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戲 是安徽省四大漢族戲曲劇種之壹,原名拉魂腔,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它與山東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著壹定的血緣關系。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壹,她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
泗州戲的形成說法不壹,許多人認為它發源於蘇北海州壹帶,原是當地農民以“獵戶腔”和“太平歌”等民間曲調即興演唱的小戲,後傳入泗州(當時的州治今泗縣縣城,轄境約今安徽泗縣、五河、明光、江蘇泗洪、盱眙)並吸收當地民間演唱藝術,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戲。1920年前後,泗州戲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並開始進入城市。
泗州戲原稱“拉魂腔”,又叫“肘鼓子”。叫它“拉魂腔”,是因為它唱腔優美迷人。叫它“肘鼓子”,多數人以為是它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其實都說錯了。“肘鼓子”是由“周姑子”演變來的。
早先,在山東。邱、葛、張三位民間藝人,把當地許多動聽的民歌、小調和民間樂曲“太平調”、“獵戶腔”等揉合成壹種新的民間說唱,又分別傳說到皖北、魯南、蘇北,後來發展成為受人喜愛的泗州戲,柳琴戲,淮海戲。
單說當年邱門老師邱哥,單槍匹馬到安徽泗州壹帶演唱。由於他嗓音宏亮,唱腔好聽,表演傳神,再加上相貌英俊,待人隨和,很是招人喜愛。他走村串戶,上集趕會,許多男女老少跟著瞧、攆著聽,直唱得人們魂不附體、忘了寢食。
這壹天,周家集有個姓周的大戶人家為小姐過生曰,請邱哥去“唱堂會”。他在客廳唱,周家老爺起先只準小姐在繡樓上聽。哪知,小姐聽著聽著就下了樓,來到客廳的屏風後面聽。由於這位小姐平時愛好撫琴吟詩,所以她壹邊聽、壹邊就能跟著邱哥唱。大概是 老爺和客人們都聽迷了,小姐來了他們也沒發現,壹會兒唱完了,小姐除重賞他外,還在銀包裏偷偷夾了壹只玲瓏剔透的“玉斑鳩”(戴在手指上的玉器)。從此,這位周家姑娘經常和丫鬟壹起偷跑出去聽戲,還經常把自己的“私房”資助給邱哥添“行頭”、“買樂器”,這樣壹來二往,兩個漸漸地蒙生了愛慕之情。
在那舊社會,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周老爺知道此事,狠狠地教訓小姐壹頓:“妳是大家閨秀,金枝玉葉。怎能和壹挨門乞討的‘戲花子’接近呢!還把我的玉器偷給他,我看妳的魂被唱戲的拉去嘍!”壹氣之下,命家人連夜把邱哥趕出周家集。
邱哥壹走,四方謀生,去向不明。周家姑娘在繡樓上茶不思,飯不想,整天整夜地倚著樓窗哼著跟邱哥學的“拉魂腔”,呆呆地看著遠方。
小姐的心思瞞不過貼身丫鬟,在壹個風雨交加的夜裏,她買通家院,帶著小姐從後門逃出家園。她們歷盡艱辛,在泗州城附近找到了邱哥,結為百年之好。
這位周姑娘聰明好學,不久就能和邱哥同臺演唱小生小旦戲了。她那婉轉甜潤的唱腔。窈窕秀美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壹下子轟動了整個泗州。那才真的把聽戲的魂都拉去了呢!起先人們還叫不出這叫什麽調、什麽戲,就直呼演唱這個調的人名字。壹傳十、十傳百,就叫開了聽“周姑子調”。後來他們又就地取材,自制壹個兩根弦的土琵琶,就用那只“玉斑鳩”套在指頭上作為彈琵琶的撥片,以後又演變用竹子、牛角料子制成, 。
泗州戲有傳統大戲八十多個,小戲和折戲六十多種。泗州戲的唱腔隨意性很強,演員可以根據自身嗓音條件隨意發揮,故名“怡心調”。男腔粗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轉悠揚,結尾處多翻高八度拉腔,明麗潑辣,動人魂魄。其伴奏樂器以土琵琶為主,輔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鑼、鐃鈸、小鑼四大件打擊樂器。
泗州戲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頭、小頭、醜等幾類,其表演在說唱基礎上大量吸收民間的“壓花場”、“小車舞”、“旱船舞”、“花燈舞”、“跑驢”等舞蹈表演形式,演出時有許多獨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臺角、旋風式、剪子股、仙鶴走、百馬大戰、抽梁換柱、燕子撥泥、懷中抱月、鳳凰雙展翅等,演員必須註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協調與配合。
蚌埠市還有許多民間劇團,是靠事主家和大隊包戲的錢,大部分演員都40多歲,但他們唱腔優美生動,壹般在鳳陽縣,懷遠縣,五河縣等等壹些縣鎮演出,像楊華、馬繼英、劉兆霞、孫鳳華、張曉輝等等壹些演員深受觀眾喜愛!
泗州戲舊稱『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劇種之壹。流行於安徽北部、蘇北及魯南等地區,約有200多年歷史。據傳與江蘇、山東的柳琴戲同出壹源。因其藝術形成與發展的主要時期在泗州,解放後為體現劇種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戲。 泗州戲是由民間說唱以展起來的比較典型的板腔體唱腔劇種。其唱腔南、北方風格交融,婉約與豪放並蓄。尤其是女聲唱腔,婉轉揉情、優美動人。被群眾稱譽為『有拉魂的魅力』。泗州戲的藝術表演以『壓花場』為基礎,分『單壓』和『雙 壓』兩種,具有明快爽朗、粗獷有力的鮮明特色。 泗州戲劇目豐富,如傳統劇目
泗州戲
《大書觀》 、 《三蜷寒橋》 、 《樊梨花點兵》 、 《走娘家》 、 《拾棉花》 、 《喝面葉》等長期盛演不衰。
早期的泗州戲,是壹種近似說唱的簡單戲劇形式。它從壹人敲板演唱“小篇子”(簡單的生活小故事),壹人用柳葉琴伴奏的“唱門子”(沿門賣唱),逐漸發展為“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小戲班。他們以柳葉琴(亦稱土琵琶)、梆子、小鑼伴奏,並加人聲幫腔,但仍十分簡陋,只能在農村“跑坡”唱“地攤子”。後來出現女演員,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發展。直到1920年前後,才有固定的班社正式登臺演唱。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開始在城市舞臺流動演出。現有 8個專業劇團。由於泗州戲具有活潑、動聽、通俗和鄉土氣息濃郁等特點,在淮北、淮南及江蘇北部壹些地區極為盛行,業余劇團遍布城鎮和農村。
泗州戲的唱腔相當自由,在壹定基調的旋律基礎上,演員可以根據劇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靈活掌握節奏的快慢、緩急和曲調強弱、高低,自由運用各種花腔調門,盡情發揮各自的特長,藝人稱為“弦包音”(即絲弦伴奏必須跟著唱腔走),也叫“怡心調”(根據劇情自由變換腔調)。在發展過程中,創造、積累了不少曲調,特別是女聲唱腔,尾聲翻高 8度,委婉盡致,動人心魄,故有“拉魂腔”之稱。曲調板式有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流水板)、數板(垛板)、緊板等。在同壹板式中,唱腔變化相當豐富,僅慢板就有柔腔(又名連環花腔)、含腔、射腔、哭腔、停腔、葉裏藏花、老公調、壹喲調、撩也子(又名送腔)等10多種。伴奏以柳葉琴、三弦等彈撥樂器為主,輔以笙、二胡、大胡以及笛子、嗩吶等。打擊樂器和鑼鼓點,大都來自京劇和梆子戲。
泗州戲擅長演唱農村題材的生活小戲和現代戲,它的表演是在舞蹈“壓花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壓花場”有許多獨特的舞蹈身段和步法,如四臺角、旋風式、百馬大戰、燕子撥泥、鳳凰雙展翅等,質樸而又富有鄉土氣息。傳統劇目:小戲有《跑窯》 、 《小書房》 、 《借妻》 、 《站花墻》 、 《拙大姐》等80多出;大戲有《皮秀英四告》 、 《大花園》 、 《羅鞋記》 、 《絨花記》等50本。較有影響的劇目為經過整理的傳統戲《三踡寒橋》 、 《楊八姐救兄》 、 《拾棉花》 、 《走娘家》 、 《打幹棒》和創作的現代戲《結婚之前》 、 《兩面紅旗》 、 《婚案》等,其中《拾棉花》已攝制成影片。名演員有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等。
說法不壹,許多人認為它發源於蘇北海州壹帶,原是當地農民以獵戶腔和太平歌等民間曲調即興演唱的小戲,後傳入泗州並吸收當地民間演唱藝術,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戲。1920年前後,泗州戲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並開始進入城市。 安徽泗州戲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和所有的民間小戲壹樣,早期的泗州戲表演形式非常簡單。最初是壹個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顯的說唱和沿門乞討的痕跡。後來發展為有八、九個人合作的小戲班。有所謂七忙八不忙,九個人看戲房的說法早期的演出以柳葉琴、俗稱土琵琶,外帶梆子、小鑼伴奏。以幫腔彌補音樂氣氛的單調。直到上個世紀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劇場演出。老藝人徐步俊、魏月華、馬蘭玉等人進入皖北交通樞紐城市蚌埠的演出,壹般視為是泗州戲的正式進城。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的泗縣、靈璧、五河、鳳陽曾組織泗州戲藝人排練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壹批密切聯系抗日鬥爭現實的小劇目。這些經歷使得泗州戲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舉行的華東地區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泗州戲以《拾棉花》、《打幹棒》、《攔馬》和《結婚之前》四個劇目到會參演。其中,生活小戲《拾棉花》因其濃郁的喜劇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備受歡迎。這壹次的華東匯演,推出了泗州戲建國後第壹代擔綱演員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等。
1956年,在安徽省第壹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泗州戲又推出了現代戲《女社長》和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打孟良》、《井臺會》、《鬧菜園》等壹批劇目。使泗州戲在安徽的戲曲舞臺上大放光芒,成為眾多安徽戲曲劇種中引人註目的劇種之壹。進入新時期以來,泗州戲又再次煥發青春,排演了《摔豬盆》、《懶大嫂》、《拙大姐》、《花狗子離婚》、《八月桂》、《鄉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濃厚或緊扣時代脈搏的精彩小戲,成為淮北平原上壹支活躍的戲曲生力軍。《老板娘》壹劇表現下崗女工自謀職業是的種種心理障礙。從題材上說,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反映了泗州戲表現現實生活的主動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