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鄉民俗民風
祭竈神
每年的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古傳謂送竈神上天,又曰臘臘廿三,該日大家小戶大搞衛生掃除灰塵,古時新市有用竹油盞架或紙轎為肩輿焚燒之俗。今用赤豆糯米飯冬青柏葉祭竈神,把竈君堂(設在柴竈上部)裏的泥塑菩薩或竈司馬(俗稱竈家菩薩即黑面菩薩,古今新市的孩子貪玩,不註意面部衛生,如面部骯臟不堪,就被家人責為"弄得竈家菩薩壹個")張揭下來,備用香燭對天焚燒後,換上新竈神像。晚上全家合歡***食赤豆糯米飯,輔以白糖、豬油、糖桂花攪拌,吃得香甜可口,終年難忘。這壹風俗綿延千余年。
祭蠶神
新市地區自商朝開始即桑養蠶,為了祈求蠶神娘娘給蠶農帶來好運,故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十二日蠶神娘娘生日之際,均進行祀蠶神活動。對新市祀蠶神的確切年代又難以考證,但最晚在唐朝即覺海禪寺建造後即已進行。在祭蠶神上日,蠶農婆媳姑嫂即開始磨粉揉粉搓成白色繭子狀米團子,俗稱蠶生元子,四個壹頂底覆箬殼上鍋蒸煮。當日傍晚祀蠶神開始,竈上或墻上張貼嫵媚多姿的蠶神娘娘像,像下供奉四頂蠶生米團子與時鮮果品,合家祀拜蠶神娘娘,衷心祝福明年養蠶好收成,翌日新市鎮上的居民均收到農村親朋好友送來四頂或八頂祀蠶神米團子,以分享他們盼蠶豐收的美好祝願。鎮上親戚則以面條回贈,討個吉利彩頭。
元宵燈會
新市鎮的花燈,向與海寧縣硤石鎮的花燈齊名江南。由於花燈的設計制作費用較長,耗用人力物力較多,故並非每年都舉行,壹般要間隔若幹年才舉辦壹次。而每次舉行都爭奇鬥妍,大事鋪張,盛況空前。新市鎮舉辦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最隆重的壹次花燈會,是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那年春節前,就已在大街通衢張貼大紅金字海報,廣為宣傳:"定於二月某日舉行花燈盛會三天",以招徠外地觀眾來鎮觀光。?全鎮先按行業分別組成十二個"燈社"(制作花燈的集體),每社挑選有藝術才能的人數十名參加。為了展出各具特色的彩燈,他們提前壹年便開始設計和制作。燈社與燈社之間,為了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都是各顯神通。把"做什麽燈,怎樣做法"作為保密內容,互相不通聲氣。花燈制作過程中的第壹關,便是巧妙構思、精心設計。設計工作若能高人壹籌,則賽燈時可穩操勝券,故每個行業燈社在設計時多別出心裁,選擇自己最熟悉而別人最生疏的式樣。如絲廠燈社設計了"繅絲燈",不光制造全部繅絲過程的花燈,還配上幾十個操作程序不同的絹制"女工",在燈光中的"絲車"上操作自如。又如油坊燈社,他們設計了"油坊燈",把榨油過程全在花燈中顯示出來,觀眾可看見燈光裏的"榨油工人"在汗流浹背地"掄槌打油",還看見"油槽"中汩汩地流出"油"來的情景。真是活靈活現,匠心獨具。可見制作花燈也和其他形式壹樣,也要講究些現實主義風格。制作花燈的第二個關鍵,是藝術性的充分表現。每壹臺花燈的每壹個部位,都要顯示出美觀、雅致、精雕細刻來。其中有書法藝術:真、草、隸、篆題以詩、詞、歌、賦;有繪畫佳作:山水、仕女、花、鳥、蟲、魚。在表現手法上,除了彩繪、剪貼等,還有密密層層的針刺和鐵劃銀鉤似的雕刻。所謂針刺藝術,便是將各種圖案,先畫在紙上,然後用針尖按花紋千針萬針地刺孔,制成後,在燭光透射下,如"丹鳳朝陽、鴛鴦戲水、雄鷹展翅、孔雀開屏"等等,壹幅幅生動畫面,便壹覽無遺地顯現出來。至於雕刻,準確地說是鏤空,就是用鋒利的小刀,將圖案從紙上雕空,刀法是極其講究的,不能有壹點毛糙、疏漏之處。鏤空的部位如何處理?那就要借助煤晶石來填補。"煤晶石"又叫"千層紙",即中藥店有售的白雲母(能耐熱,電器上作為絕緣材料)。處理煤晶石的工藝,比針刺更精細,更富技術性。先用針把它壹層層細心剔開,成為壹張張薄片,薄片與薄片銜接時要用烙鐵熨燙,然後粘到鏤空的花紋背面。這樣,燈上的花紋會是透明的了。有些花燈,全用煤晶石罩面,其工程就更增加繁復更增加了難度,但其成品卻顯得晶瑩純潔,玲瓏剔透,可與冰雕藝術相媲美了。為何不用玻璃而非用煤晶石不可呢?據行家說:煤晶石的優點是:明如晶、凈似水,薄如蟬翼,輕如鵝毛,又能耐熱不怕火熏,又能彎曲而不斷裂,所以對制花燈來說,無論絹、紙、玻璃,其品位都在煤晶石之下。總之,花燈之制作,熔書法、繪畫、造型、雕塑於壹爐,是壹門綜合性的藝術,整個制燈過程,體現了我國民間藝術的豐富多采。?到正式舉行燈會那天,各地前來觀光的人已雲集新市,他們從杭嘉湖,甚至上海、南京等地專程趕來,南柵漾、西柵漾等水面,都停泊無數船只。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陳果夫先生亦臨新市觀燈,地點南匯街。入夜,鎮上主要街道東西大街、北街、橫街、直街、如意街等處,各家商店都在門前張燈結彩,燈火通明,猶如天穹撒下萬斛明珠,光彩奪目,交相輝映,形成"酒船獻金中宵泛,千古何須秉燭遊"的佳境。街上到處人山人海,盛況空前。黃昏時分,各行各業的燈彩先匯集到劉王堂前,到齊後就從這裏出發。這時,成百上千盞(臺)花燈,組成壹條色彩斑斕、光輝耀目的巨龍,緩緩蠕動。前面鞭炮與火流星開道,中間每個燈社依次跟隨前進,每社都配有樂隊,既有鏗鏘嘹亮的鑼鼓,也有悠揚悅耳的絲竹,輪番演奏之聲,不絕於耳,動人心弦。花燈隊伍中的電珠燈光,忽明忽暗,猶如繁星閃爍,絢麗多彩。花燈式樣,千奇百怪,有亭臺樓閣,也有飛禽走獸;有小巧玲瓏的,也有高大巍峨的,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奇特的景觀是,燈會遊行到每壹條浮橋上時,遠遠望去,只見橋上水中各有壹片光彩,宛如二龍戲水,相映成趣。如此出了三個晚上的花燈會,大家已經飽享眼福了,但美中不足的,便是每盞花燈只是在每個人眼前壹晃而過,不及看得仔細。為了彌補這壹缺憾,主持燈會的人決定從第四天起,將其中最受人贊賞的,可稱為花燈之精華,集中劉王廟內,陳列展覽,供人們仔細鑒賞品評。現選擇其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花燈,簡介於下:?品字亭燈底面積約有4平方米,高約2米,仿清代皇宮中戲亭結構:美侖美奐,古色古香。三個亭子的排列恰成"品"字,故稱品字亭,亭內有紙人正繪聲繪色在演出京戲《空城計》,配以留聲機中諸葛亮的唱段,引得觀眾興趣倍增,留連忘返。?寶塔燈高十三層(***約2米),底面積3平方米,塔架用木料制成,外用彩絹裝飾,塔的門窗,全用煤晶石粘裝,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做工十分考究。塔外用無數紅綠電珠裝飾,並能調節光亮度。遠望則光明璀璨,近觀則精工細致,誠為花燈之冠。?放鶴亭燈此燈引用宋代林逋"梅妻鶴子"的典故制成。用木料築亭架,用蔑片紮成壹人高的鶴身,外用白色"鶴"毛粘就,壹腳著地,壹腳伸起,丹頂,長頸,作昂首長鳴之態,亭亭玉立在紅梅之側,栩栩如生,頗有高雅脫俗之態。那株燦爛的紅梅,令人不禁想起"疏影橫水斜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句。?銅鈿燈這是某行業職工燈社別出心裁的佳作,足有蠶匾壹般大,厚約七八寸,中間方孔內,有壹穿長袍馬褂的"人",正在那裏七上八下不停地翻跟鬥。據說此燈制作的目的是為那班唯利是圖的老板寫照,故名曰"銅鈿眼裏翻跟鬥"。?這批花燈在新市停放展出數天後,又送到上海大世界(遊樂場)展覽,每張門票售"大洋貳角"。上海人爭相前往參觀甚為踴躍,壹時傳為佳話。
新市廟會
新市廟會歷史悠久,早在東晉末年即有紀念鎮國大將軍新市人朱泗的永靈廟會,時間在春秋二季。另外還有農歷三月初三"金龍大王"生日的"水龍廟會"神像供奉在南柵大王廟(今造船廠附近),時日各坊救火隊雲集劉王廟前比賽,以救火水龍噴水最高者得冠軍。當時劉王廟前車水馬龍人山人海,至40年代末方廢。?覺海寺蠶花廟會亦是新市傳統廟會,至於舉辦年代已無考,清末民初為全盛時期。養蠶繅絲自古即是新市四鄉主要的經濟來源,農民們祈求神為蠶寶寶消病祛災賜給豐產年。每年的清明節,崇德縣吳興縣余杭縣等鄰近新市的農民,都湧到古剎覺海寺,參加壹年壹度的軋蠶花廟會。信佛教徒靈前山拜佛,虔誠祈禱"五谷豐登"。農村的姑娘嫂子梳妝打扮懷裏裝著蠶種頭上插著"蠶花",衷心祝願今年蠶花好收成。蠶花用紙或綾絹剪成,有的蠶花成蝴蝶形,有的呈美麗花卉形,真是各具姿態,爭奇鬥艷,引得男女老少來覺海寺內外觀看妳軋我擠,故曰"軋蠶花",民間傳說軋得越鬧猛蠶花收成越好。?蠶花廟會亦為壹見鐘情的男女青年提供戀愛的機會。新市民間曾流傳壹首軋蠶花民歌:"清明天氣暖洋洋,桃紅柳綠好風光,姑嫂雙雙上街去,胭脂花粉俏梳妝,紅綠蠶花頭上插,香水灑得撲鼻香,覺海寺裏真鬧猛,男女老少似海洋,鄰村阿哥早等待,壹見阿妹擠身旁,壹把大腿偷偷捏,姑娘臉紅薄嗔郎"。時日覺海寺人山人海,多達數千人,各種雜技魔術毛兒戲西洋鏡等精彩表演吸引觀眾。眾多的南北戲班分別在劉王廟、永靈東廟、永靈西廟、東嶽行祠等地連續演戲三天,使眾多的新市戲迷大飽眼福。廟會結束後四鄉農村就開始春耕育蠶,這壹風俗至1936年為止。?1999年清明,中斷63年的新市蠶花廟會活動重新恢復。由新市商貿旅遊公司承辦的廟會有聲有色。廟會遊行隊伍由舞龍隊、蠶花娘娘花轎、腰鼓隊等組成,在新市主要街道環遊。壹時四鄉農民湧入新市爭睹消失了花甲年之盛會,全鎮要道人流如潮萬人空巷,觀者達四萬人左右。?2000年清明,新市鎮舉辦了第二屆蠶花廟會,鐘管鎮、下舍鎮、士林鎮等組織蠶花娘娘隊伍參加,觀者達十萬人左右。
風俗習慣
正月初壹俗稱過年,大家小戶放鞭炮,早上吃"順風圓",到長輩親朋處拜年。古時有拜天地、竈君與先人遺像之俗。初七的人日較稀見,文人武人以詩相貽贈。十三至十八為上燈節,市街懸燈張龍鳳舞。南宋時右丞相遊似寓新市,他仿家鄉蜀俗娛親,相沿不改:村落中束松柏於木端,中藏流星花炮,夜則嗚鎮擊鼓,侑以歌詞,環聚而焚之曰燒田蠶,代表祈年。?
清明為江南水鄉之獨特風俗,又謂寒食節,俗雲:清明大如年,即古時清明節之隆重超過春節。清明以正清明最隆重,新市四鄉裹清明粽子,有棗子粽子、南瓜幹粽子、豬油細沙粽子、赤豆粽子、黃豆粽子、豌豆粽子等,還做青綠色清明元子,內餡有鹹甜二大類近十幾小類。清明夜飯前開始祭祖,俗稱拜阿太,桌上擺滿豐盛酒菜,有十二碗十六碗之多,高懸紅燭,傍供粽子,清明米團子及水果供品,望祖宗品嘗,以保合家平安風調雨順。正清明開始到覺海禪寺、永靈西廟、永靈東廟、東嶽行寺等地燒香,看社戲,明清時期還有戴楊柳帽之習慣,謂: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崇尚青春美麗。新市古運河南柵漾泊滿高桿船,舉行爬高桿比賽,打拳船上擺滿十八般兵器,有戈矛刀槍棍等,有散打表演,十八般兵器套路全演遍,還有劃龍船比賽,兩岸觀者如雲,夜晚到劉王廟、永靈西廟、永靈東廟免費看戲,有京劇《捉放曹》、《空城計》、《走麥城》、《張飛夜戰馬超》等,時間為三天左右。同時還有拜香會與臂香會活動。拜香會:即信佛的善男信女數百人出會(即巡遊),在新市主要街道環遊,配胡琴、山弦、笛子、簫等民間樂器,走走念念拜拜,起源約在唐宋盛於明清,基本每年壹次,最後壹次拜香會約在抗戰前的1936年。?臂香會,時間亦在清明三天中,新市寺廟邀請外地如崇德縣、吳興縣等地臂香會來新表現,表演者為青壯信佛男姓,表演時手臂赤裸,用鐵鉤將重達幾十斤的銅質香爐鉤住,另壹鐵鉤鉤住手臂皮肉,香爐內香煙裊裊,表演不怕痛苦,還環遊全鎮,以表示對佛之虔誠,人數達百人左右,1936年後再未重現。?
五月端午節,家家吃粽子,飲雄黃酒,門插菖蒲艾葉張貼符咒,以驅鬼除邪。還用雄黃酒給兒童點眉心,以驅蠍、蛇、蜈蚣、壁虎、蟾蜍之五毒。?
六月文人墨客曝曬書畫、衣服。農民曬蓑衣笠帽衣褲,六月六日吃餛飩,俗雲:六月六貓狗洗浴,此日起下河沐浴。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謂"七月半",大家小戶備酒菜追祭先祖,古時祭不設葷,以疏果為主。三十日地藏王生日,有插地藏香之俗。?
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即"八月半",時日家家吃月餅,晚間合家團聚賞月,老人向小輩講中秋節故事。?九月初九重陽節,人們約伴登高,新市有吃粟糕風俗。粟糕以米粉成糕,上灑桃肉粟子,枚瑰花及白糖,香甜可口。?
冬至為入冬之日,俗稱"冬至大如年",家家備酒菜過冬至,並用紅燭祭祖,新市稱"拜阿太"。?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竈日,稱"臘臘廿三",用赤豆糯米飯及冬青柏葉祭竈神,把竈堂的竈司馬張揭下來,備用香燭對天焚燒,換上新竈神像。?
十二月三十日曰"除夕",家家備好年貨,煮成豐盛酒菜,吃"年夜飯",當夜除舊話新,通宵不眠謂之"守歲",半夜放爆竹稱"送舊",翌晨放爆竹稱"迎新",並貼春聯接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