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棲居古老民居傳承文脈
傳統民居往往蘊含著古老、樸素的“天人合壹”理念。每壹處傳統民居都與當地特有的自然環境完美契合,體現著對自然的依賴與尊重。如晉東南及晉西北的黃土丘陵地帶,窯洞是最常見的民居形式,家園與黃土地渾然壹體,體現著當地樸素、簡潔、實用的民居色彩:湘西侗家的傳統民居吊腳樓,則多位於懸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或淩空飛架,或險掛峭壁,雕梁畫棟,古色古香,與秀麗的山水相映成畫,妙不可言。“依山建屋,傍水結村”,壹向是山地丘陵地區村落選址的重要原則。建築用材則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則,盡量使用本地天然建築材料,從而使建築物在形式、色彩與質感上保持統壹風格,達到民居與自然環境高度和諧、渾然壹體的效果。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時常能夠在傳統民居中得以體現,稍具規模的古宅院尤甚。大至內外空間的形態、結構布局,小至每壹扇門窗、家具等的裝飾設計,無不富有濃厚的傳統哲理、倫理色彩。正宅通常以天井為中軸線,兩邊嚴格對稱,嚴肅方正。作為禮治建築的祠堂占據最為重要的位置,威嚴有加。庭院的進深結構井井有條,整個宅院體現出濃重的宗族倫理觀念。除倫理觀念之外,古民居的所有者往往以其身份、地位、經濟實力以及個人的藝術品位、社會的審美時尚來考慮建築的規模與裝飾的形式,由此形成的文化氛圍對後來的居住者的人格形成又有著極大的引導與熏陶作用。
傳統民居有著非凡的藝術價值,且往往是“有形”與“無形”藝術的完美結合。不少古民居的建築、裝飾通常十分考究,房梁、柱礎、鬥拱、檐飾、門窗、脊飾的石刻、木雕等無不費盡心思,構圖精美,雕刻巧妙。大量的花鳥、神獸、人物等寓意吉祥的圖案,極具藝術欣賞價值。極富韻味的各色楹聯,或寫景狀物,或敘事述史,或抒情寄懷,抑或是格言哲理,體現出居住者的情趣與人生追求,烘托出傳統民居特有的文化氛圍。
作為建築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民居,不僅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承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因子,具有鮮明的區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往往反映出壹個地區的文化風俗,表現著各地方、各民族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以及與外地、外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演變歷程,見證並記錄著歷史時期人們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傳統民居凝聚著前人的智慧,有著巨大的科學價值。經過長期的積澱與發展,無論是單體建築的結構造型、細部裝飾、內部布置,還是建築組群、村鎮聚落的選址、布局等都蘊含著壹定的科學道理。傳統主流民居建築多布局嚴謹,構築巧妙,功能合理。壹向為古人所看重的選址建房之參考的堪輿之學也蘊含著不少科學思想,“負陰抱陽”、“背山面水”至今仍為重要的建築原則。
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城市中,人們往往渴望擁有壹個寧靜的空間來放松心情,凈化心靈,遠離塵囂與浮躁,回歸自然,回歸本我。散落於城市中的古民居便成為了喧囂都市中的最後壹片“靜土”,盛滿人們詩意棲居的夢想。保護傳統民居,不僅是為了保存珍貴遺存用作展覽、開發旅遊,重要的是保護城市的歷史傳統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的優勢和文脈。正如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吳良鏞所言,西方建築史是“石頭的歷史”,而中國古代建築是“土木的歷史”。土木建築往往十分脆弱,極易受氣候、蟲蛀、天災人禍的破壞,因此,中國古建保護比西方更為不易。
古村老城民居保護走入困境
在漫長的歲月裏,為數甚巨的古民居湮滅了。十年浩劫,大量的古民居被人們的無知與偏執破壞殆盡。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逝去的難以追回,現有的更需保護。受現今社會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地區不再修建傳統民居,對古民居的保護便顯得尤為重要。不少地方政府著眼於民居的保護與開發,並初見成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麗江古城與平遙古城,因妥善保存了大量古代民居,從而保存下了古城的人文韻味。世世代代的人們在古城上演壹幕幕的人間悲喜劇,壹磚壹瓦、壹草壹木都浸透著濃厚的人文氣息。房屋不言,然而保護完好的古民居最能夠體現與保持古城的韻味與活力。在現代人心目中,古老的民居是城市歷史的守望者,也是人們心靈的理想家園。
同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西遞、宏村因典雅精致的微州古民居而聞名世界。徽州古民居遍布古微州各地,融山越文化、吳楚文化和中原文化於壹體,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載體。徽州古民居的數量之多、建築風格之美、構件雕鑿之精、文化底蘊之深,無與倫比,將民居建築藝術發展到了極致,成就了古民居建築中壹座高峰。徽州的每壹個村鎮都依山傍水,青磚黛瓦馬頭墻,以黑、白、灰為主色調,古宅民居、祠堂牌坊、戲臺書院、石橋古道、古塔寺廟、園林水道,構成了壹幅幅淡雅的水墨畫,於樸素中顯露微州文化特有的端莊與雅致。
徽州古民居是壹個完整的建築體系,由分散在古徽州各地的許多特殊的單體建築構成,因此保護與管理難度較大,點多、面廣、頭緒繁雜,在民居保護領域極具代表性。盡管政府做了大量保護修繕工作,但徽州古民居的保護仍然面臨諸多的矛盾與壓力。微州古民居大多沿用至今,但壹些居住者不滿老宅昏暗的光線、潮濕的環境及鼠類的侵擾,或推倒重建或廢棄不管,大批民居就此消失。盡管有1998年安徽省公布的《皖南古民居保護條例》的警戒和束縛,但由於大多古民居屬私人財產,政府管理十分困難。加之人為的不科學的拆卸、更新和維護不力導致自然坍塌,徽州古民居面臨著困境。
如今,徽州古民居正在以每年100多幢的速度消失。甚至壹些省重點保護單位也遭到破壞,青石雕花欄板被倒賣到外地,祠堂門罩、鬥拱、雀替等重要構件被竊,只好臨時用木塊支撐。普通民居的遭遇更慘,壹些缺乏遠見的村民將有著重要價值的雕花門窗、隔斷、匾額及石、木、磚雕件自拆下變賣,導致不少徽州民居上的雕刻被挖得滿目瘡痍,有的古民居甚至被挖成了壹座空殼。拆遷遺址上斷壁殘垣,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磚、瓦、石條等珍貴材料被棄之如敝屣。由於缺乏資金進行修繕,許多建於明清時期的古民居瀕臨坍塌的危險。在梅雨季節,不少無人居住的古民居普遍存在漏雨現象,有的民居木構件因此嚴重腐朽,瓦片大面積脫落。有的則基礎松弛,墻體傾斜,部分坍塌。在管理層面,還存在文物管理機構設置不完備,古民居保護執法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