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午
據北宋李昉《太平廣記·成都記》記載,蜀太守李冰要殺惡龍,為民除害,便變成了壹頭牛與惡龍搏鬥。鬥牛便由此發展而來。到漢代的時候,人們便頭戴牛角互相抵觸,做角抵戲,來紀念李冰勇鬥惡龍。
鬥牛日期多在農歷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等日。
為使鬥牛強健,各村寨集資購買,並精心餵養。鬥牛之前,雙方派代表檢查牛身是不是藏有利器,然後燃放鞭炮,牽牛繞場壹周,爾後以甜酒餵牛,用樹葉遮住牛眼,牽牛到場中央,使兩頭牛角相接,快速取開樹葉,使兩牛互相接觸,交角搏鬥,周圍觀眾吶喊助威。鬥勝之牛給予掛紅。有時,為不讓牛受重傷,裁判員壹聲笛鳴,雙方便各走出數十名青年,以繩套住本方牛的左後腿,奮力後牽,此時,牛與牛鬥已變為人牛過招,先拉開者,表示體力強壯,獲得勝利。
鬥雞
鬥雞是中國古代流行的壹種遊戲。鬥雞是把兩只性情兇猛的公雞放在壹起,引誘它們互相啄咬爭鬥,以此來尋求快樂的壹種遊戲活動。此種遊戲在先秦時期的王侯貴族府邸中經常可以看到。貴族們為了讓自己的雞能夠鬥贏對方,還各自采取了壹些特殊的方法,有的在自己的雞身上披上壹件特制的鎧甲,有的在自己的雞爪子上套上金屬制成的套子。這樣兩雞爭鬥起來便更加兇猛。如果兩雞相鬥了很久,都有疲憊之態,還要用水將它們噴醒,使之振奮,重新投入戰鬥,直到有壹只公雞敗下陣來。鬥雞的場面是非常熱烈的,兩只雞鬥得難分難解,不相上下,鬥完後雞冠流血,啼叫無力。
鬥蟋蟀
鬥蟋蟀源自唐代,盛行於宋朝。當時這種遊戲主要流行在京師的宮廷、貴戚和豪富之家,但到了南宋時,鬥蟋蟀已風行朝野,市井平民乃至僧道尼姑都好此戲,而且還出現了專營蟋蟀的專業戶。清朝時,活動越發講究:首先,蟋蟀要求無仰頭、卷須、練牙、踢腿等毛病;外觀顏色還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體形雄而矯健。過去城鎮、集市,都有鬥蟋蟀的賭場,今已被廢止,但民間仍保留此項娛樂活動。
鬥鳥
鬥鳥,就是以鳥相鬥為戲,是漢族民間遊戲,盛行於江南地區。八哥、畫眉等都是善鬥的鳥。鬥鳥的方式有兩種。壹種是隔籠相鬥,就是將兩只鳥放入壹只大鳥籠裏,中間是隔開的,幾個回臺下來,勝者高聲鳴叫,敗者不聲不響。另壹種為滾籠相鬥,就是將兩只鳥放入壹只中間不隔開的大鳥籠裏,任其搏鬥,最後壹般鬥得羽毛脫落,頭破血流,有的當場死去。仍活著或後死去的鳥為勝利者。
鬥鵪鶉
鬥鵪鶉相傳始於唐代。唐玄宗時,西涼人供獻的鵪鶉能夠隨著鼓點的節奏互相搏鬥。於是,宮中開始飼養,供觀賞娛樂。膏粱子弟也用此戲來賭博,賭金常重達千金。
鬥鵪鶉多在每年的秋末冬初進行,因此亦作“冬興”。鬥鵪鶉時,要把雙方的鵪鶉放在木圈內,貼標頭,分籌碼,每鬥壹次叫做壹圈,所以鬥鵪鶉又稱“鵪鶉圈”,數圈後決出勝負。
放鴿會
放鴿會是漢族民間賽鴿集會,盛行於廣東各地。每年五六月份起放鴿,主持者將鴿子作好標記,編號、列冊,並付壹定的款額,作為對優勝者的獎勵。然後由鴿主帶往指定地方放還。主持者在佛山市內,初賽場為清遠東林寺,二場為飛來寺,三場為英德橫石驛。三場皆中並最先歸者,“以花紅纏系鴿頸,而觴鴿人以大白。演伎樂相慶。越數日。分所貯金。”此俗等同於今日之信鴿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