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寨道情
軍寨道情是關中道情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於唐代道教的教曲,起先宣傳道教的教理、教義,並以宣傳道教修身養性,改惡從善為宗旨,也就是道家所說的“點化”。
道情是以“清、賢、高、載”四字為教義宣傳。“清”是清靜無為、“賢”是賢壽重德、“高”是高風亮節、“載”是宣傳教義,大部分以道教故事為主,或以道教經典編成句樂,吸收民間歌謠,發展成為許多曲種,形式有立唱、坐唱,配有魚鼓、尖板、雲香板、撞鈴等打擊樂器。曲牌有《抱角袍》、《壹枝花》、《嗚夜啼》、《牧羊夫》、《五更調》、《雁兒舞》、《十三調》、《耍孩兒》、《梅花調》等48個,以唱為主、以說為輔,也有壹唱到底。板式有苦音塌板、連板、代板、慢板,唱腔優美綿淳,悅耳動聽,道教音樂色彩濃厚,劇目有《賣道袍》、《渡林英》、《花亭渡母》、《八仙故事》、《孝母得金》、《狀元及弟》、《三孝廉讓產》、《呂蒙正趕齋》、《小姑賢》。在樓觀地區,以軍寨村道情為代表,故稱軍寨道情。
樓觀鑼鼓
樓觀村村都有鑼鼓隊,鼓譜大同小異,以八卦太極鼓為基礎,吸收了其宅鼓樂的打法,鑼鼓隊出發,由儀仗隊引導,數十面彩色牙旗獵獵飄舞。鑼鼓配有大鼓、中鼓、大鑔、中鑔、中鑼等。鼓點緊促,流傳鼓譜有《小沙鍋》、《大沙鍋》。
牛鬥虎
牛鬥虎是民間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產生於樓觀鎮八家莊,有五人表演,其中2人扮虎、2人扮牛、壹人扮牧童。八家莊的牛鬥虎有四大勢、八小勢、二十四個平陽勢。老虎的撲、搜、望、趔、立、臥、坐、縮、滾、跳,虎虎有勢。牛的望月、舔背、吃草、縮叉、挖耳等動作,頑皮可愛,表演緊張激烈。虎有虎威、牛有牛勁,表現了邪不壓正、弱不懼強、勇於拼搏、戰而能勝的思想內涵。
竹馬
竹馬是常見的民間舞蹈之壹,樓觀竹馬最具代表的是鹿馬竹馬,舞時場上有8個竹馬,馬的前胸和臀部各點有蠟燭,跑起來不滅、不倒,竹馬隊形有白馬分鬢、老龍纏樹,四盞燈、釣花、蛇退殼、裏摞城、外摞城。表演裏摞城、外摞城時,領隊者手中持8個約2丈長的細竹篾,另壹端發至騎馬者手中,4匹馬順時針跑,4匹馬逆時針跑,8個竹篾不亂不散。
地遊子
地遊子是民間舞蹈,壹般由六個姑娘表演,著長裙廣袖古裝,腳踠處套掛蓮花彩圈,用細彩繩系腰,踏著輕柔和緩的音樂鼓點,緩行慢舞、碎步輕移、平穩輕盈,如蓮花仙子水上漂,隊前的領舞以紗扇、拂塵開道,變換隊形,合唱民歌,歡快熱鬧。樓觀地區的地遊子以姚村為最名。
木偶戲
以前在樓觀地區活動著幾個木偶團,現在只剩下大玉、延生觀兩個劇團,在清朝時期,以泥塑為主,民國時期實心木雕演變至今鏤空木雕,紙塑頭型減輕、身型增大,依據形象、性格,設計成扁圓、胖瘦不同的形態,誇張生動、浪漫奇特、典型鮮明、比較寫實,臉譜色彩鮮明、細膩,神情兼備,是上乘的工藝品,木偶表演唱腔以秦腔為主,表演者壹手舉木偶,牽動細繩、引動眼睛、邊舞邊唱,動作舒展灑脫、唱腔慷慨激昂、凝重蒼郁,主要表演劇目《下河東》、《斬秦英》、《雙宮誥》等。
皮影戲
皮燈影也稱牛皮燈影、小戲,樓觀鎮目前只有西樓村的皮影戲部分演出,樓觀皮影鏤刻精巧,把牛、驢皮經過細制,施以陽刻、陰鏤、細鑿、粗截等手法,刻成人物、走獸、用具、擺設,經染色、罩運、熨平、連綴而成,都是精美的工藝品,極具收藏價值。唱腔主要是秦腔、弦板腔、道情,絕技有刀砍頭落、馬踢頭飛,唱段有《花亭相會》、《下河東》、《進新府》、《唐王遊地獄》、《抱火鬥》等。
社火
社火是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民間藝術,也稱“耍社火”,分為單馬社火、對馬社火、車社火、高臺社火。主要扮演各種歷史神話人物、戲劇人物、戲劇故事為主,焦鎮村的社火是樓觀鎮的代表,多次受到表彰,特別是正西社的青器艷光、正東社的血社火,各俱特色,深受群眾喜愛。
芯子
芯子是社火中的高雅藝術,在專用的桌子上固定壹根大拇指粗的鋼筋,約2米,用彩色紙作成造型,表演出將4—10歲的兒童,綁紮其上,站在頂端,場面驚、險、巧、奇。
秦繡
秦繡源於西周,振興於今,是秦繡的產地之壹,主要分手工繡品和機制繡品兩大類。樓觀多為手工繡品,主要針法為平針、齊針,繡品有門簾、床幃、被面、枕套、裙襖、鳳冠霞披、老虎枕、繡花帽、香包等。
剪紙
樓觀剪紙構圖豐滿完整,布局講究,有主有從,有淳樸、粗獷、簡練、明朗的特點,包含濃郁的泥土氣息和強烈的感情色彩。具有古樸的民間風格,主要形式有:窗花、床幃花、門畫、掛簾、枕花、鞋花、雙喜花等形式多樣,有花鳥、飛禽、走獸、神話人物、傳說故事,樓觀鎮鹿馬村的呂孔雀和新安村的魏鮮麗的剪紙作品於1989年赴法國“東方藝術節”獲三等獎。
面花
面花俗稱花饃,節日陳設的花饃有“魚饃”寓意“吉慶有余”,“雞饃”寓意“黎明早起”。蒸饃時,火候很講究,否則不能成型,制作時留出恰到好處的余地,做到壹次性成功,花饃蒸好後,再施以紅、綠、花等鮮艷食用色素點綴,說是觀賞的藝術品,又是可口的美食。
泥塑
樓觀泥塑壹般分為兩大類,壹類是自然泥塑,另壹類是泥塑神像。自然泥塑在廣大農村比較普遍,大部分是農村人不論大人、小孩都比較喜歡制作,隨地取土,搓泥揉克、捏制模型、塑胚罩粉、開紋點彩,制成花樣繁多的彩色塑像,主要供人娛樂、欣賞。
泥塑神像就不同,首先要確定神像的音容形像,然後與主人達成意見,壹般在延生觀代家梁上取土(主要是那裏的土沒有砂石),用木條紮成空心骨架,草繩纏身,然後上泥、掛衣,大部分塑好的神像用紅被面蓋好,眼睛用紅紙糊,選擇吉日揭幕開光。
紙紮
在樓觀紙紮藝人比較多,他們用竹葦作骨架,用彩色紙塑成各種燈籠,廟會祭品,喪葬祭品,種類繁多,式樣美觀。壹般燈籠最多,發展較快,特別是蓮花燈籠,玻璃紙燈籠很受周圍鄉村群眾喜愛。廟會祭品,大多紮出亭臺樓閣、山水花草,鈽以戲劇人物或歷史故事,濃墨重彩,精心紮彩,是紙紮中的精品,件件都是民間藝術品,深受群眾歡迎。喪葬祭品,壹般有紙紮的幡、鬥、花圈、童男、童女、彩馬、金山銀山,現在又推出彩電、冰箱、沙發、別墅、轎車等陪葬祭品。
彩繪
彩繪在樓觀有悠久的歷史,主要和樓觀臺的多次重建有關,彩繪藝人比較多,目前已成立了兩個彩繪隊,他們是南寨彩繪隊和界尚彩繪隊。
這些藝人們用各種顏色的染料,精心繪制成美麗圖案,有山水、花草、鳥獸、人物、歷史故事,代表作有界尚彩繪隊制作三原城隍廟彩繪,南寨彩繪隊制作樓觀臺說經臺長廊彩繪。
天燈
樓觀天燈是樓觀臺的壹景,有800多年的歷史,是由白紙、細鐵絲、薄竹篾制成,每天晚上放行,臨放行前,將蠟燭穩定在細鐵絲上點著,隨著燈內的受熱膨脹變轉,天燈慢慢上天,飄在樓觀天空。
樓觀天燈有段故事,傳說宋朝時,南方有位王秀才遊學到樓觀臺,在觀內讀書並得到道士的資助,秀才發誓如果得中,壹定要出家為道,侍奉老君身旁,王秀才進京果然得中,心想如果棄官有違皇命,如果不去樓觀臺有違誓言,正在左右為難,正月十五晚上,在京城看見人們放天燈,他想何不作對天燈,代替他在老君的身邊,於是就請老藝人作了壹對,放在樓觀臺上空,永遠伺俸老君。
青器焰光
農歷正月二十三,是樓觀鎮焦鎮村最後壹個年會,也叫“落馬會”。年會上,正西社表演的就是“青器焰光”。
青器焰光是壹個極具欣賞價值的民間工藝美術品,有的是把碗、碟、勺、壺這些青器家夥固定在壹個大轉盤上。而焦鎮村的青器焰光則是先把紙紮成美麗的亭臺樓閣,把壹個摘星樓紮的非常漂亮,工藝精巧、講究,樓四周的墻壁是用細紗做成,然後把這些青器用中草藥熬制的特種“上藥”粘上,樓的四個飛檐屋角更是各掛壹串由八個細瓷碗倒累成的“風鈴”,邊走邊發出響聲。每件青器都搖搖欲墜,但每次社火遊完都沒有壹件掉下來,等到結束後,再用“解藥”取下。
脊獸
脊獸是樓觀鎮農村燒制的壹種建築工藝品,主要是安裝在新建房屋的脊上,藝人大部分集中在樓觀鎮北寨村五組,把延生觀代家梁上的土運來攪和、揉團,藝人用手工捏制成雞、魚、鴿子、仙鶴等飛禽走獸,並配有龍、鳳形象,裝進窯裏,燒制成土陶。
在使用脊獸時有講究,凡是民用建築壹般只能使用雞、魚、鴿子、松鶴等,雞代表著“吉祥如意”,魚代表“連年有余”,鴿子代表“和平”,松鶴代表“長壽”,但不能使用龍、鳳。燒制成的龍、鳳只能在廟宇上使用或其它專用宮殿上使用,使用底部配有雲瓦,顯得古樸莊重、吉祥富貴。
秧歌
秧歌是樓觀鎮比較流行的壹種民間舞蹈,包括腰鼓,全鎮目前有二十支秧歌隊,壹般由30—50人組成,逢年過節,表演秧歌時,前面有幾十桿彩旗飄飄,幾十面鑼鼓轟鳴。扭秧歌不論是中青年婦女還是老年婦女,個個喜氣洋洋,踩著悠揚的鼓點,身穿紅、綠古裝,手持紅綢,邊走邊舞,深受群眾喜愛。
孝歌
孝歌是流行於樓觀鎮山區各村的民間小調,曲是由陜南傳到樓觀鎮,壹般在安葬已故老人前壹天晚上演唱,由3—5人組成,並配有鑼、鼓、鑔等樂器,演唱時有壹人唱,有時有眾人合唱,主要演唱的內容有《二十四孝》、《三十六朝》、《三十六古人》等。
孝歌傳入樓觀鎮歷史悠久,但隨著這幾年山區經濟的發展,及期國家政策的變化,許多山區人遷移到山外,山裏只留下老、弱、婦女等,孝歌逐漸衰落下去,成為樓觀鎮面臨瀕危的民歌。
布藝
布藝簡單的是彩色布頭,彩線為原料的制品,經過農村婦女的加工,達到壹定的藝術效果,過去人們做成的有香包、荷包、老虎枕、布老虎、虎頭鞋等。現代人越來越追求貼進自然,表現這個主題的布藝、色彩變的淡雅、明塊、米白、淺褐、磚紅、暗綠等,“大地色”廣為流行。圖案則偏向簡單、活潑,以植物根葉、花朵、海洋魚類、珊瑚、貝殼等為描述對象的題材將更加突出,花布藝紋理上,講求粗獷與細膩的對立統壹。
布藝也同時是集民間剪紙、雕刻、制作為壹體的綜合藝術,主要依賴於傳統民俗而存在,孩子滿月時外婆家送布老虎,布藝也可裝飾家庭,讓家庭更加溫馨。布藝的造型典雅考究,顏色簡潔明快,形象逼真可愛,天然成趣。
馬角
馬角是樓觀鎮民間壹種俗神信仰,壹般在東西樓古會時,附近各村都要向廟上俸送祭奠紙紮、大蠟等祭品,壹般都有三個“馬角”護衛。
馬角亦叫法馬角,起早選擇三四個成年有經驗的人,準備大刀、幡、表等物件,在神像面前焚燒跪拜,然後鑼鼓齊鳴、震耳欲聾。法馬角者在鑼鼓聲中舉刀燃表,效法護法神下凡附體,逐漸掄起大刀,似暈非暈、似醉非醉,後邊有壹個人“攏馬角”,邊走邊喊,唯恐大刀掄起傷了觀眾,大家見了退而避讓,等到指定地點,把祭品上供,紙紮焚化,馬角逐漸休息,蘇醒過來,亦叫“落馬角”,至此,法馬角全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