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是我國的立足之本,其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盡管我國是壹個農業大國,但還不能稱為壹個農業強國,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農業經濟,我國在農業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技術等方面都與之相差較遠,加之我國土地資源相對不夠集中等因素都在壹定程度上對我國農業經濟造成制約。由此可知,大力發展我國農業經濟刻不容緩,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與世界接軌的必然要求。
1我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之壹的農業經濟,不僅在保證社會安定的基礎上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還在實現社會公平效益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自古就以農業大國的形象屹立於世界,壹旦農業經濟落後勢必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進而影響我國的國際地位。另外,我國農業人口比率遠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就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結果可知,我國農業人口占據全國人口總數的50.32%,農業勞動力市場十分廣闊。鑒於此,可知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所在。中央對“三農”問題尤為重視,並在十八大上明確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為核心目標,以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為動力,著力強化政策、科技、設施、人才和體制支撐,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促進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開展,持續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業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農村經濟良好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農業經濟在我國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且結合我國現階段處於並將在很長壹段時間內處於發展中國家的階段,以農業經濟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國民經濟發展任重而道遠,只有通過創新農業技術和模式來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才是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進而才能從根本上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2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
2.1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呈現出飛速發展狀態,壹些較發達地區已初步實現現代化農業經濟,然而完善的農業經濟需要與之相應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政策制度尚存缺陷,有待完善。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壹是勞動力,目前我國農業人口比例依然較大,其社保制度相對以前來說大為改善,但依然不夠健全,還處於探索階段,甚至壹些落後地區的農村養老有形無實,這使農業勞動力無法安心於農業生產,壹部分年輕勞動力放棄農業而進城務工,阻礙了農業經濟發展。由於我國今年來比較重視工業化生產,使得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視精力分配較少,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程度相對與工業來說較為緩慢。農業經濟結構在比較單壹,網絡化也較差,使農產品的市場擴展受到阻礙。較為薄弱的農業基礎設施如農村道路質量低、無法承載大型載重車輛等問題,農田灌溉水質較低,電力較低等問題都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阻礙,另外信息化覆蓋面不夠也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2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所遇問題的原因分析
首先,傳統模式的生產經營是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較慢的直接因素。由於區域性所形成的農業發展水平差異充分說明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區別,在發達地區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效益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而壹些落後地區則依然受到傳統自然經濟影響而進步緩慢。其次,國家對現代化農業的導向性不夠,盡管政府已經出臺壹系列的惠農政策與制度,但在實際實施中並未像計劃壹般順利。加之壹些農村黨組織相對不夠健全完善,整體觀念和綜合素質較低,使村級建設發展較慢,進而影響惠農政策等的執行,致使農業經濟發展受阻。
3我國未來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
建立現代化農業經濟體系是時代的要求,只有著力將我國農業經濟打造為具有市場化、科學化、商品化以及集約化的現代農業特點才能高效快速地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放眼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經濟,其均有適應自我國情與發展狀況的特點,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分析可知,只有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道路才是發展之道,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對土地資源等進行科學有效的利用。
3.1我國未來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農業經濟
隨著我國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土地資源廣泛開發,二者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凸顯出來,土地與環境資源保護已越來越被重視起來,科學合理地對資源進行可持續利用,並在此基礎上研發多品種農業經濟作物來實現生態農業經濟目標。並通過以農業經濟為核心來開發周邊產品,如農業觀光旅遊、農作物文化節等項目,以此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充分開發利用,進而平衡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同時也是我國生態農業經濟轉向新階段的標誌。
3.2多元化立體化農業經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趨勢
所謂立體化農業經濟,就是將生產空間劃分出空間層次結構,分別在廣泛性、深度和高度等不同層次的空間開展相應的農業經濟項目,以對農業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利用。這種多元化的立體農業經濟模式相較於傳統平面型農業有效降低了生產投資成本並成功使各層次間的多種農產品供需形成良性內部循環,並且壹些項目搭配還能夠提高農產品在加工、儲藏、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中的價值。
3.3我國未來發展將趨向於科學化集約型的農業經濟
集約型農業經濟指在壹定面積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通過采用較先進的技術措施來進行精耕細作的農業經營方式。集約型農業經濟大致分為勞動集約、技術集約和資金集約三大類,結合我國國情來看,多以勞動集約和技術集約為主,資金集約則依然還在進行試點實驗中。勞動集約有效地解決了我國農村勞動力剩余的問題,為社會安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技術集約則有效提升了勞動力的知識與技能水平,實現了農業經濟的勞動技術集約化,生產意識生態化,生產設備的科技化以及農產品的市場化。我國農業經濟目前已走在高效高產的道路上,全面實現科學化集約型農業經濟勢在必行。
4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作為壹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所在,只有有效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才能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和世界地位大幅提升。以下針對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提出幾點建議。
4.1堅持實行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經濟發展措施,並進行產業化經營管理
中國特色的農業經濟發展,就是結合我國國情與基本情況,將現代化技術運用到農業經濟建設中去,通過先進的現代科技來對農業加以改造、對新型農作物加以研發來提升現代農業體系、用現代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來管理引領農業經濟發展,加大力度提升我國農業的水利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進而促進農業經濟各因素如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以此提升農業經濟的總體效益和競爭力。農業產業化經營管理需要通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和經營模式來更好地促進農業生產效率提高步伐,進而提升農業經濟效益,是有效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產業化力量不僅能充分發揮擴大農業市場、發揮市場經濟優勢,更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的深化。農業產出率和利用率的不斷提高能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這大大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步伐。
4.2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積極推進城鄉壹體化建設
隨著科技在農業中的應用,其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經濟的關鍵因素。科技興農戰略在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能進壹步創新農業體系並深化農業科技體制的變革。鑒於此,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創新速度以保證農業技術的研究創新能使科技發展適應農業發展需求,與此同時還應定期開展農業科技培訓、交流與推廣活動,將新技術新觀念滲透到壹些落後地區中去,來確保我國農業經濟的全面進步發展。積極推進城鄉壹體化建設不僅是實現現代化農業經濟的基礎與前提,還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了“三農”問題。通過城鄉發展力度的加大和有效統籌,配以各種惠農政策的實施,能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到現代化農業建設進程中來,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的***同發展與繁榮,為未來成熟的現代化農業經濟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我國只有重視並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才能有效提高國民經濟水平,並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堅持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道路,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生態化發展並配以立體化集約化經營管理先進觀念,將推動我國盡快邁向成熟的現代化農業經濟道路。
參考文獻:
[1]唐勇.淺析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及現狀[J].農業經濟,2012-04-15.
[2]關明文.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分析[J].農業經濟,2013-02-15.
[3]許衛星.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安徽農業科學,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