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牙齦瘤來源於牙周膜及頜骨牙槽突的結締組織,沒有腫瘤特有的結構,故非真性腫瘤;但牙齦瘤有腫瘤的外形及生物學行為。
病因病理
牙齦瘤是機械刺激及慢性炎癥刺激形成的增生物,還與內分泌有關,如婦女懷孕期間容易發生牙齦瘤,分娩後則牙齦瘤縮小或停止生長。根據病理組織結構不同,牙齦瘤可分為肉芽腫型、纖維型及血管型三類。肉芽腫型牙齦瘤主要由肉芽組織構成,表面呈紅色或粉紅色,易出血;纖維型牙齦瘤含有較多的纖維組織和纖維母細胞,表面光滑,顏色與正常牙齦顏色無大差別,不易出血;血管型牙齦瘤含血管特別多,極易出血,如妊娠性齦瘤。
臨床表現
牙齦瘤以女性多見,青年及中年人發病較多。牙齦瘤多發生於唇頰側的牙齦乳頭部,雙尖牙區最常見。腫塊較局限,大小不壹,呈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呈分葉狀。腫塊有的有蒂如息肉,有的無蒂,基底寬廣。腫塊壹般生長緩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迅速增大。腫塊長大可以遮蓋部分牙面及牙槽突,表面可見牙壓痕,易被咬傷而發生感染。腫塊長大,可以破壞牙槽骨壁,致使牙松動、移位。
化驗檢查
診斷和鑒別
(1)多見於青壯年,好發於前牙區唇頰側牙齦。
(2)纖維瘤型齦瘤:是真性腫瘤,初起於齦乳頭,並向外生長,呈分葉狀,表面光滑,質偏硬,灰白色,不易出血。多數不大,少數可增大覆蓋牙齒咬合面,影響咀嚼,並出現創傷性潰瘍。
(3)肉芽腫型服瘤:與局部刺激如齦齒、殘冠、殘根、不良假牙、牙結石等有關。牙齦發生炎性肉芽組織增生,質軟,色紅,易出血。
(4)血管瘤型齦瘤:與內分泌有關,常見於妊娠期婦女,稱為妊娠性跟瘤,質軟,易出血。在妊娠期發展快,產後可消退。
(5)牙齦瘤應與牙齦癌相鑒別。
(1)手術切除應包括齒槽突及受累牙齒的拔除,否則易致復發。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假牙、殘根、殘冠:等。
(3)妊娠性齦瘤如在產後仍不消退時可作手術切除。
治療
(1)手術切除應包括齒槽突及受累牙齒的拔除,否則易致復發。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假牙、殘根、殘冠:等。
(3)妊娠性齦瘤如在產後仍不消退時可作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