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父子山的太子接太王

父子山的太子接太王

陽新縣太子鎮傳統的大型民俗活動“接大王”不僅吸引了太子鎮、大王鎮、氵韋源口鎮周邊等地村民觀看,也吸引了湖北省群藝館副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部主任、《文藝指導》雜誌主編朱林飛,黃石群藝館和黃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的負責人等壹行數人專程來太子鎮對“接大王”民俗活動進行了為期4天的現場考察。奇特的習俗  據有關史料記載,太子鎮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政權初建,如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了,該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  每年農歷十月十五,太子鎮李、徐、黃、費、何五姓數萬人,***同敬奉壹個神靈偶像“大(音代)王”,他們按照自然村情況分設8個供奉場所,稱作“八案”,輪流供奉這位“大王”壹年,平日香火不斷,春節期間隆重祭祀,有的大姓還要唱幾天大戲。“接大王”活動每年從農歷十月十二開始,送的壹方要請道士做3天功德道場,接的壹方於農歷十月十五組織本村族姓隊伍,掣三角大王旗騎馬列隊,“大王”乘的是十六擡大轎,“皇帝”、“皇後”前方開道,後隨100多匹馬,馬上乘坐著古妝打扮濃妝艷抹的少男少女們。所到之處,沿途鞭炮聲不斷,鑼鼓開道,人山人海,形同皇帝出宮,綿延數公裏,浩浩蕩蕩,十分熱鬧,吸引無數村民駐足圍觀。  為考察這種地域特色明顯、內容豐富而獨特的大型民俗活動,11月11日晚,記者也專程趕到陽新太子鎮。據村民介紹,在當地民間有壹個古老的傳說:800多年前,生活在太子鎮壹帶的李、徐、黃、費、何五姓壹些人乘船去繳稅糧,因大雪封凍,以致誤了期限,而且稅糧也被大家吃出了虧空,情勢緊急。此時隨船漂動壹段木頭,上面寫有“石敬瑭”3個字。於是大家便以手擊船禱告說:“石敬瑭啊石敬瑭,請您幫助交皇糧;要是交糧能過關,子子孫孫敬大王。”結果霎時河水解凍,虧空補齊。人們便把那壹段木頭雕成神像,尊之敬之,相沿成習,千百年來,年年相襲,世代傳承至今。“接大王”之謎  石敬瑭何許人也?  翻開中國歷史,原來石敬瑭是五代時期後晉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獨壹份的“兒皇帝”,其祖先為中亞人,原為後唐駙馬,後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便向契丹求援。石敬瑭滅後唐後,建立後晉,割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使中原地區喪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每年納歲絹三十萬匹,並向比他小10歲的遼太宗契丹主耶律德光稱自己為“兒皇帝”,耶律德光為“父皇帝”。當時“朝野鹹以為恥”,直到現代還有史家斥之為“醜惡無以復加”。  故此,後世史家壹般認為石敬瑭是漢奸,為宋朝因不能守長城而積弱,以至日後亡國負責。不過,也有史學家指出,石氏不可被稱為漢奸,原因是他本來就是胡人(沙陀人,突厥族的壹個支系),石敬瑭行兒皇帝之禮亦是遊牧民族之習慣。  如此名聲狼籍的“兒皇帝”,如何成為當地備受禮敬的“大王”呢?  對此,有學者和民俗專家認為,石敬瑭在位僅6年便壹命嗚呼了,而且他的實際轄區只限於黃河流域,南邊基本未過淮河,所以不管是就空間或時間來說,影響都非常有限。也有專家認為,“接大王”是富河北岸的太子、大王、氵韋源口、三溪、富水等地流傳的壹種祭祀地方自然神的大型禳祈活動。相傳有十幾位興國人,將壹船救荒的糧食從圻州運過長江重返興國時,船至江心被浪掀翻,危急中,船上人向天祈禱說:“請江神保佑興國饑民救命糧,您若顯靈救苦難,我們奉您為大王永世坐金轎,打馬遊街唱逍遙。”巧的是,禱告壹會,忽從上流江中漂來壹根大杉木,足有八丈長,三丈寬,內裝壹大堆糧食,並靠攏落水者,讓他們壹個個爬進杉木倉內。當他們上岸後,發現糧食壹斤也沒少,不過,神奇的是這根杉木靠岸後,變成了壹個巨大的鵝卵石。他們將鵝卵石帶回家,作為救命之神供奉在壹姓的宗堂上。消息傳開,這帶百姓無論什麽姓族,都爭著供奉這塊石頭。因此,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十五這壹天都要舉行“接大王”活動,並依村(土+彎)排序輪流供奉。  那麽,“接大王”與石敬瑭有沒有關系呢?如果有,它怎麽只影響到太子壹帶呢?五姓中為何沒有石姓呢?他們又怎麽會接受如此厚重的禮敬呢?特別是在“接大王”中,為什麽會有100多匹馬組成壹個龐大的馬隊呢?這在江南地區民俗活動中是十分少見的。  石敬瑭後裔?在太子鎮大屋李村禮拜現場,記者發現,“接大王”活動,先由壹個姓族歡送,另壹個姓族接迎;“大王”的偶像取用木雕的神像,用紅色綢布包藏,嚴禁“世人眼”,後置神轎內,按姓族輪換供奉,並與家神享有同等的“人間煙饗”待遇。同時按各村族姓輪流分工接送,接送之時,傾族出動,通宵達旦,盡娛盡饗。村民爭相靠近“大王”,有的點香祈福,有的手執紅色綢帶以沾吉氣。  為了弄清“接大王”的歷史淵源,記者現場采訪了很多村民,對於為什麽供奉石敬瑭,村民都無法說出其中的原委,記者想起湖北省群眾藝術館研究館員韓致中的壹篇文章《積極引導,移風易俗》。他認為,太子鎮屬鄂東地區,為稻作區,通常都以水牛耕種,不養騾馬。可是“接大王”時,卻以馬隊為重要角色,而且騎馬者包括女性。另外,太子壹帶只要是紅喜事大都是離不開馬的,以致在婚俗中仍有新娘進洞房要過馬鞍,這顯然是遊牧民族的遺風,有遊牧民族特征。而石敬瑭為沙陀人,正是半遊牧民族。他推斷,這壹地區可能有遷移而來的石敬瑭後裔。  文章還介紹,後晉亡後,石敬瑭的後裔大都被俘,押送至遼國後方軟禁。其中,有壹子兩孫“不知其所終”。然而,石姓並非在“接大王”的五姓之中,而這五姓家譜上也都記載得很明白,他們都是在明代初年才從江西遷來的;而且各有祠堂敬其始祖,怎麽能容忍“大王”“鳩占鵲巢”,硬充自家的祖先呢?那麽,石敬瑭的後裔居住於何處呢﹖ 他大膽推測,在南距太子鎮不遠的大箕鋪鎮、白沙鎮壹帶,居住著***約五六萬人口的石姓人家。其中的石應高村為其中心,曾建有石敬瑭廟,當為石氏族裔。  當然,這只是壹種推斷,仔細推敲,其中還有不少疑點,並無證據表明石氏族裔遷移至此,如果真的像韓先生說的那樣,為什麽五姓中唯獨沒有石姓呢?難道其中還有其他的隱情?  能否申請“非遺”?  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中,黃石陽新壹縣就有采茶戲、布貼兩項入選。那麽影響最大的“接大王”是否能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據陽新縣文化館李祥斌介紹,他們正在積極將“接大王”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柯小傑為記者提供了壹份資料:今年8月,在湖北省舉辦了“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會上有很多民俗專家和學者針對太子“接大王”民俗活動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專家與學者認為敬奉石敬瑭不應該,因為他是大賣國賊,是民俗中的“糟粕”,沒什麽價值,但可作為研究對象。  但也有學者與專家持有不同的見解,如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陳建憲認為,壹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果只作檔案式的保留和研究,就不必作價值判斷,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特點就是活態傳承,這就不能不有所選擇,並不是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與時代精神契合,但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精華與糟粕的判斷要慎重。他說:“我們要保留有價值的東西,不能以單壹的價值去評判,要經過細致和具體的研究。現在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搶救第壹,保護為主’,可以先保留下來以後做甄別。”對於“接大王”風俗,他認為應當首先依據參與該活動的行為主體的感受,搞清楚這個活動究竟為他們帶來了什麽,不能只憑壹點歷史知識就下判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民俗專家烏丙安認為,“接大王”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如果要進入“非遺”名錄,則必須要經過選擇。對於“大王”石敬瑭的不光彩歷史而引起的異議,烏丙安表示,這類評判的價值標準是關鍵,不能以簡單的“正面”“反面”為標準。他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判斷不會在專家的爭論中得出,應該征求廣大群眾、傳承人的意見。  “接大王”這種地域特色明顯、內容豐富的大型民俗活動是否能申請“非遺”,我們拭目以待。

  • 上一篇:滿背紋身,我能紋什麽圖?有什麽講究?忌什麽?
  • 下一篇:現在的農村婚禮還有什麽陋習?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