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說有壹年清明節,太平天國的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至壹片農地。這時,壹位農民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壹起耕地。清兵沒有抓到人,便在附近的村莊設崗哨,檢查每壹個進出村的人,防止有人給陳太平帶食物吃。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麽東西給陳太平吃時不小心在艾草上摔了壹跤。頓時,他計上心頭。農民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幹凈並煮爛,然後將青色的艾草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壹個個青色的米團子。最後,把青色的米團子放在青草裏,混過了村口檢查的哨兵。
陳太平吃了青色的米團後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很好吃。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返回軍營。後來,陳太平將這種吃法教給所有將士,隨之,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2、清明是我國民間的壹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
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據《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每到清明節這壹天,無 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這壹天, 掃墓是最重要的活動。不過至今在我國壹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飯的習俗。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有壹個年輕美貌的妃子驪姬。她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將來繼承皇位, 就用毒計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逃離了晉國, 壹路上受盡屈辱。有壹次,重耳因為饑餓暈倒了,大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壹塊肉, 用火烤熟後捧給重耳吃。就這樣,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終於在 19 年後回到了晉國,重耳後來成為歷史上很有名的晉文公。
後來重耳做了國君,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受封,帶母親隱居綿山去了。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想逼介子推帶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壹天禁止山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3、相傳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壹統天下後想要回到老家祭拜父母,但是由於連年戰爭,使祠堂周圍長滿雜草,破損不堪。雖然部下翻了個遍,可直到黃昏也沒有找到劉邦父母的碑牌。
最後,劉邦沒辦法,開始請求神明。他從衣袖裏拿出壹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捏在手中。劉邦向上蒼禱告說:“希望爹娘在天有靈,如果有紙片落在哪壹塊碑上連風都吹不動,那就是爹娘的。”說完,劉邦把紙片拋向空中。
果然,有壹片紙片落在壹塊斷掉的碑牌上,無論風怎麽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壹瞧,上面真的刻有壹個劉字。
清明節古代的傳統習俗
1、“燒包袱”
所謂“包袱“,就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在南紙店買來所謂“包袱皮“,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燒香秉燭,行禮後在門外焚化。試想,現在的人們如能根據自身情況和時間安排,認同壹些在家中祭奠的舊俗,可能就會大大緩解每年掃墓路上的擁堵,節約大量的社會資源。
2、寒食節
寒食節就是在清明節的前壹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壹。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今天,在清明節風俗中,沿襲下來的似乎只有掃墓了,其實,清明節還有壹些“老講究“呢。
3、戴柳
過去掃墓的壹個重要環節便就是戴柳。“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清明的柳文化,有插柳於墳的,也有折枝插在門前的,還有將柳條插在轎子或者兒童衣襟上的,因為柳樹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試想,今天掃墓的人們如果都有插柳種樹的習慣,年年清明,不知道要染綠多少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