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漢族民風民俗有那些?

漢族民風民俗有那些?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壹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

尚農務本  漢族是壹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壹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 “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 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 ”《韓非子·詭使篇》。在尚農思想的影響下,漢族社會形成了“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商君書·畫策篇》。“男耕女織”可說是壹幅典型的漢族社會風土人情畫。只是到了現代,特別是解放後才有了較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創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壹年四季氣候的變換,農事和農活的內容也隨著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都明顯地反映了這壹點。至今漢族農民仍習慣按節氣進行農事,安排農活。  與尚農風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義》雲:“ 地載萬物者,釋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 ,土地神稱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稱社。《禮記·郊特牲》雲:“壯、祭土,而主陰氣也…… 壯,所以神地之道也。”發展到後來,漢族社會層層都有社祭。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到處可見。

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族的千古遺風。尊祖即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時即信上帝與祖先合壹的壹元神,周代則信上帝與祖先分開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為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績的遠祖和血緣關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習俗直到近、現代。民間尊祖的祭祀活動仍十分隆重,有時祭、堂祭、節祭、歲祭、房祭、祠祭等,逢年過節有的還要瞻仰歷代祖宗遺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並與祖宗***享喜慶或求祖宗賜福保佑。漢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廟或宗廟,祖廟、宗祠遍布各地。  與尊祖習俗相關,在封建宗法制的長期影響下,漢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譜。由於聚族而居,漢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長達幾百年,真是“長幼濟濟,風禮著聞”。這種世代同居***財的宗族,俗稱“義居 ”或“義門”。明代時浙江省浦江縣鄭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詔旨特敕建造鄭義門給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雖趨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較普遍。  從尊祖延伸而來的敬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大雅·既醉》雲:“孝不匱,永賜爾類。” 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無窮無盡,勢必經常感化影響整個家庭,乃至整個民族。漢族民間敬老習俗,相沿至今,是值得發揚光大的優良傳統。

姓氏及名字  最初,漢族的姓、氏是有區別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號。“姓”字就是由“女”和“生 ”字合成。許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於子孫繁衍,壹族分成若幹支,散居各地,每壹支都有壹個特殊的記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後來,姓和氏就沒有多少差別了。姓氏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尉等; ②以職業和技藝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倉庫的姓“倉”,做買賣的姓“賈”;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為姓,如孟孫、叔孫、王孫、公孫等; ④以封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為姓,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征為姓,如東郭、西門、楊、柳,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伍、陸、萬等。此外還有些復姓如長孫、賀蘭、呼延,則是由少數民族語音譯而成。宋朝人編寫的《百家姓》內收入單姓***408個,復姓***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已收入單復姓***4129個。常用姓氏不過20 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個,而以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伍、郭、馬為姓的人已占全國人口壹半以上。中國古人的姓名比現代人要復雜些,大體有姓、名、字、號四項。名是嬰兒出生後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年舉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的,是人的正式稱謂。號,是有壹定名望和文化的人,為表示自己的思想誌趣而取的。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歐陽修,號醉翁,晚年又號六壹居士;陸遊,號放翁。 現代人命名沒有古代人那麽講究,除少數人有字、號外,普通人壹般只有壹個名字, 並且多為壹字或兩字。名反映了漢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有的用“富、貴、財、祿”等字,希望發家致富;有的用 “康、健、松、壽”等字,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棟、傑、俊、才 ”等字,希望發達成材。男子用動物命名時,多用“鵬、龍、虎、豹 ”,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則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征雄偉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應用“鳳、鶯、鸞、燕”等字和“蘭、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溫柔、賢惠。

稱呼習俗在中國,漢族傳統的輩分觀念長期存在,以本身為中心,上有四代長輩,下有四代晚輩,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的“九族”血親關系,這就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的血親關系和姻親關系聯系起來,便形成了壹個龐大的親屬系統 。這裏僅選其中的壹部分,以顯示其層次關系。第壹層: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長二輩) 第二層:父親、母親、伯父、伯母、叔父、嬸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嶽父、嶽母 (長壹輩) 第三層:(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內兄、妻妹、襟兄 (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兒、外甥、內侄、侄婿(晚壹輩) 第五層: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侄孫、侄孫女、孫媳、外孫媳 (晚二輩) 親屬稱謂是以輩分劃分的,不受年齡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與小門的後代相比,同輩人可能差上幾十歲,並不因此而影響輩分關系,常常會有長胡子的孫子或懷抱著的爺爺。所以,漢族常“大門轉小輩”之說。親屬稱呼也用於社會上鄰裏之間或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以表示親切和尊敬。例如:鄰裏間同齡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稱,年輕人稱父輩同齡人為大伯(大爺)、叔叔、大媽( 大娘)、嬸嬸、姑姑、姨等,稱祖父輩的同齡人為爺爺、奶奶、姥姥、老爺等。壹般地說,註意層次,掌握角度,在稱謂的運用中十分重要,年齡層次不同,稱謂也不同,特別是信封上的稱謂。如兒子給爸爸、媽媽寫信,信內應稱“父母親大人”或“爸爸媽媽”,而在信封上的稱謂則有角度問題了。稱Ⅹ先生或職務為宜。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敬,也有不註意層次的特殊現象。如:某家有壹位受尊敬的長者,家裏晚輩稱之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街坊鄰裏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稱其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不過稱謂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紅樓夢”裏的劉姥姥,“駱駝祥子” 中的劉四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上“ 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嬸、他姥姥、她李二哥等。類似的稱呼,在今天還廣泛使用。

文化心理漢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這就在人們言語交際的過程中形成了漢語所特有的語用特點。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的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壹是對血緣關系的高度重視,二是對等級差異的強調。因此在言語交際上壹個突出的特點是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長幼輩分的嚴格區別。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的情況,這在中國人的交際中是不允許的,對親屬中的長輩,交談時都必須使用稱謂,這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還作為壹種尊稱,大量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身上,如稱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認為是對對方的尊敬,表示關系的親密。重視長幼的宗法觀念被移用到社會的人際關系,就變為等級觀念。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壹直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對有官職的談話對象歷來有以職務相稱的習慣,在古代這就被認為是敬稱。在交際中為了擡高對方的地位,往往就壓低自己,於是有了壹批與敬稱相對的謙稱,如貴姓--敝姓、府上-- 寒舍、賢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見--愚見、淺見。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與個性,而強調群體。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系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談話者;中國人見面後常以對方的私人生活作為問候的內容,如見面問“吃了嗎?”倒不是真正擔心妳會挨餓,僅僅是表示關心,表示親熱。至於問妳工資多少,多大年齡,有無對象,或有幾個孩子壹類的問題,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密切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表現,是所謂的東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似乎有了幹涉別人“隱私權”的嫌疑。

漢民族對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性別在言語交際中的用語差異。壹般說來,男性用語比較直率、隨便,女性用語比較含蓄、莊重。用與性有關的字眼罵人,在男性中的出現率遠遠超過女性。因為傳統觀念雖然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字眼並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諒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體統,似乎理所當然應受到社會輿論的指責。

婚姻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壹套完整的禮儀,即“納彩”、“ 問名”、“納吉”、“納征”、“ 請期”、“親迎”等,稱之為“六禮”。  “納彩”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說媒”;“問名” 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為“換龍鳳帖”,然後蔔卦“合婚”;“ 納吉”即為“訂婚”;“納征”為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彩禮” ;“請期”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見;“親迎”即為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貧富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壹定保留。  “六禮”中以“親迎”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舉火”、“潑水” 、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跨馬鞍”、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著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壹夫壹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為普遍,近代俗稱“討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婦壹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入贅”)、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育俗  婦女懷孕,漢族俗稱為“有喜 ”。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 。小孩出生後,大都緊閉雙眼,總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後才睜開。按舊俗,孩子睜開眼後要先看父親,後看母親,然後再看其他親友,以示永遠孝順父母。這時來探望的親戚朋友往往饋贈雞蛋、紅糖、小孩衣物等禮物祝賀。其中雞蛋染成紅色,稱為“紅蛋”,因是賀喜,故也稱“喜蛋”。  滿月,稱為“彌月”。舊俗要給孩子理胎發,俗稱“剃頭”,辦酒席慶賀。有的地方規定農歷四月初八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對小孩的滿月已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的農村還比較重視,往往要請滿月酒。  周歲,是小孩從出生以來最為隆重的日子。古俗,孩子周歲這壹天要測試其前途。方法是男置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簍,以及各種食物、衣服於桌,讓孩子自取,取中者為其前途之往兆。現代漢族對小孩周歲普遍較重視,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壹般都要給小孩拍照留念,並做新衣服,吃雞蛋面條以示祝賀。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的還辦生日酒,款待親戚朋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周歲粽子的習俗。這種粽子包得比壹般的粽子長,寓意孩子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到20歲時,選擇吉日,敬請賓客,由父親在宗廟裏主持冠禮。《禮記·冠義》記載: “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女子15歲時行笄禮,《儀禮· 士昏禮》中對“笄”的註釋說:“ 笄,女之禮,猶冠男也。”冠禮和笄禮的舉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結婚了。近、現代早已不實行這些禮儀,只是在年滿20歲時往往比較隆重地慶賀生日,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舉辦生日酒,宴請親戚朋友;壹般人家也要略備酒菜,吃雞蛋面條,舉家相賀。

喪葬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壹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 ,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 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壹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壹些物品,壹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壹,少則3日,多則30 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漢族傳統習俗,父母死亡,兒女必奔喪,否則為不孝。而親朋好友將來哀悼祭奠死者,稱之為“吊喪”或“ 吊唁”。奔喪者均要喪服。古代漢族喪服分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織麻五種,稱為“五服”,用粗、細不同的麻布制成,按親疏關系不同而穿不同的喪服,稱為“披麻戴孝”。

近代多用白布做喪服。現代城市壹般興胸佩白花,臂戴黑紗。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送葬時,古代漢族壹般是 “孝子”在前執紼,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現代演變為哀樂。親朋好友寫挽詞或挽聯送葬,到近、現代又演變成送花圈,花圈上寫挽聯。  古有以人殉葬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遺存),後逐漸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則以紙紮人像伴葬。  葬禮以後,有做七、斷七、百日、周年等追悼儀式,並將牌位送歸祠堂,這已從葬禮時對人的儀禮轉為對“鬼靈”、“祖靈”的儀禮。  另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就是將死於他鄉的遺體歸葬原籍。喪事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孝服,在靈堂守靈。中國古代禮制,把孝服按與死者血緣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在現代漢語裏還有“五服”這個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服用白布做成,這與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禮服的習俗大不相同。清朝時有壹英國人第壹次到中國來,遇到出殯的隊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卻痛苦悲哀,覺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殯時有人唱挽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就為自己寫過《挽歌詩》三首。後世的挽聯、挽幛就是從古代的挽歌演變而來的。喪葬儀式規模大小與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喪儀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公貴族、富豪之家常以規模宏大的喪儀來炫耀自己的權勢。《紅樓夢》裏寫寧國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價值數千兩銀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經,出殯時的隊伍“ 浩浩蕩蕩,壓地銀山壹般”。而窮苦百姓連起碼的溫飽尚且達不到,自然也就談不上“重殮厚葬”了。有時甚至只能用壹片席子包裹壹下屍體,草草埋掉。尊長死後,子孫要在家守二十七個月,其間停止交際和娛樂,做官的也必須離職回家守孝,以表示對尊親的哀悼,稱“守制”。

服飾  自古到今,漢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點始終保留。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領衣的樣子。後雖有胡服傳入,出現短衣短褲,但不管是西漢的"深衣",還是唐宋的"交領袍",或是清朝"長袍" ,上衣總是以右衽為特點。  近代男裝長袍或現代女裝旗袍都繼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個朝代,對服飾的顏色,各有崇尚,壹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漢、唐、宋,定為赤色為宜。

漢族建築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鬥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 。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幹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 土木之功”。這種鬥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布局的特點壹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壹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壹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采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禮俗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漢族十分講究禮節,禮俗別具壹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漢族對於不同的對象均有相當的禮節,分為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隸拜九種,稱 “九拜”。後經發展、演變,壹般最常見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種。  打拱,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兩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稱之 “納萬福”。兇拜,即不友好的拜見禮則相反。作揖,除拱手外,還要彎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長揖之分。高揖即雙手高舉,長揖除拱手高舉外,還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禮。打拱和作揖往往連用,大約是古“ 九拜”中之“振動”演化而來。這種禮節無尊卑上下之分,為平輩之間的常禮。在古代漢族民間,友人相遇也往往邊說“謝”,邊打拱作揖相讓,以示尊重。

  • 上一篇:求壹張水墨畫壁紙
  • 下一篇:汽車起步,停車詳細步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