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就是國內壹些所謂理性的人所鼓吹的?自由?與?正義?,可是特朗普這壹次算是把這些人的臉打腫了。長期以來,美國為代表的資本群體(有時候也表現為白人群體)壹直用各種方式控制著各種紙質媒體和新媒體。這些媒體起到什麽作用呢?
要知道美國從政府到企業可都是花了不少的錢用於輿論宣傳,宣傳的東西無外乎就是不斷美化自身的形象並詆毀在全世界有可能挑戰他們的國家和勢力,比如各式各樣的抹黑我國的新聞。他們的自由,其實無外乎是壹種允許造謠和抹黑的自由。
那麽,這次為什麽特朗普不惜撕破號稱自由經濟的面紗呢?其實,就在於我國的這個短視頻應用真的能挑戰美國長期以來的輿論宣傳。所謂的那個短視頻應用(這裏怕被屏蔽,想必大家心知肚明)在美國究竟多火呢?
幾乎多數的美國人都更喜歡這個來自中國的短視頻應用,甚至超過了推特和facebook。很多美國人逐漸通過視頻改變了過去美國資本輿論宣傳下對我國的刻板印象,畢竟裏面太多的視頻都是鮮活的中國人,而且是現代、有朝氣的中國人,而不是他們過去停留的還在清朝、穿著衣衫襤褸的古代人。
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只是為了針對我們,但實際上美國的傳統資本勢力開始警惕這款應用,擔心這款應用會成為中國新的文化輸出陣地。畢竟歷史上,論搞宣傳,美國固然很強,但我們同樣也不差。
當然了,如果從最直接、最粗淺的層面來看,這實際上不過是特朗普試圖在選舉前拋出壹個話題。這個話題其實很有講究,那就是不涉及到美國根本,但特朗普又有主動權,也就是說可以隨時喊開始,又可以隨時喊停的話題。特朗普這次的強硬話題,實際上都是圍繞著選舉罷了。
畢竟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也明白,隨著最近現狀的撲素迷離,他的競選前景早已經不如壹年前那麽樂觀了。從最新的競選民意來看,固然拜登也不是表現得多好,但美國民眾對特朗普也不再像四年前那麽支持了。
更何況,國際政治講究壹個尺度,特朗普在這兩年雖然用所謂的?美國優先?替美國爭取了利益,但卻和他的盟友們產生了不少摩擦。這終究不是壹件好事情。畢竟丘吉爾曾經說過:
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特朗普非要用美國優先讓盟友們讓渡過多的利益,總有壹天,盟友會選擇站在美國的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