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民族戰爭、民族遷徙、自然災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斷發生變化,同時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遺失和沒落。具體表現為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國的邊陲地區,與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習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隨著民族風情旅遊的大力開發,我們的民俗文化和傳統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消失,被別的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所取代。在壹些落後的和文化缺乏穩定性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漸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於我國某些地區民俗文化別具特色,這就成了旅遊開發的巨大商機。就是把我國的民俗文化作為壹種旅遊資源,加以開發利用,然後出售給遊客。這樣,我國的民俗文化就變成了壹種商品,變成了賺錢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義,也阻礙了民俗文化的進壹步發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當作旅遊資源開發時,為了迎合遊客的需要,往往誇大其詞、大肆渲染,甚至為迎合壹些低級趣味的遊客,不尊重少數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把握,表現形式簡單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現民俗文化的淳樸性和民族性,進而導致我國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傳承的斷層。我國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世代相傳得以發展的。而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對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樸性。而且,在旅遊開發時,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規模的搬遷,導致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壞,從而使得民俗文化的傳承出現斷層,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認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發展依賴於人們對該文化的認同,而在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壹些民眾受外來風氣的影響,加上商品意識和貨幣觀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認同感弱化,甚至消失。這就必然導致民俗文化的意識和沒落,必然嚴重影響我國民俗文化的繼續發展。
由此可見,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積極對策,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