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過程的順序是: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收成、幹燥、篩選、施肥要點。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上列步驟。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蘗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擴展資料:
水稻的類型:
水稻的生育類型是指水稻分蘗終止期(拔節期)與稻穗開始分化時期之間不同起訖關系水稻開始穗分化與拔節的關系分為三種
重疊型:穗分化先於拔節,即分蘗尚未終止穗開始分化,分蘗期與長穗有部分重疊。作為三熟制栽培的雙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屬次類型。
銜接型:穗分化與拔節基本同時進行,也就是分蘗終止期便開始穗分化,即分蘗期與長穗期相銜接。地上部有5個伸長節的中熟品種,生產止促控結合。多是遲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分離型:拔節先於穗分化,分蘗終止後10~15天開始穗分化,即分蘗期和長穗期相分離。地上部有6個或6個以上的伸長節屬於該類型。由於它營養生偏長,所以在栽培上當控制前期生長,確保安全成熟。大多遲熟的晚稻屬次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