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乃漢民族之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封建社會統治秩序下服裝與禮儀體系的組成元素,近年來初步興起的漢服運動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壹個點在神州大地上逐漸興起,與端午節、祭孔典禮、祭奠先祖、成人儀式、孔子學院等傳統文化的分支脈絡壹起成為古老東方文明血脈重新啟動氣血循環的標誌性事件,其中作為古人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的漢服,逐漸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們好奇的關註、猜測與思考。漢服復興運動,簡稱漢服運動,或稱為華服運動等,是壹系列穿著漢服、宣傳漢族文化的運動。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及其他華人地區、海外華人等,以年輕人、知識分子為主。漢服歷史悠久,但因受到滿清入關後“剃發易服”的壓迫,漢服與漢族斷絕了近乎三百年。清亡之後漢文化復興的意識開始復蘇,但由於戰爭與政治因素,並沒有獲得廣泛關註。而最近的漢服運動興起於2003年,河南鄭州的王樂天是現代穿漢服上街第壹人,隨後許多人紛紛仿效。漢服運動主要目的是希望恢復漢服的華夏傳統服飾地位、復興華夏文化。
中華文化對待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是包容兼蓄的,自古以來鮮見對外族服裝的排斥,例如東周時代的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中國人善於學習他人、包容開放的傳統。漢服的歸來並不意味著西裝的離去,中國56個民族有著豐富多樣的民族服裝,歷來就是多元並存的局面,某些人惡意曲解漢服運動,扣以“極端民族主義”“大民族主義”“文化倒退”“穿著不舒適”“款型單壹,缺少時尚元素”甚至“袁世凱復辟式逆流”等帽子是毫無道理的,由此可見漢服運動重重阻礙。
上一篇:如何移動高溫工件下一篇:淺紫粉色是什麽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