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的產生和形成,也可以說是民族民間舞的發展和派生,它經過和武術、雜技、藝術體操等藝術的結合創造,又培育出了戲曲舞蹈藝術,也就是我們常稱的是“古典舞”這大概也就是藝術發展的規律和標誌。外國如此,中國也是如此,在那個時期,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發展有些緩慢了,不如昔日之昌盛了,從全國藝術的主體地位,讓位給各種戲曲藝術了,但是我國各少數民族民間舞蹈依然保持了自己的發展勢頭,保持著自己在人民大眾藝術活動中的重要位置,盡管如此,幾經波折的民族民間舞蹈在人民中繼續廣受歡迎,表現了其頑強的生命力,仍舊是舞蹈發展取之不盡的力量和基礎。
壹般地說,在社會發展的較低階段,舞蹈的種類和體裁都比較簡單,而隨著社會生活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就會不斷地生發出新的舞蹈藝術品種,出現新的舞蹈體裁,舞蹈形式的演變和發展也將會更加復雜多樣。特別是我國進入20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社會更加迅猛地發展,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提高,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就拿我們國家來說,已經舉辦xx屆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尤其是這xx屆藝術節,全國56個民族56朵鮮花,爭奇鬥艷,壹臺臺飽蘸著民族滋養和澎湃激情的晚會擁有較高的思想意蘊和文化含量,同時也具備了很突出的藝術個性及很成熟的藝術表達方式,是壹次次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間藝術大豐收,通過對這次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的觀摩,筆者感受到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之神通。
壹臺臺制作精良、表現多樣的精彩節目,讓人們看過之後流連忘返,給人壹種身心的愉悅,現在的民族民間舞蹈越來越現實,越來越生活化了,而且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它們個個都體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融匯著時代的主題,每個演出的藝術作品,彰顯著非常醒目的民族個性及其獨具的審美意象,民族民間藝術的文化個性及民族特性得到了空前的肯定,每個作品都突出了自己的個性,強化了自己的風格,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已經到了最輝煌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