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流行於江淮地區和上海。清代中葉由蘇北淮陰、鹽城、阜寧壹帶勞動號子和田歌演變為沿門賣唱的“門談詞”,後與農村社戲(香火戲)結合,形成江北小戲。進入城市後,通過吸收徽劇“靠把調”和其他民間曲調,並受到京劇影響,得到發展。
1912年進入上海,受到蘇北籍群眾歡迎。1932年湧現第壹批女演員。1942年蘇北抗日根據地各級文工團多演淮劇,並成立淮戲研究組。主要曲調有老淮調、老拉調、下河調、靠把調、自由調等。
淮劇的傳統劇目
早期的生活小戲《對舌》、《趕腳》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嶽飛》、《狀元袍》等。
整理演出的傳統劇目有《三女搶板》、《女審》(已攝制成影片)、《探寒窯》等,創作演出的現代劇目有《海港的早晨》、《金色的教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