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龍鳳日:
正月二十五為龍鳳日。
舊時,各家各戶都要用蒜稭或細高粱稭(截為壹厘米左右長條)、各色彩布(剪成銅錢大圓形)用線穿成串,掛於小孩帽子上,稱為"戴龍尾"。建國後漸絕。[2]
漁民以此日風向蔔測壹年的收成。新船下塢要舉行“祭船”儀式,放鞭炮,燒紙錢,以求人船太平。網具第壹次下海,要酹酒祭典,求張網漁豐。春季第壹次出海作業,要敲鑼打鼓,焚香化紙,設祭慶祝,以求年內壹帆風順。
據說在這天出生的人,命中註定非龍即鳳!
相傳這壹天,勞動了壹年的人們要吃餃子,放鞭炮,張燈結彩;要燒紙錢,乞求神靈保佑壹年風調雨順,出入平安,年終有個好收成。
至於主食,舊時吃“小米幹飯”(小米飯),改革開放後吃“大米幹飯”(大米飯),而今則吃什麽的都有,跟潮流的人家吃餃子、吃春餅,講舊俗的人家依然吃大米飯。但不管主食吃什麽,“和菜”是壹定要拌的———不然,“龍鳳日”也就沒有了意義。
還有壹說:
二月初二“龍擡頭”,又稱“龍鳳日”。
說明大地回春,萬物蘇生,準備耕耘。各戶只有沿有吃豬頭肉等美味佳肴改善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