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江門的傳統文化元素有哪些,江門傳統文化特色

江門的傳統文化元素有哪些,江門傳統文化特色

大家都很好奇各個省份當地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特色。經過悠久的歷史,漫長的歲月裏,省份不斷的發展和繼承,有很多豐富的民俗文化互動,進而形成了我們熟悉的當地文化特色。我整理了壹下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壹、江門的傳統文化元素及習俗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開平的碉樓啦,是廣東省第壹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位於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壹村十幾座,少者壹村二三座。

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裏連綿不斷,蔚為大觀。

這壹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鬥、保家衛國的壹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壹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

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臺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

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

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大致有以下四種: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

開平碉樓有避盜防澇、抗日據點、地下活動的歷史作用。

自力村隸屬開平市塘口鎮,東距開平市區12千米,坐落在潭江支流鎮海水河谷丘陵平原。

該村民居格局與環境保護完好,自然環境優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間,與民居和眾多的碉樓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全村現有農戶63戶、179人,海外僑胞248人,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

村民樸實大方,樂觀開放,生活悠然自得。

全村***建有9座碉樓6座廬(即西式別墅),分別是龍勝樓、養閑別墅、球安居廬、居安樓、耀光別墅、雲幻樓、竹林樓、振安樓、銘石樓、安廬、逸農樓、葉生居廬、官生居廬、讕生居廬、湛廬。

最早的龍勝樓建於民國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廬建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

其中,最精美的銘石樓高6層,第1層為廳房,第2至4層為居室,第5層為祭祖場所和柱廊、四角懸挑塔樓,第6層平臺正中有壹中西合璧的六角形了望亭。

樓內保存著完整的家具、生活設施、生產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豐富而有趣,是當時華僑文化與生活的見證。

自力村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碉樓群是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代表。

泮村燈會,又稱舞燈會。

每年農歷正月十三日舉行。

二、江門介紹

江門,富饒傳奇的中國僑都

在浩瀚的南海之濱,奔流的西江和潭江環擁著壹片富饒而傳奇的土地。

這裏是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所在地,著名的“中國僑都”。綿延的歲月裏,這塊土地上曾有無數先民漂洋過海、創業他鄉、報效故土。中西合璧的建築瑰寶點綴著這片廣闊的土地,閃耀在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冊中;400多萬僑胞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締造了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觀。

這裏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突出,開發腹地廣闊,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區與粵西連接的重要交通樞紐,已開通的廣珠城際把江門納入了珠三角壹小時經濟圈;已投入使用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成為省內第四大鐵路客運樞紐,江門大道、江順大橋、廣珠城際江門支線、江湛鐵路、深江鐵路、珠肇高鐵等壹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或相繼建成,區內交通網絡日臻完善;江門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壹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發展空間廣闊,土地承載力優勢明顯。

這裏還是壹座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城市。陳白沙、梁啟超、陳少白、馮如等歷史人物,黎民偉、胡蝶、戴愛蓮、紅線女、周潤發、劉德華等100多位演藝明星,享譽海內外;著名作家巴金贊賞不已的小鳥天堂、聞名遐邇的嶺南心學名山——圭峰山、入選廣東省“十大美麗海島”的上下川島等風景名勝,讓人交口稱贊。此外,江門創新開展“壹門式”行政服務,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1+3+N”開放型清單體系。繼2018年4月,江門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2020年8月,“多證合壹”“證照分離”改革成為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再獲國字號表彰。

  • 上一篇:歙縣有什麽傳統文化
  • 下一篇:淮北萬裏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