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產品生產過程為對象而進行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為適應工業革命所建立的以制造成本法(其特征是在生產過程結束後計算生產成本)為特征的事後成本管理、20世紀初葉為適應泰羅科學管理所建立的以標準成本法為特征的事中成本管理和二戰後為適應事前經營決策所建立的以變動成本法為特征的事前成本管理。進入21世紀後,伴隨著以電子信息技術、自動化與網絡技術為特征的全新企業制造環境的出現,企業為了培育市場競爭優勢,不僅要求在產品品質上實現能體現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差異化戰略,而且也要求實現持續的低成本戰略。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壹)從單純的制造成本到經濟壽命周期成本
傳統的產品成本僅指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制造成本,而將其他與制造過程無關的費用作為期間成本。在其他費用占企業總成本比重較小的情況下,這種成本理念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現代制造環境下,企業產品的生產成本中大約有80%左右在其設計階段就已經確定了。任何壹種產品從引進到終結,其成本絕不能僅僅理解為制造成本,而是貫穿於整個產品經濟壽命周期的為產品生產和實現產品功能所付出的全部成本,包括制造成本、設計成本和產品售後與使用、維護、廢棄等壹系列與產品有關的企業所有資源的耗費,可稱之為產品的經濟壽命周期成本。
(二)成本動因理念與成本動因的多樣化
傳統上是從職能部門的角度(表現為成本項目)來研究成本如何發生的,成本動因是從成本為何發生的角度去認識成本的,也即研究成本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系。很顯然,動因的成本理念使人們對成本的管理從事後管理提前到事前、事中階段成為可能。傳統的產品成本對其成本動因的理解壹般以單壹產品的產量為基礎,這對於直接生產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項目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但當生產環境發生變化後,間接生產費用在產品成本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時,其相關性就明顯不足了,如生產準備、材料搬運等費用的發生與投產次數而不與產品的產量(工時)直接相關。雖然小批量生產、工藝復雜的產品單位直接材料成本和單位直接機器工時與大批量、工藝簡單的產品相差無幾,但前者單位產品應承擔的制造費用要比後者大得多。很明顯,隨著現代企業產品科技含量的增加,產品的制造成本並非只與產品生產數量直接相關,如果還按照傳統方法計算產品成本,會高估低科技含量產品的成本,低估高科技含量產品的成本。成本計算的失真將導致企業相關生產經營決策的失誤。
(三)成本避免成為成本控制的主流方式
傳統的成本控制方式基本上是通過對成本形成的各個實體環節采取有效的節約措施來實現的,即在既定的生產工藝流程下,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進生產與采購方式等手段節約產品成本,其本質仍然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壹種改良過程。而在全新的制造環境下,降低成本的核心在於從根本上避免不合理成本的發生,如在存貨管理中使用看板管理方法,以零庫存形式避免了幾乎所有的存貨成本;全面質量管理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幾乎所有維修成本和因產品不合格所帶來的其他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在於從源頭上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潛力,避免不必要成本的發生。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要求企業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通過重組生產工藝流程與技術創新來達到成本持續降低的目的。
(四)時間因素對成本的調和作用日顯突出
在形成產品價值鏈的各個階段,時間對成本水平的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技術發展變革速度加快、產品經濟生命周期變短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壹方面,企業為了能夠對市場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必須投入更多的成本用於縮短設計、開發和生產時間,這種以時間為對象的成本範疇顯得尤為重要;另壹方面,時間對成本的影響還表現在與產品售後服務相關的價值體系中,顧客購買商品,其價值不僅僅限於產品本身的品質,而且還表現在產品所延伸的服務效應上,企業不僅要將產品及時地送到顧客手中,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顧客意見采取及時的措施,使顧客價值化,這樣既可以獲得市場,又可以及時掌握市場動態。
(五)成本管理全面化
傳統的成本管理壹般將其歸結於會計部門和生產部門,從成本動因的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到,成本的理解是全面性與戰略性的,不僅包括生產過程中各種有形人力與物力的消耗,還應包括企業的規模、市場開拓、企業內部結構調整等無形的成本動因,成本的有效管理要求企業各個部門協調壹致,***同努力。任何壹個部門或員工對成本實施的影響往往只是局部的,成本管理應上升到企業生產全過程、全方位及全員的高度,通過營銷、技術等方面對企業產品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實行全員管理的模式。
(六)成本效能分析
成本效能是指企業成本耗費與形成的效能價值之間的比值,效能價值的化與成本的最低化是衡量成本使用效果的基本指標。傳統的管理會計把產品成本分為固定和變動成本,揭示了產量及成本總額之間的線性關系,表明在壹定的相關範圍內,單位產品變動成本不變,但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產品固定成本會逐步降低,從而使整個產品的單位成本相應降低。成本管理的中心就是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對其中的變動成本主要是降低單位耗用水平;而對單位產品固定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過不斷擴大產銷量來實現的,從而達到相對節約的目的。
成本效能通過對企業產品成本的剖析,將成本劃分為原始成本和效能增值成本。原始成本是企業為生產壹種產品在正常狀態下所耗費的制造成本;效能增值成本指企業在原來的基礎上為了實現效能價值增值在諸如改進產品設計來增加或調整產品功能、改進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知名度等方面所花費的鏈接成本,它通過產品有效增值價值鏈的分析,限度地發掘產品價值增值的潛力所在。效能增值成本雖然使單位產品成本在基礎成本的基礎上有所增加,但可以通過增加少量成本支出形成更大的效能價值。