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民間舞蹈花苫舞的來歷是什麽?

民間舞蹈花苫舞的來歷是什麽?

苫鼓”流傳於渭南地區大荔縣石糟鄉九龍村,是壹種少見的由女子(過去是男扮女裝)擊鼓、男子伴奏的民間舞蹈。表演時,鼓手腹前掛壹個扁圓小鼓(鼓的直徑約35厘米左右),並用壹塊長約70厘米、寬約50厘米的彩花綢緞做鼓圍子,圍遮鼓幫,垂於鼓下,當地俗稱“鼓苫子”,“苫”,當地方言,指用物遮蓋的意思。

花苫鼓由於鼓手扮相俊秀、服飾華麗,群眾又稱其為“花鼓”、“花社火”。

表演時,女子擊鼓、男子擊鑔敲鑼伴奏,另有數十名小娃娃打著彩傘站在鼓手左側進行遊轉。打傘的娃娃,大的八九歲,小的兩三歲,甚至還有更小的,由大人抱著他們參加。村中有小孩子的人家都爭著要參加社火表演,以為這樣可以求得神佛保佑,使孩子長命百歲、幸福吉祥。

花苫鼓表演分行進和場地兩種形式。行進表演時,隊首有壹位老者手舞花桿指揮,女鼓手兩人壹組,面相對站在隊伍中間,單數者邊擊鼓邊退,雙數者邊擊鼓邊前進,然後單數進,雙數退。馬鑼、大鐃相間成壹排面向鼓手站於右側,社鑼、彩傘相間成壹排面向鼓手站於左側。

表演時人數不限,壹般為十至十二面鼓,社鑼、彩傘、馬鑼、大鐃均與鼓數相等。場地演出,又稱落場。表演時,舞花桿者站在圓圈中心指揮,鼓手與敲大鐃者面向舞花桿者圍成兩層內圈,馬鑼、社鑼、彩傘依次面向裏圍成三層外圈,***成為五層圓圈,面對舞花桿者邊擊邊舞。

花苫鼓的女鼓手服飾多按傳統戲曲中的武旦裝束,建國前多頭戴花額、身著彩服、肩披長鬥篷、腰紮十帶裙。敲鑼、敲鐃者建國前多扮成傳統戲曲中的武生,近些年改穿統壹的秧歌對襟彩服,或穿統壹式樣、顏色的運動服。

打彩傘的娃娃多穿過年的新衣新褲,富有特色的是花苫鼓圍子和娃娃們打的彩傘,均選用各家婦女平日巧手織繡的各種民間日常生活刺繡品,如小孩子們穿的鞋子、戴的帽子、裹肚、圍嘴,以及枕套、門簾、坑圍、臺布、鞋墊、手絹、繡花鞋面、十帶裙、襪底等,精心設計,認真挑選,裝飾在彩傘上和鼓圍子上。

使彩傘、鼓圍子顯得格外華麗、鮮艷。有的鼓圍子裝飾品多達六七層,彩傘上裝飾著裹肚、圍嘴、紅綢、彩花等多達八、九層。傘頂上裝以用棉花制成的棉花娃娃,造型美觀、情趣盎然,堪稱是民間刺繡工藝品的流動展覽。

花苫鼓節奏沈穩,舞步單壹,多以雙槌同時擊鼓。

隊型變化嚴謹、對稱。壹隊隊彩傘,五光十色,更增添了表演的地方色彩和演出效果。

據九龍村老藝人李森林(1921年生)介紹,花苫鼓遠在清光緒年間已在當地活動,民間還流傳著幾種傳說。壹說:明崇禎年間,當地有位姓李的武舉,後官居尚書。此人剛直不阿、為官清正,後因除掉壹個十惡不赦的貪官,得罪了上司,被奸臣誣陷,慘遭殺害,死後葬於九龍村,村民們為緬懷他的功德,就敲起花苫鼓以表紀念。

另壹說:古時有次逢旱,禾苗即將枯死,縣令率百姓祈雨求神,並許願只要下雨解旱,願將親女薦獻神靈。言畢出廟,大雨傾盆,百姓喜之,而縣令的愛女卻被大蠍子精擄去。百姓為感謝縣令為民祈雨獻女,即在當地修廟以示緬懷,每到農歷二月二這壹天,村民們就打著彩傘、擡著神樓、敲著花苫鼓,組織各種社火進行祈雨還願。

還有第三種傳說;大荔縣古稱“同州府”,縣南有唐時沙苑城舊址。唐代“安史之亂”時,玄宗的女兒長樂公主落難,躲在沙苑,染上重病。當地有位老者,人稱“東方真人”,其女被稱為“莫愁女”。父女倆將當地野生植物沙苑子熬制湯劑,醫好公主的病。後有個貪官吳來,為了獻媚朝廷,迫使東方真人獻出秘方,東方真人被迫害致死。

莫愁女親自跑到長安向長樂公主哭訴其父慘遭殺害的經過。公主為感激東方真人的救命之恩,來到沙苑除了貪官,並賜給莫愁女花傘壹把,從此,當地敲擊花苫鼓時,要打各色彩傘,以懷念長樂公主。這些傳說,使花苫鼓更增添了豐富的傳奇色彩。

  • 上一篇:母親節主題活動方案5篇
  • 下一篇:求作文壹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