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極具特色的臺灣過年習俗?

極具特色的臺灣過年習俗?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不管是大陸還是與福建壹水之隔的臺灣,都有很多相同的過年習俗。當然也有自己特色的傳統習俗。臺灣地方雖然小,但是臺灣是綜合了很多外來和地方的文化的。所以臺灣的春節是非常有特色的。快跟小編壹起來看看吧。

從農歷臘月十六至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臺灣民間稱之為“年兜時節”。

尾牙每月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打牙祭)。臘月十六的做牙是壹年中的最後壹次,所以稱為“尾牙”。做“尾牙”是感謝土地公壹年來對事業生意和農作收成的庇佑,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為隆重。尾牙是商家壹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天,公司行號的老板宴請犒賞員工,以慰勞其壹年來的辛苦。過去有種舊俗,宴席桌上有壹道菜是整雞,中間的轉盤壹旋轉,停止時雞頭對準誰,即暗示主人要解雇誰。如今這種風俗早已絕跡。壹般平民百姓家則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壹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祭竈臘月二十三是“祭竈”之日,即送竈神上天之日。每年到這天竈神會上天奏報天帝。因此在祭送竈神時,要將竈神畫像貼於竈上,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然後擺上各種供品,多為甜元仔、米餌、糖豆漿、甜瓜、糖果等,這些供品或甜或黏,意思是讓竈神多說好話,不說壞話。有的還以酒糟塗抹竈門,以示討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為竈神送行。

清沌祭竈那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因為平時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趁竈王返回天界的幾天裏,才能挪移清掃。“清沌”,便是除去家中黴氣,迎接新春之意,臺灣俚諺稱:“清後才會富”。清沌之風,至今不廢。

年貨逛街買年貨仍是年前準備的壹項重要內容。林林總總的“年貨大街”遍布島內城鄉各地,成為臺灣過年的標誌性景觀。迪化街是臺北最老的壹個商圈,其“年貨觀光大街”每年都很熱鬧,攤位采用復古的形式,布滿各式旗幟和燈籠。不論南北雜貨和應景糖果,還是服飾、美食,都應有盡有。近年來,許多來自大陸的物產成了年貨大街的熱門貨。臺灣民間諺語“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反映了人們忙年的這壹情景。

除夕除夕是過年最重要的大日子。這天壹大早,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除舊布新,在家中內外重要部位張貼春聯春字,臺灣民間俗稱“輝春”。除夕下午的祭拜,俗稱“辭年”或“辭歲”,是為了感謝這壹年來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來年繼續賜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齊,在廳堂的神明及祖先的牌位桌前陳列犧醴供品。較講究的家庭,還在神案上“疊柑塔”。祭品中壹定少不了年糕,臺灣人稱之為“年粿”。臺灣鄉下有俗諺:甜粿過年,發粿賺錢,菜頭粿吃應時。有的還在發粿和米飯上插上紅紙做的“飯春花”,因“春”字的閩南語諧音“剩”,取年年有余之意。

圍爐辭歲之後,就進入過年的高潮——吃年夜飯,臺灣稱“圍爐”。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爐,現在則以火鍋或電磁爐取代。壹家人熱乎乎地圍坐壹桌***餐,和樂團圓,興旺隆盛。年夜飯中,除了要吃象征全家團圓的魚丸、蝦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全雞(“全雞”閩南語發音同“全家”),還有幾道菜不可少,如芥菜,叫“長年菜”,吃時要壹根壹根先頭後尾,不能橫食,也不能嚼斷而食,象征綿延不斷;“韭菜”,取其與“久”諧音,象征長壽;蘿蔔,閩南話稱它為“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桌上的菜,每人都要下筷吃壹口,此乃象征齊全,即使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及孩子,也要喝上壹點點酒,因“酒”與“久”同音。壹家人齊聚壹堂,把酒言歡,暢敘親情,人們期待的早已不是桌上有多麽豐盛的菜肴,而是壹家人團聚親熱的溫馨氣氛。

壓歲錢吃過年夜飯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們“壓歲錢”的時候了。壓歲錢用紅紙(袋)包著,也稱紅包。臺灣的習慣是,只要沒結婚,即便已年過三十,都可以名正言順地從父母、兄嫂手裏拿紅包。紅包內的金額必須是偶數,忌諱奇數,取吉利之意。與大陸各地習俗壹樣,人們“守歲”到午夜,便紛紛跑到街上燃爆竹煙花。

妳可能會喜歡:愚人節的由來和習俗節日查詢:2016年節日大全歷年國際消除貧困日主題細數歷年全國助殘日主題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壹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壹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

  • 上一篇:如何用照片建模
  • 下一篇:樺甸市革命烈士陵園簡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