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的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指設計課程的種類”。根據課程的表現形式,漢字文化教育課程也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兩類。漢字文化教育顯性課程又分為科目課程、科目滲透課程、活動課程三個小類別,漢字文化教育隱性課程又分為空間隱性課程和時間隱性課程兩個小類別。
1.顯性課程
顯性課程指學校課程表內列入的、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漢字文化教育顯性課程有三小類。
(1)科目課程
科目課程又稱學科課程或分科課程,是“根據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和科學發展水平,從各門科學中選擇出適合壹定年齡階段學生發展水平的知識,組成各種不同的教學科目”。
科目課程的特點是,課程內容按學科知識的邏輯結構來選擇和安排,重視學科內容的內在聯系;強調教師的系統講授,註重講解順序、授課時數及期限。
根據科目課程的這些特點,漢字文化教育課程有些是以科目課程的形式出現的,如高校開設的漢字文化課程、書法課程、篆刻課程、漢字藝術設計課程等,都要向學生進行系統的知識講解,以科目課程的形式,效果較好。中小學教育中,如書法課程、對聯課程、篆刻課程等,也可以科目的形式開設,但受時間及任務所限,以微科目課程開設也會很好。
漢字文化教育以科目課程的形式開設,其優點是便於學生接受比較系統、完整、嚴密的漢字文化知識,便於教師主導性的發揮,不足是課程內容往往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脫離,不易激發學生的漢字文化學習興趣及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
(2)學科滲透課程
學科滲透課程是以學校現有學科為主,在實現現有學科目的、講解現有學科內容過程中,講解和滲透相關知識的課程。學科滲透課程有自己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但這些目標和內容是依附於其他學科並通過其他學科課程任務的實現而實現的。
根據我們對學科滲透課程的這壹界定,很多漢字文化教育內容可以學科滲透課程的形式開設。如解字課程可滲透於小學識字或中學文言文教學之中,對聯課程可滲透於中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之中,書法與篆刻課程可滲透於中小學美術課程之中。
學科滲透課程的優點是機動靈活,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不足是對漢字文化的學習和掌握不系統、不完整。
?
(3)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新教育思想在課程方面的具體體現。它是“為指導學生獲得間接經驗和即時信息而設計的壹系列以教育性交往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性活動項目及方式”。其特點是強調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強調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個性養成。
漢字文化教育中,很多內容可以活動課程的形式開設。如對聯課程可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調查、搜集、探究本地名勝古跡、商場店鋪中的壹些對聯,也可讓學生通過網絡、報刊、書籍等搜集壹些古今有名的對聯或對聯故事。燈謎課程可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搜集、創制壹些字謎或燈謎。書法或篆刻課程可與地方書法篆刻社團***同舉辦壹些活動。
活動課程的優點是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能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不足是不易使學生獲得系統、全面的知識,活動安排不當就會流於形式。
?
2.隱性課程
隱性課程也稱潛在課程,是相對於顯性課程而言的。其思想早在20世紀初杜威和克伯屈的著作中已經出現。1968年,美國教育社會學家傑克遜在其專著《班級生活》中首次提出隱性課程的概念,他認為,學生在學校裏不僅接受讀寫算等科學文化知識,而且獲得了態度、情感、價值觀和其他心理的成長,這後壹方面經由非學術途徑潛移默化地和間接地傳遞給學生。傑克遜將這種“非正式”的文化傳遞稱為隱性課程。此後,隱性課程成為課程領域裏的壹個新的研究課題。關於隱性課程的定義眾說紛紜,我們認為,隱性課程是學校範圍內除顯性課程外,按照壹定的教育目標及其具體化的教育目標規範設計的校園文化要素的統稱。隱性課程分為空間型隱性課程和時間型隱性課程兩個類別。
(1)空間型隱性課程
空間型隱性課程是指以空間方位所呈現出來的有壹定教育價值的校園文化要素。如墻壁、走廊、廣場等等。漢字文化教育空間隱性課程主要包括漢字文化墻、漢字文化廣場、漢字文化走廊等。
(2)時間型隱性課程
時間型隱性課程是指以時間為維度所呈現出來的有壹定教育價值的校園文化要素。如節慶等。漢字文化教育時間型隱性課程如定期舉辦的漢字藝術節、漢字文化節和不定期舉辦的燈謎比賽、書法展覽、篆刻展覽、對對聯比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