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原料:鉤針、兩色線
1、首先用鉤針先鉤出1個活頭線圈。然後在活頭線圈中鉤中長針3針,長長針1針,最後緊鎖到起點處,拉緊活頭線,鉤出壹個黃色小心形,如下圖所示。
2、換成藍色線開始下針,接下來每個針孔裏面鉤中長針2針,然後緊鎖到第二步驟起針處,如下圖所示。?
3、再正常鎖針1圈後,在第壹個針孔裏面拉花4針,然後隔開第二個針孔,在第三個針孔裏面下針,鉤中長針兩針,再拉花2針,接下來按照第三步驟倒敘方式,完成另外壹半,如下圖所示。
4、(此步驟鎖針方法相同,下針穿孔註意壹下,只下針鎖針孔裏面壹半,留出另外壹半,這樣針法壹致向內鎖),藍色線鎖針兩圈,如下圖所示。
5、換成黃顏色線鎖針1圈,然後兩針鎖成1針,在鉤中長針兩針,循環完成完成1圈,然後換成黃色線兩針鎖成1針,在鉤中長針兩針直到形成1個頂點,如下圖所示。
6、將黃色線與藍色線合並,然後鉤拉花20針,然後緊鎖到拉花起頭處。這樣漂亮的心形掛件完成了,如下圖所示。
擴展資料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釘串、盤結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稭、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壹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壹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稭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3、釘串。釘,是以針線或其他原料將兩部分編織原料或半成品釘合成壹體,構成器物;串,是將兩者攏合,並不連成壹體。常用的技法有手釘、機釘、砌釘等。手釘是將麥稭辮、玉米皮辮等用手工縫紉釘連成片,制成茶墊、壁掛、地席等。機釘是以縫紉機將麥稭辮、玉米皮辮釘連成草帽、提籃等。
4、盤結。是經緯形式和包纏、結扣相結合的編織技法。常見的有馬蓮朵、套扣等。馬蓮朵又名打結,是以玉米皮包纏的芯條作為經緯,然後互相掩壓、盤結,組成有立體感的蓮花狀四方連續花紋。套扣也是打結,但形狀扁平,沒有立體感。
百度百科-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