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壹般是“繪、刻、印”三道工序完成。古代的武強年畫,是純手工描繪。隨著市場的需求和雕版印刷術的興起,逐漸形成了木版套色年畫,其創作壹般是集體完成,畫師設計樣稿,刻版師鐫刻畫版,印刷師印刷。三道工序相互照顧。創作設計要符合構圖飽滿,造型誇張,主題突出,用線簡練,著色單純精練,對比強烈的風格及特點。刻版要求陡刀立線,體現刀味木趣。
制作工藝分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墨線版:第壹道工序,是把備好的杜木板和畫稿做好標記,然後用漿糊粘牢粘實,待幹後,起樣子,塗香油,上樣子完成;第二道工序,用主刻刀鐫刻,刀法有:發刀、挑刀、補刀、過刀、掖刀。第三道工序,剔空、平空、撥空,完成線版刻制。第二部分,套色版:畫師設計的分色(擇套)樣稿分別粘在備好的杜木板上,操作和墨線第壹道工序相同,第二道工序是行空,圍繞色塊輪廓保持壹定深度和距離,切斷圖案與空處的連接,第三道工序是剔空、平空,把所需色塊之外的空處剔除,再把行空擠壓的現象噴水使其復原,晾幹;第四道工序:用主刻刀刻除色塊或圖案邊緣的空白處;第五道工序:平空、撥空,套色版完成。然後打樣試版,做最後修整,再交付印刷。印刷首先按照畫版的大小,把紙裁切好,固定在印刷案子(工作臺)上,傳統制作是先印墨線,然後印套色,由淺色到深色,要求套色準確,不禿、不汙、四角齊全,顏色鮮艷。
武強年畫在刻版技法上變化多樣,有的精雕細刻,表現入微,有的粗細相兼,適得其妙。運用黑白對比的表現方法,充分發揮分味木趣的特點,始終保持著版畫風格。
年畫藝人在多年的施色套印中,總結了豐富的用色經驗,或以不同顏色的塊面大小,或以深淺濃淡,或以近似排列,達對比鮮明而統壹的效果。要求用色少而變化多,使平面色塊增加層次感和立體感。用同壹種或兩種以上顏色復印重點部位,使色彩飽滿豐富,變化萬千。圖案花紋有明有暗,米黃爭盛,蘭紫相同,每件作品都有壹個主調,形成單純明快,強烈響亮的旋律,給人以閃躍跳動的感覺。
隨著時代發展,武強年畫除保持傳統的木版印刷和絲綢印刷外,還采用新技術,進行木版年畫膠印。
武強年畫在刻版上以大刀闊斧的手法見長,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粗獷奔放、挺拔勁健,呈現壹種古樸稚拙之美。
刻版所用的木材是本地生長的杜木和梨木,木質較硬、紋理細膩,便於雕刻,耐磨損且印刷粘水不易變形。最基礎的是墨線版,用來印制畫面輪廓線。彩色套版壹般有紅、黃、藍三色,有的還有粉紅和灰色,這樣,制作壹幅完整的武強年畫通常需要4到6塊畫版。
武強年畫早期印刷所用的是當地蘆葦和麥稭制成的草紙,後來使用熟宣紙。傳統上使用植物顏料,後來使用的是國畫色或廣告色。
為便於人們收藏和觀賞,武強年畫藝人把許多年畫作品裝裱成畫軸、畫片、畫鏡等形式,從而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武強木版年畫的裝裱與包裝工藝逐漸走向高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