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仙洞米粉
是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的壹種漢族傳統客家特長。主要以大米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的加工處理成線條狀、絲狀,再經太陽晾曬而成。仙洞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加上各種配料進行湯煮或幹炒,爽滑入味。
2、碗子粄
(碗粄,發粄)在客家地區(如豐順)是壹種作為饋贈親友的新年禮物,因它是甜質,且水分較少,送人的碗子粄壹般壹份以四、六、八、十、十二的偶數為吉祥數字。碗子粄由米漿盛入小碗中蒸制而成。
3、黃金粄條
黃金粄條主要以大米為原料,大米浸泡2小時後加水磨漿,取粄漿入鍋蒸熟,取出晾幹,壓成牛舌狀,用刀切成條狀,粄條純白、細嫩、堅韌、香滑爽口,風味獨特,是客家人喜愛的傳統美食。
4、老鼠粄
源於廣東梅州大埔壹帶(應該是大埔漳溪圩),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粉為“粄”,因此稱為老鼠粄。後來傳至臺灣,當地客家人稱為米篩目,是指制造時把粉團經過篩子般的擦板,從洞眼(目)中搓出粉條由於於“篩”的閩南語近似“苔”。
5、豬油糖
是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土特產,流行在粵東海陸豐的壹種零食。是海豐人把豬油與面粉、食糖混合制成的糖果。其特點是甜而不厭,油而不膩,潤滑爽口,柔軟生香,適量的豬油,既能給身體補充能量,又能飽嘗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