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外形為圓形,兩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將整個標誌界劃為中心和外緣兩個部分,具有不斷外射擴展的視覺感受。中心部分由校名的英文三個首字母“H”“P”“U”構成,表達出標誌的主體內涵,形似燃燒的火炬,象征第壹所礦業高等學校承載著開采與傳遞光明的使命。字母“H”又形似壹部展開的書籍,象征學校濃郁的學術氛圍;字母“U”的造型極具動感,象征百年理工富有活力,正在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奮進。
外緣部分的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英兩種文字標出校名全稱,完整地表達、界定這壹標誌確定而專壹的使用範圍。中文選用毛澤東草書,取其飄逸飛動之勢,象征學校充滿生機;用英文標出校名,表達學校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的理念。
“1909”是學校創建年份,表明學校歷史悠久,在構圖上處於標誌的下部,寓意河南理工大學發源於焦作路礦學堂,也起到均衡視覺的作用。
校標選用穩重明快的藍色為基準色,表達出學校知識、科技與活力的特征。校標創意新穎,內涵深刻,造型明快,風格獨特。 明德任責
“明德任責”就是完善思想品德,勇於擔當重任。
明德,意為彰明和完善思想品德,語出《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見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任責,意為勇於擔當責任,語出《宋史》卷三百九十壹“此任責,非任怨也”,又見《王陽明全集》卷三“聖人各有憂民之念,而同其任責之心”;與中國傳統文化所提倡的“以天下為己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壹脈相承。
學校建校之初,即勉勵學生“為壹身計,則勉立修名;為豫生計,則謀臻樂利;為全國計,則圖進富強”,要求學生完善品德,以祖國富強為己任,努力學習。抗戰期間,學校又以“焦土抗戰,最後勝利屬於我;工程建設,當前責任不讓人”之氣概,激勵全體學人胸懷天下、勇擔重任。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更是要求學生融入時代洪流,誌存高遠,心懷大愛,好學力行,報效祖國。
大學最核心的任務是引導人、培養人、完善人,其使命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造就品德高尚、富有愛心與責任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明德任責”正彰顯出河南理工大學的品格與追求。 大愛精神
河南理工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追求壹種以人為本、博大無私的人文關懷,不斷創造壹種真誠、寬松、寬容、任責的校園環境,努力踐行壹種自覺自願、真心實意、光明磊落的“大愛”精神,形成學校文化傳統。
“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辦學精神
“自強不息”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依靠自己的力量頑強奮鬥,是壹種積極有為的進取精神,能夠使人安不懈、險不懼、勝不驕、敗不餒,銳意進取,勇爭壹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是自力圖強,永不懈怠;激勵振作,努力向上。
在百年辦學歷程中,學校歷經艱難困苦,顛沛流離,輾轉4省辦學,長期堅持在非省會中心城市面向艱苦行業辦學的方向,代代學人為學校發展、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百折不撓,奮發圖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現辦學規模、辦學層次、學科結構的跨越發展,鑄就“自強不息,奮發向上”辦學精神。
“好學力行”校風
“好學力行”,源於孔子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好學力行”要求學生首先須“好學”: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掌握紮實之專業知識和廣博之科學文化知識;既要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造,亦要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同時須“力行”:要求真務實,身體力行,勤奮敬業,努力做到學行合壹,知行合壹,將所學之文化知識、專業技能運用於生產和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之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品行優良、基礎紮實、善於思考、適應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好學力行”要求廣大教師須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
“嚴慈 嚴謹 嚴格”教風
嚴慈,即嚴厲慈愛,就是要求教師對學生做到嚴慈相濟,肩負起學生人生發展的引路人的神聖職責。
嚴謹,即嚴密謹慎,就是要求教師在治學上遵循科學精神,潛心研究,不囿古、不泥今,既尊重已有成果,又勇於創新,不懈探求科學真諦;做到專心治學,壹絲不茍,精益求精;做到以科學的知識武裝學生、以科學的精神感召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啟迪學生,培育出掌握正確思維方法和嚴謹做事態度的高素質人才。
嚴格,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嚴格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學基本規範,以高度的責任感嚴格要求學生,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學生,以滿腔的熱情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勤勉求是”學風
勤勉求是,就是勤奮學習,探求真理。
“勤奮務實,愛國愛校”辦學傳統
勤奮,指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實踐,刻苦努力、奮發有為。
務實,是指踏實的治學精神和工作作風,即追求實效、不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學問。
在百年辦學歷程中,河南理工大學代代學人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追求救國救民真理,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而鬥爭,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學校的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形成“愛國愛校”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