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求壹篇中國現當代書籍的書評,要求2000字左右。

求壹篇中國現當代書籍的書評,要求2000字左右。

壹本讀不完的書 ——《季羨林傳》書評 讀《季羨林傳》,我不僅感動,而且沈入了無盡的深思和遐想。正如作者所說:“對於任何人來說,季羨林總是讀不完的。讀不完的季羨林,會給人很多”。“讀不完”正是此書魅力所在。 傳記有各種寫法。作者不忍過多打擾季老爭分奪秒治學的寶貴時間,而對季老的敬仰之情和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又堅定了他必寫的決心,他從過去法蘭克福學派傑出思想家本雅明要用引文構成壹部偉大著作的想法上受到啟迪,決心用引文構成這部傳記。 季老對傳的要求是:“我只希望不要溢美,實事求是更能動人。”而作者引用季老的文章,表現季老的思想品德、情感誌趣,也是力求能更準確地、更完整地反映季老原貌。關於季老的文章,季老自己曾說:“我捫心自問,我的感情是真實的,我的態度是嚴肅的,這壹點決不含糊。凡是沒有真正使我感動的事物,我決不下筆去寫”。 全書***12章,內容極為豐富,從鄉土情深到留德十年,從學習、生活、尊師重道到教書育人,展示了季老極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廣博精深的學術造詣和廣泛的情趣,表現了他純厚、質樸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道德風範。季老從20世紀30年代發表散文至今,寫了許多或長或短的優美篇章。這些散文不僅表現了他的真情實感,也反映了中國近壹個世紀知識分子的心態,恰當地引用,就很自然地表現了以季羨林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坦蕩清純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耐得住寂寞、“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求索精神,能屈能伸堅忍頑強的意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等。引文的選擇,“化而用之”,實際就是壹個濃縮的過程。 季老是語言大師,具有深厚的中外古典文學的功底,融西方文明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遣詞造句自然不著痕跡。從他諸多優美篇章中擷英集菁,語言必然精煉生動,富有詩情畫意。 也許有人會認為用引文構成壹部書,是很簡單的,其實這並非易事。這是壹個艱苦復雜的再創作過程。因為這不是用引文來說明壹個問題,而是要構成壹部書。這就必須具備壹定條件。壹則要有相當的文章可供選擇引用。季老除了專業論著之外,還把自己經歷的事,所見所聞所感,隨手記下寫成精美的散文。再就是諸多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寫過有關季老的文章。如臧克家的《樸素衣裳常在眼——記羨林》、韓素音的《談談季羨林教授》、張中行的《季羨林先生》等等。還有很重要的壹點,就是作者要有很高的水平,不僅文筆要流利,而且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相當的思想深度。 之所以說《季羨林傳》是讀不完的,是因為作者通過這種獨特的手法,全面地介紹了季老廣博的學識,難以企及的學術成就,特別是從多層面展示了季老豐厚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道德風範。 不同的讀者讀了《季羨林傳》會有不同的感受;壹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讀,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 上一篇:民族傳統服飾和民居保護傳統民居傳承民族記憶
  • 下一篇:漢族有什麽傳統習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