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華夏周制婚禮(2006.11.12 ***工滔天(原名:洪亮) 摽有梅(biao四聲)士婚禮)
禮不僅僅是我們的民族記憶,更應該是我們民族之根。服章之美,怎能沒有禮儀之大的依托?禮的卑己尊人、禮的長幼有序,禮的嚴密規範,是我心目中理想華夏社會的要素,而莊重、典雅和質樸的周禮將這些禮的內涵發揮到了極至。 “ 周制婚禮。。。不舉樂,不慶賀,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壹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很簡樸幹凈,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雜耍般的玩意兒,夫妻“***牢而食,合巹而酳”,攜手而入洞房——這是具有漢民族性格特質的優美儀式;昏服也不是大紅大綠,新郎新娘都穿著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著天的、最神聖的色彩)。整個儀式寧靜安詳,沒有悲傷。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壹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代表著純正的、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這壹段是蒹葭從風的描述。按照周禮來結婚,不知何時成了我的夢想。或許如漢服的理想壹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那些詩經相伴的下午,在那些夢回春秋的午夜,在那對儀禮中詰拗難懂的字句的探究中,有壹天我終於發現它與我血脈相連,不可撼動。幸運的是,這不僅是我的夢想,也是***工的夢想,更是漢服運動裏許多兄弟姐妹的夢想,沒有兄弟姐妹們,我們孤掌難鳴。 尤其要感謝的是: 青松白雪——從對婚服制式的討論,布料的選擇,到周制婚服設計圖、排料表、概念圖、章紋紋樣慢慢出爐,再到婚禮的形式、流程,甚至細化到請柬的措辭,他都付出了無數心血。雖然他人遠在澳大利亞,但竟然還擔負了為在上海杭州的我們(德綱夫婦,時間夫婦以及我們)尋找衣料的重任。最後更遠度重洋,來擔任我們昏禮的贊者,其中冗雜與辛勞,現在想來,仍如昨日。 萬佛朝綜——周制漢服的制作者和唐制小禮服的設計者和制作者。饒是有豐富的漢服制作經驗,她畢竟是個剛畢業不久的小姑娘,卻為了設計裁剪我們的衣服熬過數個不眠之夜。 碧野黃花和她的幸蘊婚禮企化公司——碧野黃花和我們很早就有了聯絡,她壹直有誌於做壹個純粹的漢式婚禮。我們的在婚禮上所用的壹切道具,背後的屏風、名叫“下卷”的漢式幾、盥禮用的尊,同牢的漆盤、耳杯、爵,這些只有在古裝劇和博物館裏才能壹見的東西,都在她的四處奔波多方聯絡下出現在我們的婚禮上。 蒹葭從風——和碧野黃花第壹次見面時,她手中就有厚厚壹疊打印版從風寫的華夏昏禮流程。沒有她事先的詳細考證,我們的準備工作要繁復許多。婚禮時青松所頌的贊詞也是她學業之余所寫。 安然——在祭夏時認識了他,在市的隱者。但他也積極幫助我們這些俗世中人。壹早他就穿著他的褙子到了我家,不多言,只幫忙。晚間筵席,更以壹曲關雎驚四座,為昏禮增色不少。 謝謝大家 —— 摽有梅
千年古城 因鎖今生-記我的揚州唐韻婚禮
2008年5月24日上午,揚州古城的瘦西湖畔,壹支喜氣洋洋的畫舫伴隨著悠揚的古琴聲緩緩前行。畫舫上壹對璧人紅男綠女,身著唐制婚禮的釵鈿禮衣,臉上滿是幸福甜蜜。這正是具有唐代婚禮特色的全國首場身穿唐制漢服的唐韻婚禮。
唐韻婚禮的特色是註重儀禮、蘊含文化、動靜相宜,禮樂相合。華麗富貴的錦繡霓裳,傳承千年古城悠遠歷史的婚俗。新娘梁煜婕出身古城揚州,從小華夏文化的家傳身教,讓她選擇了中國最古老的婚禮,重修尋求回那份消失已久的華夏傳統。得到先生的支持,他們邀請了好友壹起設計了紅男綠女唐韻大婚服,屆時8月有余。從小熟悉揚州的人文歷史的她,婚禮以周禮為基礎借鑒了唐代婚禮的風格,融合了揚州的人文風景舉辦了這場唐韻婚禮,其中將揚州風景、風俗、美食和揚州特色的曲藝文化等相為融合在這場婚禮中,再現盛世中揚城婚禮的別樣風情。
重慶壹對80後新人穿漢服拜堂 婚禮像國學課堂
80後新人穿漢服拜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輕吟的古樂和著淡雅的燭火,在黃昏漫天的霞光中,身穿鳳冠霞帔的女子端坐鳳輦款款而至,男子身著麒麟補子官服風度翩翩,翹首相盼,紅地毯旁的數十個“女官”、“武士”和“侍女”擎起了燈籠,隨著韻律翩然起舞……不宴客、不收禮,壹場如戲劇般美麗、莊重的華夏漢風婚禮緩緩拉開了序幕。
在位於南岸的重慶金陽映像古街,黃昏中的婚禮壹如漫天的晚霞,寧靜而深遠。伴隨著悠揚的簫聲,四川小夥郭睿和豐都姑娘楊雁粵喜結連理,除了新郎和新娘,來賓們也恰到好處的身穿著飄逸的漢服,仿佛回到遙遠的古代。
“新娘身上穿的就是鳳冠霞帔,太美了!”新娘乘坐鳳輦出場,壹身大紅錦袍華麗動人,藍色的霞披刺繡著鳳凰,更顯得雍容華貴。新郎腰間的補子繡著象征官服的麒麟,威風凜凜。
兩人都愛好漢文化在這場特別的婚禮中,最被感動的無疑是新郎和新娘了:“那些掌燈籠的舞者和侍從的扮演者,都是我們的朋友,他們也是漢文化的愛好者。”新郎新娘都是80後,新郎郭睿是四川南充人,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是彭水壹名普通的公務員。他自小就喜歡傳統文化,沒想到,因為傳統文化,他竟結識了自己壹生的伴侶。
“那是2006年3月18日,是我國傳統的花朝節,在壹個QQ群友組織的慶祝活動上我壹眼就看上了她。”郭睿對4年前的情景記憶猶新。
新娘楊雁粵比新郎小四歲,是豐都人,從重師大中文系畢業,之後在天涯、紅袖添香等網站寫小說,至今已經寫了9本作品,在網絡上,網友們都親切的喊她“鬼城才女”。
“我們都喜歡傳統文化,平時的交流話題也都是關於傳統、關於歷史的事情,有時候我們甚至因為壹些歷史觀點的不同而小吵小鬧。”楊雁粵說,“是傳統文化做了我們的媒人。”
婚禮像國學課堂“我們覺得壹個民族就應該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婚禮。”新郎郭睿和新娘楊雁粵都是傳統文化的忠實愛好者,“我們希望辦壹場真正華夏漢風的中國婚禮。”
“這也是壹堂生動的國學課。”見證了婚禮全過程的大學生李玉感慨
2011.7.19 吉林九臺漢服婚禮
“為凰麗色,為鳳求枝,佳偶天成,今始連襟……”贊者(主持人)悠長的聲音中,壹對穿著漢式大婚服的小夫妻登場,男子戴冠,女子綰頭,幾個穿著漢服的觀禮者點綴在人群中。昨日,九臺壹對小夫妻,搞了壹場周制漢服婚禮,全身的佩戴都是他們自己精心淘來的。 沃盥(guàn)禮、同牢禮、合巹(jǐn)禮、解纓結發禮、執手禮、三拜之禮過後,二人結成秦晉之好。
第壹次見識如此莊重的周制漢服婚禮,200多位親朋好友驚嘆:“這漢服比婚紗、西服果真好看得多!”
宣傳漢文化辦周制漢服婚禮
新郎王子木,29歲。新娘李柏楊,28歲。兩人都是九臺人。
王子木和李柏楊是大學同學,大壹時,女孩壹首《聽海》俘獲了他的心。大學畢業,新郎到韓國留學,後來,他又把女友李柏楊也接了過來。
留學的日子,兩個人經常去參觀韓國的各個博物館,“在韓國,很多文物書籍,都是漢語記錄。”兩個年輕人,越看越興奮,那種中國人的自豪感和優越感極其強烈。
可是想想,兩人心裏又有巨大的失落感,“看到韓國對傳統文字、傳統服飾的繼承和保護,我們覺得要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做點事情。”今年4月,他們決定辦壹場周制漢服婚禮。
婚禮所用物品都是淘來的
今年6月23日,兩人回國,開始投入到婚禮的前期準備過程中來。
兩人為搜集婚禮所需的各種物品,跑遍了長春的婚紗影樓,沒有找到侍女服飾,他們聯絡了吉林漢服協會,同袍(漢服協會會員彼此稱呼“同袍”)扶搖為他們提供了侍女服飾。
兩個人的大婚服在網上定制。新郎頭頂的冠,聯絡了河南壹家專門為影視劇做配飾的廠家定制。鞋子,雲南買到的。新娘的頭飾是在網店買到的。婚禮用的各種器具多數從網上淘來。
最難買的是信物木雁,國內根本沒有賣。兩人托韓國的同學買了寄回國。
長春的漢服同袍前來祝福
周制漢服婚禮的主持人,被稱為贊者。40歲的秦世偉,婚慶主持做了9年,這麽復雜的婚禮,讓他心裏多少有些沒底兒。
小夫妻為了讓整個儀式順利完成,帶著雙方父母、兩個妹妹特意彩排了五次。秦世偉每次都拿著主持稿,跟著彩排。他說,這也許是壹輩子都不能再遇到的婚禮形式。
因漢服婚禮與吉林漢服協會結緣,協會裏的扶搖帶著四位同袍來參加婚禮,他們還帶來了很多漢服,發給年輕的男孩女孩穿。
扶搖說,漢服婚禮大家也參加過,但是這壹次新人準備得最齊全,儀式禮節也最準確,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已經很成功了!”
周制漢服婚禮全過程
-迎親前
7月19日,7時,九臺市王子木家中,媽媽給兒子穿好大婚服,戴頭冠。父母壹起為他正冠。隨後,在親朋好友的觀禮下,行教子禮。父親送兒子壹杯酒,叮囑他,從今起經營自己的家庭,要夫妻恩愛,孝順父母。隨後將信物木雁交到兒子手中。新郎手捧木雁下樓。
-迎親
到了新娘家。新郎上樓,跪拜老人,送上信物木雁,為老人奉茶。小屋裏的新娘頭發已經綰好。喝過茶後,李父喚出女兒,李母為她戴上發簪。小夫妻跪拜,謝過父母,飲過酒,下樓。
-至男方家
車隊到男方家,新郎新娘手牽大紅花下車,進新房。跪拜過父母,給老人敬茶,坐福。新人的老姨將簸箕裏裝的紅棗、花生、桂圓、栗子,壹把把揚向兩位新人。吃過象征“早生貴子”的四果,婆婆送來甜湯,兩人妳壹口我壹口,願生活如甜湯,甜蜜幸福。
-婚禮儀式
10時,周制漢服婚禮儀式正式開始。200多位親友把婚禮現場圍得水泄不通,“這樣的漢服婚禮,壹輩子也見不到幾次。”
兩位新人在表妹扮作的侍女陪伴下出場。贊者讀誥文,隨後新人行沃盥禮,洗雙手,表達鄭重之情。
行同牢禮,吃碗裏同壹種肉,同壹種飯,表達新人從此合為壹家。
行合巹禮。巹是指葫蘆。侍女拿過壹個剖開的葫蘆,新郎新娘各飲瓢中苦酒,表示新人從此同甘***苦。喝完,將葫蘆對到壹起,新娘用紅線系住葫蘆。
隨後,新人行解纓結發禮,新郎新娘相互剪下壹縷頭發,新娘用紅線將頭發紮在壹起,表示永結同心。新人為對方佩戴玉佩,而後行執手禮。最後行三拜之禮,壹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
大學時相戀 兩人先後赴韓國留學
王子木今年28歲,李柏楊比他小壹歲。兩人是大學同學,上學時就相互產生了好感,後來發展為戀人。王子木去韓國留學時,李柏楊留在了國內。等到王子木在韓國把學校的事情安頓好,並且找到了工作,李柏楊才到了韓國與他會合。
王子木的父親王國章說,他們家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對婚禮也都非常支持,“婚禮有中國傳統特色,我們也非常欣賞。”
新郎很有愛心曾為汶川地震募捐4萬多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遭遇了強震。事情發生時,王子木和李柏楊還在韓國留學。通過網絡,王子木了解了震區的情況,知道震區人民的苦難。每當看到網上圖片中的斷瓦殘垣和傷者的痛苦表情,都使他十分傷感。“看到那些圖片我哭了好幾次。”王子木說。
隨後,為了能為災區人民做點貢獻,王子木向導師匯報,想號召全校募捐,但開始並未得到支持。他就壹個人端著募捐箱在學校裏號召捐款,令他沒想到的是,包括學校韓國學生會、教授、食堂廚師、校車司機,以及所有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很多人都捐了錢。最終,他為災區募集的捐款折合人民幣4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