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每日壹穴:大包穴

每日壹穴:大包穴

大包穴位於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簡要取穴法:側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第六肋間隙處取穴。

大包穴的作用

大包穴的功效:宣肺理氣,寬胸益脾。

大包有統諸絡,束筋骨,利胸脅的作用。

大包穴屬脾之大絡,脾為中土,灌溉四旁,主四肢肌肉,總統全身陰陽諸經,故取之可治療全身疼痛。

大包穴位於側胸部,近於肺臟,故可治療咳嗽、氣喘、胸脅脹痛。

大包穴總管陰陽諸經之絡,能治全身絡脈疾病,但後世多用於治療胸脅及脾胃疾患,有理氣活絡之功。

主治疾病

大包穴可治療氣喘,支氣管哮喘,胸悶,心內膜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胸脅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全身疼痛,四肢無力,食多身瘦。

大包穴主治胸脅脹滿,咳嗽,氣喘,哮喘,脅肋痛,全身疼痛,四肢無力,脅痛,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胸脅滿痛,胸脅脹痛,心內膜炎等。

大包主治胸、肺、脅肋部疾患:如脅痛、氣喘、全身疼痛、四肢無力等。

現代又多用大包治療肺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

大包主治胸脅滿痛,氣喘,全身疼痛,四肢無力等。

大包穴主治咳嗽,氣喘,胸脅脹痛;全身疼痛,四肢無力。

呼吸系統疾病:哮喘,胸膜炎;

其它:心內膜炎,肋間神經痛,全身疼痛,無力。

穴位配伍

大包穴配三陽絡穴、陽輔穴、足臨泣穴(《針灸學簡編》)治胸肋痛;

大包穴配脾俞穴、章門穴(《增訂中國針灸治療學》)治食多身瘦。

大包穴配外關穴、水溝穴、陽陵泉穴,治關節疼痛。

大包穴配肝俞穴、陽陵泉穴、支溝穴,治胸脅疼痛。

刺灸法

斜刺或向後平刺0.3~0.5寸。治頸部扭傷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脹。可灸,艾炷灸3壯,艾條灸10~20分鐘。

針刺法

斜刺或向後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

治頸部扭傷可向上斜刺,局部酸脹。

註意:內為肺葉下部,嚴禁深刺。

艾灸法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艾炷灸3壯,艾條灸10~20分鐘。

註意事項:嚴禁深刺,以防刺傷肺臟。

  • 上一篇:機械外骨骼的介紹
  • 下一篇:過年的傳統習俗過年的傳統習俗有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