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昆劇,又稱溫州昆劇,是流行在以溫州為中心的浙南地區的壹個昆劇流派。明萬歷年間(1573壹1619)昆劇傳入溫州後,和溫州的戲曲聲腔互相融合,逐漸形成這個地方劇種。
永昆的聲腔,既有與蘇昆同牌同調,也有同牌異調和獨有曲牌。演唱中不受傳統聯套宮 調規律限制,可以同宮異調聯套,甚至在某壹曲牌中間轉調,呈現極大靈活性和豐富性。在打擊樂方面也保存了較為古樸的民間鑼鼓點。腳色最初有小生、正生、當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戲,稱“八腳頭”。後發展到13腳。表演藝術古樸、自然、明快、講究生活真實。醜角道白多用溫州方言。
永昆劇目大小約120多個,有《荊釵》、《白兔》、《殺狗》、《琵琶》、《金印》、《繡襦》、《八義》 等;尚有李漁作品七種和壹批獨有劇目。
四明南詞 也叫“四明文書”。曲藝的壹種。用寧波方言說唱的彈詞。流行於浙江寧波壹帶。原為文人的業余演唱,清末出現專業藝人。早期為按生、旦、凈、末等分角色演唱,後發展為壹人自彈三弦演唱,壹人打揚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詞為七字句。傳統書目均為長篇,有《珍珠塔》、《玉蜻蜓》、《雙剪發》等三十余部。
曾稱“寧波文書”。系宋代的陶真,明代的彈詞衍變而成的浙江曲種,流傳至寧波城區和郊縣。清末至民國初期為鼎盛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衰落。1958年原寧波曲藝團曾建立四明南詞演出隊,後因“文革”而夭折。八十年代有著名老藝人作展覽性演出。2000年曾由寧波市群眾藝術館組織經改革的開篇形式演出(為業余組合,演唱形式已改變)。四明南詞用寧波地方語言說唱,以唱為主,演唱者自奏自唱,唱詞講究平仄格律,曲調有“上中下韻”之分,“賦調”“詞調”為基本曲調,其唱腔對甬劇和寧波走書有較大的影響。演出形式分單檔、雙檔、三人檔、五人檔、七人檔、九人檔、十壹人檔。曲目分開篇、長篇兩類,傳統長篇曲目有《雨雪亭》等10余部,已失傳。現僅存壹、兩位老藝人在世,曲種瀕臨消亡。 補充回答: 杭劇,又名武林班,用杭州話演唱,杭州地方戲曲劇種,源於宣卷(宣講寶卷的簡稱)。宣卷始於元明時,流行於江浙地區,宣唱的曲調稱宣卷調,無樂器伴奏,僅以木魚擊拍,壹人獨唱,眾人合唱壹句尾聲“南無阿彌陀佛”,內容多勸人為善。由於曲調、詞句通俗,易被群眾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為杭州織綢工人自我娛樂的壹種說唱形式,並逐漸在杭城內外廣為流行。
民國12年(1923年),宣卷愛好者、織綢工人裘逢春、方吉鵬、蔣錦芳、金月紅、趙炳泉等,將宣卷演唱搬上舞臺,並組成民樂社,推舉何品三為班主,排演以杭州民間故事改編的《賣油郎獨占花魁女》。曲調除宣卷外,又采用揚州清音中的“梳妝臺”等唱腔,以胡琴、三弦、小鑼、鼓板伴奏。13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遊藝場公演,深受歡迎,人稱化妝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乃定名為武林班,此即杭劇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