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桂林有哪些人文特色?

桂林有哪些人文特色?

桂林的吃在全國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風味獨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粵菜風味於壹體,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響比較大,幾乎餐餐離不開酸辣,餐館自然也以適應桂林人的口味為首選。當然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餐飲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淮揚菜、閩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廣西少數民族風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氣候。時尚餐飲也在桂林悄然興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簡餐,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幹,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榨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圓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鹵水的制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鹵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涼拌粉等。

冒熱米粉

把燙熱的米粉濾幹,再配以鍋燒豬牛肉片,鹵牛膀、牛肝等,加鹵水、花生油、酥黃豆或辣椒、蒜蓉,攪拌入味。這種米粉吃起來拂拂作響,聲色味俱全。

原湯米粉:把切好調味的豬牛雜,放入小鐵鍋中煮熟,倒進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蔥花、味精、胡椒、麻油。這種米粉味道十分鮮美。

醋水米粉:這是壹種無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經濟爽口,婦女特別愛吃,夏天最受歡迎。

漓江四寶

漓江四寶,聲名遠播,即:漓江長壽魚、漓江泉水蝦、漓江菊花蟹、漓江巖石螺,這是漓江的特色小吃。

桂林米粉有許多種,最有名的是馬肉米粉。它用特制紅燒馬肉作配料,馬肉鮮嫩味香,壯陽補腎。過去吃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來盛,米粉僅供壹箸,上面有幾片薄薄的馬肉,再加以幾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醬,風味特佳。壹人壹口壹碟,可吃二、三十碟粉。已改用大碗,滋味不變。

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會仙樓的最為馳名,據說它開設於清代道光年間,原來設備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興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後來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此外,桂林的街頭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攤。

民間手工制作的馬蹄糕、板栗粽等也頗受歡迎。十二縣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產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陽朔的啤酒魚和靈川狗肉等。

桂林三寶桂林三寶是指桂林享譽海內外的三種制品,即辣椒醬、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四寶”,在“桂林三寶”的基礎上加西瓜霜。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處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間,桂林文化總體來說更接近長江流域文化。桂林不僅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令人神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也令人迷戀。桂林方言屬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話桂柳片,口音與湖北、四川、貴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築風格也與長江流域相似,只可惜由於上個世紀國內戰亂,加上日本鬼子轟炸桂林,老式桂林傳統建築幾乎全毀。

桂林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民族占桂林市總人口的8.5‰左右。桂林市聚居的壯、苗、瑤、侗等少數民族,保持著古樸、奇特、多彩的民俗風情,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盤王節、達努節,苗族蘆笙節、拉鼓節,侗族花炮節、冬節對中外旅遊者具有極大吸引力。十多個少數民族,他們雖***同生活在華夏民族的文化氣氛中,卻都保持著自身的風俗,包括服飾,食物,節日,宗教信仰,甚至語言文字。

壯族

以壯錦為標誌,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劉三姐,今有姑娘木葉歌,節慶有三月三歌節。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壹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苗族

刺繡蠟染,工藝獨特,蘆笙踩堂,歡度良宵。苗族的舊年和漢族的春節相似,農歷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買年貨,出嫁的女子也隨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瑤族

住高山區,大桶藥浴,淋漓痛快,驅風去病,實屬民間壹絕。節慶有打旗公節(農歷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禱豐年。龍勝境內的瑤族分為盤瑤、花瑤和紅瑤。盤瑤因崇拜“盤瓠”而得名,又名過山瑤;花瑤因其婦女服飾花色花紋多而得名;紅瑤婦女服裝分飾衫、花衣、便衣三種,從紅瑤婦女的頭飾就可區分少女、未婚婦女、已婚婦女。

侗族

高超的建築藝術,以風雨橋、鼓樓為代表。壹杯攔路酒,醉人心扉。壹曲攔路歌,情真意切。龍勝的侗族擅長建築,宏偉壯觀、淩厲飛揚的鼓樓和風雨橋,是侗鄉重要的標識。全杉木結構,鑿榫穿枋,架挑對接,吊腳懸空,不用壹釘壹鉚,體現出壹種樸素。侗族風情“月也”和攔路歌“月也”,侗語,意為集體出訪做客。侗族傳統交際聯誼活動。時在農歷正月和八月。攔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時唱的歌,多用於“月也”場合。

漓江的“清水石”

漓江的“清水石”產於桂林境內的漓江中,石形以小、巧、奇、美為主要特征;自古奇石“生於山”,而“成於水”;桂林兼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勝;所以桂林的漓江清水石不僅“奇”,而且“美”,“美”是漓江清水白石的天然標簽;最具代表的石種是在漓江中發現的“清水石”,其石體上均勻以點狀形式遍布閃閃發光的微晶體,石體上的微晶體在光線的照射下能發出“金色”光芒,觀賞時如鉆石般閃耀。因民間流傳的關於玉帝天象和普賢白象的傳說,故,被稱此石為漓江“清水石”。

桂林有很多名產:桂林柚果大形美;夏橙品質優良,色鮮味美,且成熟早,很暢銷;羅漢果乃“醫療保健之良藥,清涼飲料之佳品”,被譽為“東方神果”;白果產量大,占全國的三分之壹,質量居全國之首;月柿色澤金黃,肉甜味香,暢銷澳、港和東南亞地區;荔浦芋個大味香,享譽京城;三花酒、辣椒醬、豆腐乳被譽為“桂林三寶”;葡萄,味美甘甜水分足;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鮮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馬肉米粉最受稱贊;此外還有馬蹄、禾花魚、腐竹、靈川狗肉、恭城月柿、全州湘山酒等名優土特產。桂林辣椒醬、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西瓜霜、桂林腐竹、荔浦芋、陽朔金橘、永福羅漢果、全州湘山酒、恭城月柿、恭城椪柑、平樂沙田柚、灌陽紅薯粉、灌陽紅薯酒為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美術陶瓷

各類作品,構思新穎獨特,形象生動,制作技術精湛,色彩古樸典雅,又富現代生活情趣。山羊壺、大琵琶瓶、象山壺、山水畫瓶系列等數十個品種先後獲自治區、輕工部獎勵,並在法國、西班牙、西德和日本等國展覽。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歐、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發的新產品——仿古兵馬俑,專銷美國。

玉石、竹木雕刻、瓷刻

桂林玉石雕刻歷史悠久,以陸川石、東興石、雖臘石、岫巖玉石、龍勝滑石等為材料,雕工精美,造型新穎頗具魅力,產品銷往國內各地,出口東南亞、西歐地區。竹木以天然青竹和黃楊木為材料,運用線雕、浮雕、鏤空雕並借鑒中國畫技法,表現各種題材,主要有茶葉盒、花瓶、筆筒、煙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風、鑲嵌壁掛等。瓷刻是在瓷器上雕刻各種花紋和圖案的工藝品,始於明代,有白坯和彩釉兩種,作品構圖請新,線條流暢,刻畫的人物神態生動,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金銀首飾

生產頭飾、項飾、手飾、服飾、掛件等5大類約500個品種,年產50萬件。工藝先進,做工精巧,具鮮明的民族特色。產品除供應國內市場,還出品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寶石工藝畫

廣西寶石研究所開發生產。是寶石與繪畫結合的藝術器。以絢麗多彩的各類寶石為原料,切割拋光,顯現其原有色澤,運用中國畫、西洋畫技巧,根據寶石的形態,表現山川景觀、花鳥人物、民俗風情。

大理石制品

由桂林大理石廠等近10家企業生產。以本地出產的大理石為原料,生產各種規格的板材和臺板,用來制作各種家具、工藝品。其產品花紋美觀,色調雅致,光潔度高,質量穩定。

芒編工藝品

采用本地野生植物,手工精心編織而成,有近千個花色品種,集廣西各地芒編制品風格之大成,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是現代家庭及賓館飯店的實用佳品。

陽朔畫扇

以當地楠竹為骨,以宣紙或絹帛為面。陽朔畫扇選料考究,工藝精致,畫面內容多樣,全部由本鄉本土的農民畫家創作並手工繪制,畫扇以此而名。

壯錦

壯錦是桂林壯族婦女用各種顏色的絲絨和細紗精心織造的著名的手工藝品。壯錦多以壯族地區的動物圖形為圖案,線條簡練而明快,且色彩絢麗,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桂林的旅遊紀念品,除上述代表性精品外,還有桂繡、梳篦、紙傘、手繪式屏風,針織裝飾物等。

  • 上一篇:木雕技法之雕刻步驟
  • 下一篇:武當派拳術有什麽秘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