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明白隔行如隔山的道理,具體的還是有妳自己來瞧吧
中國歷史上關於和諧社會的構想。
“和”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普遍具有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我國古代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強調“天人和諧”、“天人合壹”,在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崇尚“合群集眾”;在人與人的關系上要求“和睦相處”;在各種文明的關系上主張“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就運用了“和”的概念,來闡發他們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
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在《論語·學而》中就提到過“和為貴”。孔子在這裏主張的“和”是和諧、和衷、和合的意思。孔子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達到思想的統壹、行動的壹致、社會的協調、國家的安寧,就是達到壹種“和”的境界。“和”既是調和的手段,更是和睦的狀態。 孔子所渴望、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就是壹種和衷、和諧的狀態,和合、和平的環境,和順、和洽的氣氛。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過“兼相愛”、“愛無差”。墨子主張“兼愛交利”、人人平等。墨子的學說,特別是他“兼相愛”“愛無差”的這種思想,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平民的願望,代表了廣大下層民眾的呼聲,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綿延不絕的源頭。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壹種社會狀態。它反映的是孟子主張寬和處世,協調人際關系,營造“人和”的人際環境,追求以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大同社會的壹種理想。孟子的這種社會和諧思想,是中華民族***同追求的壹種美好願望。
壹、孔子思想之和諧社會
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國封建文化曾經遙遙領先世界長達十六個世紀,這壹奇觀的出現原因固然多種多樣,而與孔子的思想學說有密切關系也是無可否認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孔子尊崇為“聖人”,視其學說為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致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此說盡管不免誇大其詞,卻也道出某些真實奧秘。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物質財富的創造與積累,離不開各種體制和機制的建設,同時也離不開有力的精神支撐和良好的文化條件。因此,孔子思想對當今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和推動作用,從孔子思想中甚至可以找到構建和諧社會的依據。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運?大同篇》)《論語》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等語句,是孔子思想中描述的較早的“和諧社會”。在孔子的想像中,國家由賢能治理,人際關系和諧;人人講信修睦,老、壯、幼各得其所,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善,各盡所能,財產公有,世無盜賊之患,民無遺棄之憂,夜不閉戶,路無拾遺,國泰民安,即大同了。其含義包含了人際和諧、社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
(壹)人際和諧
孔子思想中的人際和諧是以仁和孝來集中表現的。通過個體的自我首先修養、逃避禍患的個性特質及發揮個人潛能的機會和可能,達到個體與個體的諧合。“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禮記?大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破了“忠恕之道。
(二)社會和諧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主張社會穩定,天下太平,強調社會和諧重要性的思想是隨處可見的。孔子把社會和諧看作是治國的良方,國泰的象征,民安的體現。首先,他認為“和無寡,安無傾。”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論語?學而》),即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王的治國方法,好就好在這裏。其次孔子主張推行德刑相濟,德主刑輔。孔子強調以德治國,“道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意即治理國家要慎重地做事,要講信用,要節省財力,要熱愛人民,役使老百姓要在農閑時間。但他也沒有忽視刑與法對保持社會穩定和諧的作用。
(三)人與自然的和諧
子曰:“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認為天是最高最大的,人們要順乎天,與天相和諧。古代人們也常說:“天人合壹”,孔子又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認識到自然規律是外在於人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不僅如此,孔子還認為人類社會的道德源於天的偉大品性,“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禮記?孔子閑居》)。“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心中的喜、怒、哀、樂在沒有表現出來時,可以稱做中;發出來而又都符合禮儀分寸,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是天下的***通大道。如果能做到中與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萬物就發育生長了。孟子也提出了可持續性的觀念,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說,只要不違背農時,糧食就食用不盡,只要不用“罟”(網眼很小的魚網)去捕魚,魚鱉就會享用不盡,只要按照時令砍伐樹木,樹木資源就可用之不盡.因此,人們應該自覺的把天運行的自然規律及其偉大品性轉化為人類社會行為道德規範。
以孔子思想為依托,結合社會生活現實,真正將道德規範轉化為人民的人生信念,在實踐中逐步實現人際和諧、社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對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非常必要且大有裨益的。如此才能使得“近者說,遠者來。”
二、老子和諧思想的概述
(壹)老子思想述要
(二)老子和諧思想分析
“道”是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老子的和諧思想就是以他的道論為基礎的,和諧是道的基本特征。
1、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和諧的
老子認為,道是本原,道生萬物,它包容壹切,統攝壹切,壹切事物統壹於道。是萬事萬物的總根源。道作為本原,是混然壹體的東西。老子指出:“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7]就是說, 道無處不在,恍恍惚惚,在無形之中有事物的影象;在依稀隱約之中有具體的物質;在深遠幽暗之中有真實的東西。按照老子的意思,要言之,道在表面上是無序的,但實質上卻是有序的,和諧的。所以老子又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2、道的內在構成——矛盾對立雙方是和諧的
老子認為道也顯示為事物之間及其內部的對立構成,他說:“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光而不耀。禍尚福之所倚,福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10]他還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1]這說明福與禍,正與奇,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這些矛盾,它們***處於壹個統壹體中,互為存在條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災禍,幸福依傍著它;幸福,災禍潛伏其中。上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老子認為,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這種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關系是壹種對成的關系,對成就是相反相成,這樣的對成還是和諧關系。因為老子認為即使有對立,矛盾兩方面仍相互依存,和諧***處,“沖氣以為和”[12] 。
3、道原則下的和諧的具體準則
老子進壹步提出了和諧的原則,即適度原則。它要求人們凡事都要適度、適中,不要過分,做到無過無不及;即達到壹個平衡點,壹個最佳狀態。
從上述普遍的適度原則出發進壹步引申出如下具體準則:第壹,“知止”、“知足”準則。老子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13]可見“知止”、“知足”的態度和原則對於人們保持與自然與他人的和諧有更大的意義。在物質利益面前若沒有壹種“知止”、“知足”的態度,就會妨礙和損害他人的利益,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老子“知止”、“知足”準則提示我們不要過多的挑剔苛求完美。過分的吝惜,壹定會造成巨大的耗費,過多的保藏壹定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受辱,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有危險,這樣的人可以長泰永存。第二,“去甚、去奢、去泰”準則。老子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贏;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14]其要旨是不要走極端,不要奢侈,不要過分。“去甚”是正確的,極端是偏離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發展趨勢。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兩端三部分,不論從空間角度看,還是從時間角度看,都是這樣。極是中心,也叫中極,兩端本來就是端,但是在前邊加個“極”字,可能是說,這個“端”是屬於“極”的。總之,偏離中心,離開軌道,就會走入歧途。第三,誠信準則。和諧是多種因素組成的,對於人際中的和諧,最基本的因素是信任。老子說:“美言不信,信言不美。”[15]老子強調“信”表明他認定誠信是人際關系的重要原則,通過美言與信言的區別,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深層次的道理,提示我們交往中要講誠信。信任和誠信是雙胞胎,付出的是誠信,收獲的就壹定是信任。能給對方壹份信任,換來的壹定是誠信。做到誠信,最簡單的操作就是不說假話,誠實守信。第四,“知和曰常”準則。老子說:“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可見老子強調知常,知常就是要尊重規律,不要妄為,否則則利令智昏,無所顧及,急功近利,損人害己。第五,“自然無為”準則。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16]可見他認為“無為”不是什麽都不做,並不是不為,而是含有不妄為的意思。“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17]老子認為“自然”就是允許人們按照自己的需要發展他的稟賦,使不同的意願得到和諧平衡。
二、老子和諧思想對建設現代和諧家庭的啟示
老子上述和諧思想對我們建設現代和諧家庭有極大的啟發。現代和諧家庭應有三層基本關系:壹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關系;二是和諧的心理關系;三是家庭與外界的和諧關系。老子和諧思想恰能提示我們正確處理好這三層基本關系,構建家庭和諧。
(壹)怎樣實現家庭成員人際關系的和諧
所謂的家庭人際關系,是指組成家庭的分子之間的關系。老子的和諧思想告訴我們處理這壹問題要堅持和諧原則,由老子思想引申而來的具體準則足以啟發我們實現家庭成員人際關系的和諧。結合家庭具體結構,可以將它分成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和諧的夫妻關系” 。老子陰陽和諧思想提示我們男女***處於壹個統壹體中,互為存在條件,相互依賴,相互依存。根據老子的和諧思想,筆者認為以下兩個方面是實現性別和諧的主要途徑:
第壹,兩性互補是實現性別和諧的主要動力。兩性互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壹是特質互補。即為兩類完全不同的性別,其生理、心理的構成自然不同,這種不同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無法替代。其二是角色互補。由於先天特質上的差異,以及後天社會文化的規範和導向,男女兩性在角色確立上有著約定俗成的慣性模式。我們既要在壹定程度上肯定這些角色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亦應根據變化了的時代條件與社會環境,賦予兩性多變的角色。老子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18]老子看到了主體互補的積極意義,他提醒我們要註意到兩性之間能力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難說有高下優劣之分,所以有互補的需要。
第二,兩性合作是實現性別和諧的重要支撐。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家庭生活、工作環境、還是公***生活,兩性合作都不可或缺。兩性合作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得最為豐富,亦最為復雜。要想使家庭生活和美幸福,處理好不同家庭成員間的兩性關系是關鍵。兩性之間若能夠營造出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圍,如何讓兩個具有不同身心特點的性別,能在同壹工作環境裏互相尊重、和諧相處,通力合作,這不僅關系到他們各自的身心健康、工作狀況,也直接影響實際的工作效果,波及各項事業的發展狀況。現在的家庭,打破了以往“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模式,大都***同承擔家庭責任和義務。多年來家庭生活形成的默契,但也會因生活小事發生矛盾,互相推委、互相指責和抱怨等,使矛盾不斷升級,這是不和諧的因素。老子的對立雙方和諧的思想告訴我們應當在對立之中尋找雙方的合作。另外,老子說:“輕則失根,躁則失君。”[19]“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20]等相關論述,以道觀之,以道處之,改變“以牙還牙”、“以怨抱怨”的心態,而抱怨以德。提示我們要像水壹樣滋潤萬物,默默地無私奉獻,而不求獲得任何回報。女方不願意做的事情,男方學著做,爭著去做。買菜、煮飯,要按飲食修真德要求去做。我們應當以“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21]為根基,然後,逐層遞進,推廣到千家萬戶。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女性地位在提高,對於和諧家庭的評價標準也應該以多種角度來衡量,對於兩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權益是否平等應該給予充分的考慮。在兩千多年前,老子曾說過“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與陽,要沖氣,“道沖,而用之或不盈”[22]方能成和,和氣致祥;壹個家庭是如此,方能家和萬事興。
2、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對於代際關系和諧的問題,大體說來,當代社會存在著家庭倫理和家庭價值觀這兩種偏差,而老子和諧思想對我們糾正這兩種偏差,實現代際和諧提供了如下啟示:
首先,對家庭倫理偏差導致的困擾的解決。中國傳統家庭倫理對代際關系正常的規範要求是“父慈子孝”,孝的觀念是中國家庭倫理的核心。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老人,撫育子女是中國家庭的傳統功能。但現在有些家庭對待老人卻視為包袱、累贅、冷如冰霜,不願盡贍養義務;還有人把老人當家中的傭人,臟活、累活都統統壓給老人。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把年幼的子女寵上了天,視為掌上明珠,結果造就出無數個“小皇帝”、“小公主”,使孩子養成貪婪、吝嗇、自私、霸道的不良習性。上述情況,違背了老子強調的“去甚、去奢、去泰”準則,所以我們必須戒除走極端,戒除奢侈,戒除過分,對待老人和孩子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老子教導人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23],就是知道滿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適可而止的就不危險。按照老子提出的適度原則,運用到家庭生活中就是對待孩子和老人都應該適度、適中,達到壹個平衡點,壹個最佳狀態。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和對老人過分的冷淡都是錯誤的,應該引起高度關註。
其次,對家庭價值觀偏差導致的困擾的解決。價值觀差異直接影響著代際關系,這主要體現在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子女的自我意識增強,下壹代開始重新認識上壹代的地位作用,價值觀念差異的擴大帶來了“代際”的深化。下壹代做事都以符合自己的誌趣為意向,這勢必會影響長輩的壹些權威。壹方面,“父為子綱”的觀念使壹部分家長對子女發號施令,包辦代替,甚至是獨攬壹切;另壹方面,未成年子女從心理上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和異己感,他們不服父母的管教,甚至相對抗。子女的對抗不僅給家庭帶來動蕩,也會給社會帶來危害。家庭中的暴力和父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等過分的期望,使不少子女不堪忍受而離家出走,最為激烈的是殘殺,如媒體上報道的關於學生殺害父母的案件[24]。子女常用“太極端了”,“太奢侈了”,“太過分了”等說法描繪父母的不良教育行為。對於因價值觀帶來的這種偏差,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準則,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另外,根據“自然無為”準則,老子主張允許每個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發展他的稟賦,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觀念;為了使不同的意願得到和諧平衡,他又提出了“無為”的觀念。老子自然無為的觀念,運用到家庭中,使要讓每個家庭成員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許特殊性、差異性的發展。也就是說允許個人人格和個人願望的充分發展,但不以伸展到別人的活動範圍為限。對於家長來說,無為觀念的啟示,就是要消除獨斷意誌和專斷行為的擴展,以阻止對孩子權利的脅迫和並吞。父母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之心,有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他們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家長應該行“無為”之教,協助、提示和引導孩子,而不“妄為”。
其三,建立“和諧的同輩關系”
大體來說,影響同輩關系和諧的因素可分為——缺乏心理溝通;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在這三個方面上,老子和諧思想都能給我們重要啟示:(1)因缺乏心理溝通導致的不和諧問題的解決。同輩在交往和互動的過程中,都必須認識到個體差異性的存在,且容忍這種差異,才能維持良好的關系。根據老子“矛盾兩方面的和諧”思想,要求同輩之間求同存異、互相尊敬,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敬人者,人恒敬之,這樣既有助於自我的發展,又有助於增強家庭的和諧,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圍。[25]同輩之間感情、興趣、愛好、談吐等若能自然交流或達到默契,則使人相處融洽,互慰互諒,家庭中充滿溫暖感;反之溝通不良,相互間平淡冷漠,則令人郁悶不暢。(2)因缺乏情感交流導致的不和諧問題的解決。情感的最基本的原動力似乎也是道,老子的“知和曰常”準則,長時期以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感情,成為人們生活的原動力,就是保持壹種自然而然的交流氣氛。情感交流主要通過動作、言語、表情、文字等方式進行。要求同輩成員都要有壹個積極、開朗、樂觀的情緒,特別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要能夠時時註意運用積極而富有生氣的言語、表情、動作感染其他成員,創造出快樂的家庭氣氛。(3)因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導致的不和諧問題的解決。家庭中同輩成員應該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做到相互融洽、相互理解。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傳統家庭領域出現了新的變化,人們的倫理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同輩關系。但我們相信,只要每個家庭成員從壹言壹行做起,本著“知止”、“知足”準則,多為自己的親人著想,少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做到“上善若水”,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但不和別人爭功爭名爭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遇事多溝通,同輩關系的和諧就壹定能實現。
(二)怎樣實現家庭成員的心理和諧
心理和諧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內容。人的心理和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構建和諧家庭,首先要有家庭成員的心理和諧。有心理問題是正常的,如何去自我調節才是主要的。因為心理活動的原動力源於自身,源於自發。只有保持心理的和諧,才能愉快、和諧、積極的工作、學習、生活。那麽心理和諧是怎樣表現的呢?
首先,表現為個體內部心理和諧。即個體內部心理成分(認知、情感、意誌、個性等)的協調統壹。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知常”,即言行壹致,表現自己真實的壹面。其次,表現為人事心理和諧。即人在處理事情時的冷靜、適度和樂觀,要“不爭”“知足”即每個家庭成員要有寬廣的心態和見識,互相理解忍讓。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三,表現為人際心理和諧。即人與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要“自然無為”而不妄為,善於“寧人”。心理和諧的人善於調節自己的心理,“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總之,對內協調和對外適應是心理和諧的集中表現。實現心理和諧就要堅持和諧原則,“無爭”、“無為”,即要有很大的包容心和忍讓心,不可以為壹點生活小事而傷家庭和諧。
(三)怎樣實現家庭與外界的和諧
根據老子和諧思想,實現家庭與外界的和諧包括如下兩個方面:
1、實現家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蘊涵著放棄以人類為中心的思想,它教導我們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自覺摒棄人類中心主義。在利用自然資源時,要堅持“知止”、“知足”準則,在遵循“道”的前提下,適度開發,合理利用。
2、建立和諧的外部人際關系
在處理人與人的關系時,要提倡寬和處事,互相尊重,平等友愛,融洽和諧,反對歧視、傷害人格;要“無欲”、“無為”、“無爭”,和諧相處,寬大為懷。和諧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形成的健康、舒適、愉快的關系,它包含人際之間的認同與接納、和善與友愛、團結與和睦。認同與接納是社會成員之間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內在要求,這種要求的內化主要依賴於我們每壹個人都要在意識上具有友善之情感,與人為善之態度,要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33]。這與老子主張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的思想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