演新評書,頭壹部編演的是《三裏灣》,接著有《林海雪原》、《野火春風鬥古城》、《鐵道遊擊
隊》、《烈火金剛》、《平原槍聲》、《紅旗譜》等***五十五部。為了說好新書,他利用壹切機會接觸工人、農民和戰士,鞍剛老勞模
孟泰是他經常交往的好朋友。
楊田榮的表演既“穩”又“準”,所謂“穩”,是指擡手投足點到為止,從不虛張聲勢、誇張過火;所謂“準”,是指手、眼、身
、法、步恰到好處,重在傳情。表演《舌戰小爐匠》,只用眼神凝聚與渙散,就生動的刻畫出智勇雙全的楊子榮和賊頭賊腦的小爐匠的
神態。他還擅長把傳統口技運用到新評書裏。如《激戰無名川》中描寫大橋戰鬥的場景,涉及戰鬥機、坦克、大炮、長短槍、輕重機槍
、手榴彈、炸彈等十幾種武器,他都能用口技模仿的維妙維肖。朝鮮新義州壹為老人聽後來信說:“聽了您那動人的評書和驚人的口技
,我簡直是忘記了自己是坐在收音機旁,仿佛又回到了那戰火分飛的歲月。”1963年,他應邀到中國人民廣播電臺錄制長篇評書《鐵
道遊擊隊》,播出後很受歡迎,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許多地方電臺還在播放。他自編自演的《小闖將》曾在多家廣播電臺廣播,並被收入
《中國評書精華新作卷》1963年春,《人民日報》以《全國說新書的旗幟》為題,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跡。
楊田榮不僅書藝精湛,而且藝德高尚。別人向他請教,他慷慨傳授,從不保守,還錄制了拿手書目《包公案》,供團裏作為教材,先後
學演這部書的演員多達百人以上。
更多名家:
袁闊成
劉蘭芳
田連元
單田芳
陳青遠
李清泉
孫闊應
杜浩影
劉浩鵬
楊田榮
沈誌久
李鑫荃
葉景林
田戰義
連麗茹
張振佐
楊清風
張慶生
陳宗福
許 傑
孫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