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彜族的“火把節”。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是彜族傳統的盛大節日——“火把節”。這天清晨,彜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節日盛裝,聚集在壹起,白天飲酒慶賀,進行鬥牛、摔跤、賽馬、射箭等活動。到晚上舉行篝火晚會,高舉火把遊行。無數火把在田間、山林穿越遊動,景色十分壯觀。
2、瑤族的“達努節”。
農歷五月二十九日,是廣西都安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達努”節。這壹天,人人華服艷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3、蒙古族的“那達慕”。
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壯的季節舉行的“那達慕”大會,是蒙古人民壹年壹度的盛大節日。“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美妙動人的歌舞。
4、納西族的“火把節”。
農歷六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納西族人民僅次於春節的隆重節日——火把節。火把節的第壹天,男女青年打扮壹新,到野外采摘野花野果,對歌談情。成年人把松木劈成細條,中間夾上松脂,捆成火把。家庭主婦則準備節日的會餐。天將晚,各家在門前點燃火把。
5、布朗族的厚南節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後7日,即陽歷4月13日—15日舉行。 節日裏,主要活動是相互潑水,其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樸的傳統方式——迎接太陽的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接太陽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