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花燈以新燈馳名全滇,由壹批花燈藝人對老燈徹底改造,推陳出新,創作出壹大批新花燈劇目,把老燈由鄉間的團場歌舞推向舞臺戲劇化,正式成為壹個劇種,進而在全省推廣普及,以至玉溪花燈成為雲南花燈的代表。在 20世紀初年,玉溪經濟迅速發展,市民階層唱花燈日盛。玉溪花燈藝人從滇戲等其他劇種中吸取養分,改造花燈,花燈發生了三大變化:壹是創作了壹大批新燈劇本;二是花燈進省城昆明,形成專業性質賣票演出;三是出現壹批知名的花燈藝人。這三大變化,標誌著新燈取代老燈的全面完成。
在新燈中,由玉溪藝人創作的反映農村青年男女愛情與家庭生活的劇目《雙接妹》和《出門走廠》,深受農民歡迎。在新燈發展過程中,由滇劇移植或根據善書說唱本改編了《蟒蛇記》、《白扇記》、《金鈴記》等大本和連臺本戲。演出的地點也由原來的農村院壩廣場走向燈樓或飼堂古廟中的戲臺。 1938年前後,王旦東等人創作了《張小二從軍》、《茶山殺敵》等宣傳抗日救國的現代戲,以玉溪花燈藝人為主組成農民救亡燈劇團到昆明及滇西、滇南等部分地區巡回演出,擴大了玉溪花燈在省內的影響。新燈的崛起,吸引了壹些滇劇演員參加花燈的演唱,他們有的改唱燈調,有的在演唱移植為花燈的滇劇劇目中仍唱滇劇聲腔,也有的花燈藝人學唱滇劇,因而出現了“燈夾戲”的狀況。1949年建國前夕,在昆明、玉溪等地作專業、半專業演出的花燈園子就有近10個,年節時臨時組合演出的業余燈班就更多。玉溪新燈的發展,以劇目為中心,帶動了舞臺藝術的發展,在表演上,行當的劃分由簡單漸趨復雜。壹些藝人開始走向專業化,有的在藝術上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較有聲望的有佘四(佘永寧)、申六(申國文)。音樂逐漸形成以“道情”、“走板”、“虞美情”、“全十字”、“五裏塘”五大調為主的曲牌體系,並開始在藝人中出現風格不同的演唱及表演。 流傳在澄江縣陽宗小屯村的關索劇,為玉溪地區壹個屬古老儺戲範疇的劇種。此劇種何時形成,是本地原有還是外地傳入,尚待考證。據關索戲老藝人龔向庚提供的情況推斷,此劇種可能是外地的壹個儺戲支派,在清初順治年間傳入小屯。初為古代用以驅邪逐疫的儺祭舞蹈儀式,後來逐漸從儺舞向著表達故事情節的小戲形式發展。逐漸發展成娛神娛人兼有的古老而獨特的戲劇。澄江的儺戲為何以相傳為蜀漢大將的關索命名,無文獻可考。關索劇的表演特點是不設舞臺,不化妝,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戴上面具(臉殼),穿上服裝,帶上兵器即可出場表演。行當有生、旦、凈三行,而且多以凈行為主,角色以面具和服飾區別。演出時無弦索伴奏,全用鼓點(也不正規)指點起落。壹般情況是由小軍或馬童先上場,道說情況以後,即開始各種各樣的翻滾動作以吸引觀眾,繼而生角上,在表演中說說唱唱,唱唱打打,沒有固定程式(也可能是繼承不全),演員可以自由發揮。關索劇的聲腔比較復雜,為無弦伴奏,伴唱參雜其間。有說源於高腔,但從某些曲調分析,又雜合當地民歌小調,頌佛唱經的旋律,更為明顯的是吸收滇劇腔調。無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節奏的限制,即便同壹曲調,各人所唱均有。關索戲曲於年節演出。演出期間,有壹套成規儀式貫串始終。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藥王、練武。正月初壹日起開始演出時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時開頭第壹個節目必演《點將》,當日演出結束後的辭神,正月十六日全部演出結束後的裝戲箱、送藥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