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滿族的服飾直接承襲了女真人的習俗,其袍、褂、馬甲、鞋等都獨具民族特色。男子的旗袍是圓領窄袖,向右側撚襟,衣擺四面開衩,有扣袢,束腰帶,俗稱“箭衣”,多為官吏將士所服。不開衩的袍為便服,多為平民所服。女子旗袍在領口、衣襟、袖口等處鑲花邊,大方得體,可充分顯示女子的曲線美,現為中國各族婦女所喜穿。因季節不同,袍有皮、棉、單、夾、紗之別。套在袍外的褂,長僅及腰,袖長及肘,袖口平齊寬大,俗稱馬褂。內穿袍,外著褂,是清代滿族的主要禮服。馬甲又稱坎肩,有大襟、對襟、琵琶襟之區別,俗為“巴圖魯坎肩”,現已為各族人民所喜穿。滿族最具特色的鞋是靰鞡,它用野獸皮或豬皮、牛皮制成,前平、後圓、口方。舊時,內蒙古東部區滿族多有穿者。滿族婦女從不裹腳,其鞋履有靴、平底布鞋和“花盆底”鞋。所謂花盆底鞋即是在鞋底的中部裝有前平後圓的馬蹄形木底,高三至四寸,鞋面多有五彩刺繡並鑲飾各種珠寶。舊時,在綏遠城和十家滿族鄉婦女中十分流行。冠帽分禮帽和便帽。禮帽為有地位者所戴,分冬季的暖帽和夏季的涼帽。平民多戴用六瓣布合封的“瓜皮帽”,莊田上的農民則戴氈帽。
飲食。清代以來,隨著經濟生活的改善,滿族飲食的種類、制作方法也不斷豐富。內蒙古滿族以白面、小米、黍子、糜子、玉米、高粱、蓧面、蕎面等為主食。主食的特點是喜歡面食、粘食,味尚甜和酸,且種類繁多。以綏遠城為代表的西部區滿族喜食面條、花卷、白面餑餑、黃米面炸糕、糜子面酸餑餑、薩其瑪、蓧面、蕎面饸饹和小米粥。以十家滿族鄉為代表的東部區滿族喜食豆面餑餑、菠蘿葉餑餑、蘇子葉餑餑、粘米餑餑(粘豆包)、搓條餑餑、烙春餅、哎吉格餑(凍餃子)、玉米面發糕和高粱米。滿族屯滿族自清代至今從事遊牧業,故以肉類為主食,輔以米、面和奶制品等,其最具民族特點的飲食是“小肉粥”。做法是:將豬肉或羊肉切成小丁,放入鍋中炒至變色,然後添湯加調料,再將洗凈的小米或高粱米放入鍋中用慢火煮熟即可。在敬佛和祭祖日必與親朋好友***食小肉粥。
滿族的菜肴以肉食為主,但忌食狗肉。菜肴的烹調方法很多,主要是煮、燉、熬、燒、炒等。東部區滿族喜食豬肉粉條燉大鍋、白肉血腸、火鍋(包括白肉火鍋、什錦火鍋、以魚為主的菊花火鍋等)、豬皮凍、各類野味、燉酸菜、生菜(小蔥、黃瓜、白菜心、蘿蔔等)蘸醬等。西部區滿族喜食大燴菜、豆芽菜、羊肉釀茄子、拌涼菜、涼粉、土豆燉羊肉、羊肉酸菜炒粉、涮羊肉、各類炒菜等。早點則喜食燒賣、豆漿、羊雜碎等。
居住。清代以來,滿族最具民族特點的房舍為泥墻草房。民間稱滿族的居舍是“口袋房、卍(萬)字炕、煙囪立在地面上”,極其生動地概括了滿族房屋樣式的特點。內蒙古東部區滿族至今仍然這樣居住,其中尤以滿族屯為代表。其形制為:墻壁多為夯土或土坯築成,中間有木柱,四壁用草泥抹平;房頂多起脊式,呈馬鞍形,在木椽上先鋪壹層木板,然後用草苫蓋房頂,厚約二尺,再用繩索縱橫交錯把草固定好,為防大風吹走苫草,還需在房脊四周置壹壓草的木架。壹般家庭的居室為三至五間,坐北朝南。居室大多在最東面壹間的南側開房門,五居室大多在東起第二間開門,形似口袋,故俗稱“口袋房”。也有在三間或五間居中壹間開門者,俗稱“對面屋”。開門的壹間稱外屋,因有竈臺,又稱廚房;左右兩側的房間稱裏屋,為臥室。裏屋南北設有火炕,西間山墻下有壹連接南北炕的窄炕。故屋內南、西、北三炕呈“匚”形,俗稱萬字炕。西墻上置有供奉祖宗的板匣,內藏有家譜、影像、祭器等。居室外東西兩側立有與火炕相通的煙囪,滿語稱“呼蘭”。煙囪高過屋檐二至三尺,多為中空的圓木制成,裏外抹黃泥,也有的用土坯堆砌而成。房屋的門、窗很有特點。木板門的上部是類似窗欞式的小木格,下部安裝木板。門樞在左側,上下套在木結構的榫槽內,向外開門。窗戶分上下兩扇,上扇可向屋裏開啟,窗欞有橫格、豎格、方格、菱形格等;下扇為豎著的二格、三格或玻璃窗,裝在窗框的榫槽內,平時不開。門和窗戶的欞格外側,均糊以麻紙,這就是堪稱東北三大怪之壹的“窗戶紙糊在外”。院子四周立有木柵,俗稱“障子”。以障子圍成的院落,前有院門,穿以橫木為啟閉。在院內東西兩側,建有倉房和牲畜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