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谷"的記載,稻被列為五谷之壹。《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鬥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遊推進到黃河中遊。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陜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誌》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壹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誌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谷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2.我國水稻種植有多少年的歷史相傳神農氏教會農民種稻的技術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國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時代約在商朝,當時稻這個字,只有類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種稻較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點,上下三點,代表著米粒.後來將中間的點連起來,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東漢許慎在其著作壹本關於漢字的解說書《說文解字》中說到「米,穬粟實也.像禾實之形.」,後在漢字中也有將「粟米」稱為「小米」,「稻米」為「大米」.透過文字可以看出中國種稻的歷史相當悠久是無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學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種,亞洲有很多考古地點曾陸續發現了壹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國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裏,發現了四粒黃色的稻谷,測定年代為公元前壹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約7000年前的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壹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矽質體.中國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學家拿來重新種植,並加入雜交稻的品種當中。
3.稻米的歷史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對於許多人來說,稻米是每天都會食用的主食。在近代科學改良小麥品種之前,水稻壹直都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農作物。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我國稻的栽培和馴化可以追溯到萬年以前,是最早開始人工栽培稻的國家之壹。
多年來,經過科學家不斷選種培育,我國稻米的產量和品質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市場上的稻米品種繁多,近來又出現不少功能性大米,包括有色大米、營養強化米等。這些稻米與我們平時食用的普通大米有什麽區別?它們對我們的健康有哪些益處?就此我們采訪了多年從事水稻育種研究的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董彥君教授。
董彥君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遺傳研究所所長
稻米中的蛋白質易於消化吸收
董教授介紹,我們平時食用稻米主要為了利用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而澱粉是稻米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澱粉可分為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兩種,它們在結構、性質以及化學反應活性方面有很大差異。支鏈澱粉具有支鏈結構,分子量比較大,在水中加熱時會形成高黏度的溶液,被廣泛用作增稠劑和凝固劑。直鏈澱粉常用作脫水水果或蜜餞的保護層,以防止它們黏在壹起。稻米中直鏈澱粉的含量差異是區分稻米品種的重要指標之壹,下文會做詳細介紹。
前面提到,稻米壹般依照其中的澱粉成分來分類,即直鏈澱
4.我國水稻栽培的歷史如何水稻是世界上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小麥的重要作物。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002年全世界水稻種植面積為14602.9萬公頃,平均單產為3.968噸/公頃,總產579443千噸。我國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古老的國家。
據對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谷進行的同位素示蹤分析,我國水稻栽培距今大約已有6700多年的歷史。早在漢代,就盛行用轅犁耕田,文獻中已開始記載插秧。
古農書《齊民要術》中已提到排水曬田技術,《沈氏農書》中已論述了看苗施肥技術。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約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29%,而產量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2%左右,在商品糧中占50%以上。
我國約有2/3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
5.水稻和小麥的歷史* 水稻歷史資料 *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我國及世界上壹些國家認為中國是水稻起源國,有五千多年的種植史,但印度、泰國有異議。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谷"的記載,稻被列為五谷之壹。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鬥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遊推進到黃河中遊。
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為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造田、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傳說順治皇帝對水稻種植有大的推廣,將水稻推廣到長城附近,並且產量提高,到明末清初《直省誌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
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 大躍進時,全國各地每個鄉村都開始試驗種植水稻,雖都有成功,奈何水利限制,難以大面積推廣。 目前國際公認小麥原產地是在西亞,大約四千多年前通過新疆引入我國。中國小麥發現最早遺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也就是我們長說的樓蘭,就是在樓蘭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內地發現出土的小麥,最早在三千多年,也就是商中期和晚期左右,但是不是很普遍。小麥普及還是漢代以後事情了,關鍵壹點就是戰國時期發明石轉盤在漢代得到推廣(材料來源於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得以使小麥可以磨成面粉。小麥主要在北方種植,在南方種植發展還是得於南宋時期北方人大量南遷,對南方麥需求大量增加而造成的。到明代小麥種植已經遍布全國,但分布很不平衡,《天工開物》記載北方“齊、魯、燕、秦、晉 ,民粒食小麥居半,而南方閩、浙、吳、楚之地種小麥者二十分而壹。
麥我們長說就是小麥,當然還有其他麥類,比如說大麥。燕麥,古代歐洲人吃麥主要還是吃大麥,只到16世紀後被小麥代替。現在大麥在世界上主要做啤酒,這種世界級別飲料。世界大麥80%產量被化為啤酒,灌進人們肚子裏。1斤大麥大概可以做4到5斤啤酒。
真正小麥高產是有電、柴油機普及後,再加上農藥、化肥、育種等技術提高使產量猛增。
6.我國水稻種植有多少年的歷史相傳神農氏教會農民種稻的技術中國自古就是農業國家,而稻在3000多年前,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時代約在商朝,當時稻這個字,只有類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種稻較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
至於「米」字在甲骨文中,原先只有六直點,上下三點,代表著米粒。後來將中間的點連起來,用以表示放米的架子隔板,就成了「米」字。而東漢許慎在其著作壹本關於漢字的解說書《說文解字》中說到「米,穬粟實也。像禾實之形。」,後在漢字中也有將「粟米」稱為「小米」,「稻米」為「大米」。
透過文字可以看出中國種稻的歷史相當悠久是無容至疑的,但有不少學者依然希望找出最早的水稻或旱稻品種,亞洲有很多考古地點曾陸續發現了壹些早期的稻谷。如1995年在中國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裏,發現了四粒黃色的稻谷,測定年代為公元前壹萬年前,據知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稻谷。此外在長江下遊河姆渡也曾出土有約7000年前的稻種殘留物;廣東英德出土的約壹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矽質體。中國的古稻有些甚至被科學家拿來重新種植,並加入雜交稻的品種當中
7.水稻的歷史有多久了*水稻歷史資料*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谷"的記載,稻被列為五谷之壹。《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鬥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遊推進到黃河中遊。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犁的應用,開始走向精耕細作,同時為發展水稻興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公元前445~前396年)、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陜西鄭國渠(公元前246年)等。西漢時四川首先出現了梯田。6世紀30年代,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曾專述了水、旱稻栽培技術。晉《廣誌》中並有在稻田發展綠肥,增加有機肥源,培肥地力的記載。反映了當時的種稻技術已有壹定水平。魏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唐宋六百多年間,江南成為全國水稻生產中心地區,太湖流域為稻米生產基地,京能軍民所需大米全靠江南漕運。當時由於重視水利興建、江湖海塗圍墾造田、農具改進、土壤培肥、稻麥兩熟和品種更新等,江南稻區已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拼作栽培體系。中國稻種資源豐富,到明末清初《直省誌書》中所錄16個省223個府州縣的水稻品種數達3400多個。另外在育秧、水肥管理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建立以來,在繼承和發展過去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運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稻作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至1984年全國水稻栽插面積達3317.8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370.0千克,稻谷總產量達到17825.5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加約29%、170%和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